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10岁,不会中文,学几句中文发音能把人笑死。不过我采取了另外的办法,不是提高语言能力,而是在实际上,让他对中国文化产生正面的感受和感情。虽然这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我从不追求完美),但我觉得,对中国有总体上的正面情感,哪怕不会说中文,也比会说中文,但去一趟中国就一肚子抱怨的ABC 要好。
我会把一些有关中国的纪录片放给我儿子看,有些关于秦始皇的,有些关于当代中国人生存的,有历史上成就和暴君,也有当下的贫困。贫困是一种现象,是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秦始皇如何评价,需要小孩自己来想。
他看了秦始皇以后,想去看兵马俑。没问题,我很快会安排旅行。从故宫,天坛,毛主席纪念堂,到兵马俑,就像在台湾看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士林官邸。这些改变历史的人物,他需要认识,发展自己的判断,我的工作,就是在他懵懵懂懂的时候,带他去看。
如果条件不太好,比如在台湾的一些景点,包括十分,平溪,大陆更不用说了,厕所有味儿,蹲式的,我要求我儿子必须适应,不准抱怨。严禁用“美国人”的那种居高临下心态评判中国:过马路怎么乱过,厕所又如何,不拉不拉。这个世界不是每个社会,每个文明都像美国一样,你去旅行,就需要了解,理解,站在当地人的角度看人家在如何努力,在改变。就算在美国,枪击的,吸毒的那么多,美国人不也一样过。
总之,培养孩子对中国有正面的理解,有认同的情感,对孩子的自我认同树立,对父母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也是有好处的,这比单单会讲中文,可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