枫叶绿茶--开始写吧......

我经常会迷失在自我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到底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爱,又为什么会不时地难过?我总是生活在自己混乱的思绪中,看不清自己。我想也许通过写作可以让我看清自己。许多时候我无法找到准确的字来扑捉自己的内心,于是开始尝试文字游戏。。。。。
正文

观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孔子》

(2017-01-14 08:15:39) 下一个

今晚有幸观看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孔子》。从舞剧的观赏中我欣喜的感受到了中国的富强,从演出人员的挑选、服装的配备、灯光的设计、和舞美,处处都尽情的宣泄着此时的中国,天下太平,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可是在欣赏整场舞剧的过程中,一个声音无时无刻的在不断提醒我,使我挥之不去,为什么在此时的中国又开始大肆宣传推崇儒教思想呢?这样的推广,明眼人都知道,没有执政党的参与是无法达到这个水准的,那么他们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儒教是两千年来中国的瑰宝,两千年来改朝换代,政党交错,儒教也在不断的被修改利用,反对推崇中沉浮,这些中国的瑰宝在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后,还有多少它最初的本意留下来了呢?

根据对舞剧《孔子》的介绍,整个编剧分为《序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6部分,讲述了孔子的主张和生涯。但实际观赏完此剧后,却并不是给人以十分清晰的感念,演员的功底还是非常不错的,至于编剧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却不敢在此奉承。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最重要,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礼、义、廉、耻、仁、爱、忠、孝”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用纯舞蹈来体现一个如此深远的中国文化,本来就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虽然在观赏中人们看到了乱世,昏君,暴政,饥民,臣奸,妄断;而后又以礼仪,忠孝,和谐来完结,其中虽有挣扎,生不逢时,而后周游列国,专心执教,任重道远的故事,但想把所有的故事简单的串联起来,实在是有些牵强的可怜。

一直以来,读《论语》总是觉得是在读一些警语和格言,即不十分明白其中的道理,更不透彻的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学习中国的古代文学一直都是我的弱项,似乎象是在看山水画,朦胧而又模糊。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人一样,可以说它含蓄,隐忍,内涵丰富,也可以说它拒人于千里之外。许多后世的铨释和注解也都大相径庭,此刻想来,十分遗憾,作为一个中国人,并不能清晰地阐述出这些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具体理念。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却不十分懂中国和中国人,对于他们的感受和思想总是非常困扰。青年时踏上美国这片土地,发现美国的文化竟是如此的合我心意,它简单率直,清晰明了。关于哲学的很多议题,通常都无法用“是”或者“非”,“对”或者“错”来回答。 但在西方哲学的讨论中,目的是想要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让你崇尚他,把你说晕眩了。

我想是我太浅薄和无知,所以活了这么久还是不懂孔子。但真的十分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好好学习体会他的箴言。林语堂说,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很多人都在问,儒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于我来看孔子的这些主张与宗教完全不同,它关注社会生活中如何建立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要求人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得责任;它研究伦理法则,制定道德标准,探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合理,这些都是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应属哲学范畴。

回过头来看孔子所面临的时代,其主要问题是人与人、人与族群、族群与族群、族群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穿插着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甚至是社会成员个体利益之间的争夺与争斗。现今环顾四周,我们此时的社会不是正在处于这样岌岌可危的地步吗?历史真的是在不断轮回重演,那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呢?

让我们再重头认真地学习孔子的“仁以处人,有序和谐”的主张吧。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