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勒斯坦犹太事务局通过其准军事组织哈加纳的一个分支机构摩萨德·莱阿利亚·贝特(Mossadle-AliyahBet),秘密组织欧洲犹太难民大规模非法偷渡闯关,大批难民船突破英国军舰海上封锁,引发港口冲突,制造人员伤亡的流血事件,震惊世界。摩萨德·莱阿利亚·贝特的资金直接来自美国犹太人联合救济委员会,它不受巴勒斯坦犹太事务局的控制,拥有自己[
阅读全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1千万左右的欧洲犹太人,被纳粹德国及其帮凶屠杀了600万,战争结束时,仅幸存约300万左右,其中大约1-2百万犹太人在苏联幸存下来,其中不少是躲避纳粹德国杀戮逃往东方的人——他们大多数人战后没有返回波兰或德国。
纳粹德国崛起后,1933至1939年来自德国和东欧的第五次移民潮(FifthAliyah),给英国委托管[
阅读全文]

犹太准军事组织伊尔贡另一位领导人、创始人之一斯特恩,则强烈反对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准军事组织伊尔贡缓和对英国的抵抗力量。他从英国人监狱出来后,于1940年7月17日组建了一个伊尔贡之外激进的分裂组织,最初名为“以色列国家军事组织”(与“以色列土地上的国家军事组织”相对),后来更名为莱希(Lehi),是“以色列自由战士”[
阅读全文]

在全世界谴责犹太复国主义暴力恐怖主义的舆论压力下,巴勒斯坦犹太事务局及其准军事组织哈加纳,决定回归其一贯奉行的由其领导人戴维·本-古里安提出的“克制”(havlagah) 策略——加强自身的防卫,并且避免对阿拉伯无辜平民的伤害和报复。哈加纳战士只负责保卫犹太居民区。他们尽一切可能避免袭击,在袭击活动出现前不采取任何行动。
[
阅读全文]

从十八世纪末直至《1939年白皮书》英国颁布其委托管治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移民限额,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发起过五次移民回归浪潮——“阿利亚”(Aliyah)。
第一次移民潮(1882-1903年),来源主要是东欧(俄罗斯、罗马尼亚),后来是也门,约25,000至30,000名犹太人抵达,后约一半因困难离开。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移民有时受[
阅读全文]

托管巴勒斯坦(MandatoryPalestine),位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了四百多年巴勒斯坦地区,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后,根据国际联盟的《巴勒斯坦托管地》条款而存在。1920年,巴勒斯坦托管地正式成立。1922年,英国从国际联盟获得了巴勒斯坦托管地的授权,受其委托对之暂时管治。英国从未对托管巴勒斯坦宣示主权,它既非英国属土,亦非英国殖民地[
阅读全文]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4月至5月,纳粹德国通过一系列的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攻占了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1941年4月,攻占南斯拉夫、希腊;6月突袭苏联。
欧洲爆发战争,尤其是1940年春德国入侵西欧国家后,许多美国人认为德国和苏联正在利用大批犹太难民向国外派遣[
阅读全文]

1881年沙皇遇刺身亡,俄罗斯、东欧随掀起大规模反犹浪潮,犹太人逃避迫害,全然没有追寻犹太复国主义先驱俄罗斯利奥·平斯克(LeonPinsker)的指导,返回犹太圣地建设耶路撒冷,而是把目光投向美洲新大陆,掀起了巨大的移民美国浪潮,短短四十来年,280万移民到美国欧洲犹太人,其中94%来自东欧俄属波兰和俄罗斯帝国其他地区,仅俄罗斯就超过2[
阅读全文]

犹太人千百年来长期被主流社会歧视,压迫在社会最底层,除了少数犹太商人、银行家经商致富外,绝大部分生活贫困,经济、社会地位低下,因而十分渴望经济、社会平等。十九世纪崛起的以德国籍犹太裔学者卡尔·马克思(KarlMarx)的理论为基础共产主义运动,主张贫穷阶层以暴力反抗不合理政治秩序,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共产党或社会民主党之类的共产主[
阅读全文]

与欧洲一水之隔,大洋彼岸的美洲新大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自哥伦布十五世纪末登陆后,吸引西班牙、葡萄牙大量移民,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地。当时被西班牙、葡萄牙政府驱逐的塞法迪犹太人,亦有个别流浪到南美洲,再辗转来到北美洲安家立命。
1776年宣布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美国《独立宣言》破天荒地宣布:&ldq[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