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九头聊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李阿姨, 母亲的老同事

(2024-06-04 21:49:17) 下一个

李阿姨, 母亲的老同事

前两天,母亲在外散步时,遇到一熟人,说李阿姨的老公去世一年多了。母亲去年年初回到安陆老家后,打了数次电话,一直没能联系到李阿姨。这次听到她的消息,一定要我带她去上门拜访慰问一下。

结识李阿姨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母亲从干校解放出来,回不了县城原单位,被发配到偏远的三陂火车站旁边的供销合作社中转站当会计。

刚去的时候,那里只有一个商品仓库。后来,陆续建了一个小卖部,旅馆和餐馆,李阿姨是餐馆的厨师。人多了之后,在仓库的后面又建了职工宿舍。大多数职工都是单身,刚开始,只有母亲和李阿姨是带小孩的。我那时已上初中,父亲不久后也调到几公里外的区政府上班,有空时能回来一趟。后来,外婆也到我们那里,帮忙做家务。李阿姨来的时候,已经怀孕,不久后最小的儿子就出生了。她还有稍大一点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好在餐馆的工作不忙,离住处很近,刚开始居然能带着三个孩子上班。她老伴周师傅在县城上班工作,是修造厂的工人。县城不远,也就12 公里,周末骑车就能过来。我那时上初中,比她的孩子大很多,玩不到一起,倒是没少帮忙照看他们,尤其是最小的,做过不少免费保姆的活儿。虽然她和我母亲在工作上没联系,但两家是邻居,住在一个院子里,平时互相帮忙,来往很多。周师傅话不多,但是个热心人。记得那时夏天,我刚学会游泳,总想去不远处的河里,母亲很担心。有时周师傅周末回来,他自己的孩子太小,不带他们,反而带着我去河里玩。

后来,李阿姨的婆婆来帮忙带孩子,老人对孙子尤其溺爱,直到现在,小儿子还记得,婆婆总是背着别人给他零花钱。婆婆有点文化,喜欢读红楼梦,能背书里面的话,讲书里的故事。婆媳在一起,总有不合的时候,当面背面,总数落李阿姨,说她就像王熙凤。那时我还没读过红楼梦,不知道凤姐什么样,只是觉得老婆婆不一般,数落人都那么有文化,含蓄,让一般人听不懂。这也难怪,李阿姨的公公就是知识分子,县城中学的老师,还当过教导主任。我那时初中的数学老师是个学究,教得不明不白,学得也是稀里糊涂。有时老先生来看孙子,我妈就让我去请教。但问题是没开窍的时候,不会问问题的。有那么一两次,拿着题,问问解法,但终未得老人家真传。

李阿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二三十岁的年纪,正是风华正茂。前些年来我家里,和我妈聊起往事,说到当年,单位的领导曾对她觊觎很久,图谋不轨,但她嗤之以鼻,根本就瞧不上。那时周师傅是令人羡慕的工人阶级的一员,人也老实本分,他们夫妻感情很好。李阿姨年轻的时候,曾患夜游症,有时晚上在睡梦中往外跑,第二天醒来后却浑然不知。那时我小,不太懂,听上去很吓人。周师傅不离不弃,带她到处寻医问药,最后应该是好了。

母亲回城后不久,李阿姨也调到城里周师傅的单位。我那时已离家求学,多年没听到她的消息。直到几年前,我回国探亲,和母亲聊到以前的熟人,才知道她们一直还有联系。有一年,李阿姨知道我回国了,还专程送来自己包的馄饨,和我们聊了许多往事。前几年在街上还遇到她们两口子散步,看到周师傅已显苍老,完全没了当年的风采,都快认不出来了。这两年因为小儿子罹患肺癌,更是担心受累,不久便查出自己得了肝癌,而且发展很快,去年便驾鹤西归。小儿子虽查出肺癌,而且还已转移,几次病危,但经过四次化疗,居然起死回生,几乎完全恢复了,现在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几经大难的癌症病人。只不过和老婆离了婚,也不能工作,拿低保,在家照顾李阿姨,说起来李阿姨唏嘘不已。小儿子是最不安分的一个,老两口为他操碎了心。李阿姨觉得周师傅得癌症就是因为小儿子的事,心事太重。当然,另外两个孩子也都不太省心,都离了婚,还在外地打工。

母亲和我说到李阿姨的家事,感慨不已。这么好的一大家人,现在竟变成这样了。可是和李阿姨聊起来,并没有那么悲观,尤其是小儿子,小时候顽皮,年轻时胡闹,好好的妻子给弄丢了,这几年又得了癌症,经历了生死。可如今能看淡人生,带病照顾老妈,还是乐呵呵的。他以前还吃中药,现在嫌药太贵,什么药都不吃,依然是毫无病痛,复查癌症也没复发。亦或许是开朗的性格,战胜了病魔!

再苦难的人生亦不过如此,夫复何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九头聊 回复 悄悄话 这就是人生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儿女都是债。在身边也是母子缘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