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曲终个不见,月转花梢

误人犹是说聪明。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正文

私藏1:学习郭兰英老师民族唱法的心得

(2016-09-30 04:55:09) 下一个

绿色字体是鹿野薇念(简称薇念,lywn_新加坡01)我的个人心得,黑色字体是转载--郭兰英老师八岁起就进入戏班子学习山西中路梆子(从山西到河北乃至内蒙的北方民间戏曲梆子都有共同的声腔特点),她的“郭兰英唱腔”奠定了民族声乐尤其板腔体歌剧(例如: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的女高音声乐技术体系基础。她87岁上台(就是今年2016年)依然拒绝使用话筒。她1950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从山西梆子看中国传统唱法”,和盘托出了她幼年在戏班子里如何学习练声的方法,指出北方梆子很多老艺人在花甲之年以后真声依然是响亮的,尽管唱更高音时候要用假声了。

梆子里有女角行当叫娃娃腔(也叫端花腔)-----家父乃军中著名无线电物理学家,青年时代曾经与8341部队一起在京畿周边的河北老区支援“四清”、参加了邢台地震的搜救,他曾经饶有风趣地跟我们兄妹们说,北方梆子的端花腔女演员,比如当时有的抗属革命母亲(抗日战争时候牺牲的烈士们的家属),当年年已花甲了依然唱得嘎脆,而且他们都知道“红小鬼”出身的郭兰英老师是晋察冀边区之花,北方梆子娃娃腔民间艺术开出的最灿烂的牡丹花。

1 唱歌的时候身体略微前倾 力量尽量向脚尖集中 但是要站稳 有台风 ----就是郭兰英老师说的多踢腿 站稳 有底气

有一个比较古老的表演唱节目“南泥湾”起步的舞姿(有点象我这种比较娇小的女士照相时候喜欢的跨步交叉剪刀脚姿势,但没有那么明显)就是郭兰英老师唱法要求的以上站姿。


2 唱歌时候小肚子是硬的 就是肚脐子下面 唱的音音越高 越硬 就是郭兰英老师说的丹田用气   简单说 应该这么练习---唱高音的时候把肚子收缩起来 收缩的越瘪 就是要用力收缩 唱的音越高 越是如此 时间长了就能找到感觉 声音一定要从最底下往上发 这样才能有力度 音色才能好 才不会越唱越哑

我个人练习这个技巧时候最常用的练习曲之一是歌剧“刘胡兰 数九寒天下大雪”,刚开始练习时候可以放缓每句歌词词句之间的衔接速度,惯了以后再保持正常衔接。

3 胸部 唱民族没必要用胸腔共鸣 提起来有美声的感觉 这个尽量少用

这一点其实就是郭兰英与彭丽媛两位教授在唱法上的根本分歧,如果仔细听她们各自唱电影“红日 谁不说俺家乡好”,可以发现彭丽媛教授是用胸腔共鸣的(她的老师王音璇教授就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原唱),郭兰英则没有。我两种都试过,看自己当时具体的身体状况。


4 脖子不要伸的太长 就像一个管子 伸的太长声音肯定没那么大 意思是不要用嗓子唱歌 这样声音容易哑 而且很累 音色差 不好听

 

5 头腔共鸣 声音是从后脑勺到眉毛眉心的位置再发出来 这种感觉是这样的  动动耳朵 就是耳朵能动  如果由于遗传的关系耳朵不能动 这种感觉就是在眼睛上用力 怎么用 就是唱歌声音越高耳朵上的力越大  眼睛上的力也越大 简单的说就是气上来的时候眼睛被迫睁大 要用内力不要让听众看到  只能说道这里  其他可以自己揣摩

昆曲“牡丹亭 游园惊梦”里有一曲“步步娇 袅晴丝”,按照苏昆(对应的是北方的“北昆”)流派张继青老师或者在苏昆合作工作过的、能够以苏白演唱整部“牡丹亭”的“日本梅兰芳”坂东玉三郎的唱法演唱这段,都能够非常好的练习“头腔共鸣”。

6 唱歌声音要大,要水灵,要利用鼻腔共鸣和口腔共鸣这样声音才大 才更水灵
7 唱歌时候嘴要张大  但是也不要太夸张 要面带微笑 把两颊肌肉利用上 声音从嘴角两边向外送 这样可以克服不少沙哑的现象
8 唱歌的时候吐字一定要清楚 否则就不要唱歌 给人屋里哇啦的感觉 就是咬字要清楚  可以这么练习  声音从嘴唇发出  多练习纯音咬字自然清楚


另外练习高音可以多照打哈欠的感觉 多练呜呜呜音 啊啊啊 音 和多练习哼鸣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