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毛囡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六十年代一个工资水平较高的单位

(2025-01-03 14:30:37) 下一个

六十年代一个工资水平较高的单位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1897年成立于上海1897年)。很多名人和作家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或与之有很多的联系,这主要是在1954年前。1954年商务印书馆迁往北京并入新华书店,改组为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分出,恢复了商务印书馆独立建制。这时的商务印书馆已不完全是以前的商务印书馆了。虽然印书馆有这个变动,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商务印书馆还是一个工资水平比较高的单位。
    过来人都知道,那个时期一般职工的工资在5、60元(大、中专毕业或有5年以上工龄的工人职工),工资到100元了就说工资高,到了150元就是高工资了,过200元是高级干部、教授、高级知识分子的工资了。而在1963年的商务印书馆职工名册上,约150人的职工(包括印刷厂的工人),有三分之一的职工工资超过100元。

   总经理兼总编辑陈瀚伯,行政9级,编辑3级,工资243元;
   副总编辑易定山、编审江绍源,编辑3级,工资253元;
   另外有翻译4级(190元)1人,编辑5级(184元)4人;
   行政12级(172.5元)2人,研究5级(177元)2人;
   行政13级(155.5元)1人,编辑6级(152元)13人;
   行政14级(138元)2人,编辑7级(125元)17人,行政15级(124元)3人。
   工人、勤杂工人工资低于50元有14人,最低3人是二级印刷工38.6元。
   
   由上面的统计可看出,印书馆的工资水平是比较高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比如博主那个铁科院博客中
周镜1947年大学毕业,4级工程师, 当然他留过学
卢肇钧1941年西南联大毕业, 3级工程师
程庆国1950年大学毕业, 1956年是7级
冯叔瑜1948年大学毕业 1956年是6级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从这份资料来看, 一些资历应该很老的编辑(从年龄可知)应该是在解放前甚至抗战前就大学毕业了, 大概率是学的文史类,级别是编辑6,7,8级,如果大学学的工科,后来在工厂研究所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工作,比这些学文科的高不少,比如杨沫的那位张中行,抗战前就北大毕业了,好像也是编7,一百二十几块,如果同一年毕业于北大(无论是北京大学还是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到1956年最不济最不济也是个四级工程师。
知道好几对夫妻大学同学或同届不同大学的,四十年代初期交(通)大中(央)大重(庆)大毕业,男的工科,女的商科,1956年的工资基本差一倍。
Joe201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毛囡' 的评论 : 好像是的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oe2013' 的评论 :
是不是黄长霈,编辑6级(工资152元)。
Joe2013 回复 悄悄话 姓黄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oe2013' 的评论 :
他姓沈?还是姓南?你能说个姓吗?
Joe2013 回复 悄悄话 老婆的外公一直在商务印书馆做俄文翻译,上面没有找到他的名字,70年代退休后还一直帮助校对待出版的中俄字典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elensburgh' 的评论 :
朱谱萱,時任编辑室副主任,编辑5级,工资184元,住址:北京东总布胡同56号。
Helensburgh 回复 悄悄话 朱谱萱是几级?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ald_Trump' 的评论 :
行政级别高低主要由评级时担任的职务决定的,一些文人因为有文化,职务高级别就定得高,如丁玲因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局长)被定了行政7级,有一半少将级别都没到行政7级。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陈翰伯定行政9级是他任中宣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中宣部的副处长相当于其他部的副局长,中宣部那时没设局,部下面就是处)时定的,印书馆的总经理兼总编辑到不了行政9级,可定编辑3级。编辑3级工资虽然高,但“级别”相当于行政11级。谢谢阅读评论!
Donald_Trump 回复 悄悄话 知道九级干部吗?很多红军都是十三级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总编辑就是行政9级,工资243元,这在上世纪的60年代确实是很高的工资啦,而且那时候的物价还特别便宜,这样的高工资和高工资下的生活水平,跟今天的亿万富翁有的一比、、、谢谢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