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叔当哭便哭,何由惧哉

(2018-10-19 09:04:42) 下一个

我这人小时候读了太多遍《水浒》,路见不平这个习惯被牢牢刻于心中。近期在茶坛看到几位朋友对大叔们生理和心理上某些表现的讨论帖子,基于同情弱势,弄了几个小文帮大叔们说了些话,比如大叔生理中若干液体的话题。让我失望的是,大叔群体的人反映冷漠,似乎他们也接受了社会上这样的共识:男人嘛,小时候可哭,老了也可哭。少年哭是你走向成熟的标志,老年哭是你走过沧桑后对人生的感悟。唯独大叔们不该哭,尤其不能当众抛泪。

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演到这种地步不由让我让我想起百年前社会对女人表达情感的限制。女子不可露齿大笑,说话不可大声,不可凝视男子,不可与异性有任何肌肤接触。现在被限制的对象变了,这世界除大叔以外,别人想哭便哭,想笑便笑,唯有大叔不能。

为嘛?按某网友的观点,是因为画面油腻,尤其当大叔的泪湿了美人的酥胸。《狼牙榜》中帅哥胡歌在美女刘涛怀中涕泪横流,一点都不油腻。过二十年,再让这两人演同样画面,就油腻了。二十多年前,秦汉与林青霞在《滚滚红尘》中相拥而泣,不油腻,现在让他们再演,油腻了。

似乎是个生理问题,小秦汉变老秦汉,鼻涕眼泪不卫生了。奇怪的是,这个现象只对男人管用,女人的鼻涕眼泪是卫生的,不管老幼,根本没有油腻那个事。

蒙谁呢?! 想歧视就该敢做敢当,比如哈佛,就说不原意多招亚裔学生,而不是说你亚洲学生鼻涕不卫生。同样也是,不喜欢大叔哭,要杜绝大叔哭,直接说出来,别找这样很不科学的理由。

估计连大叔们自己也觉得,这个年龄段,哭相确实有些不美。如同几百年前的中国闺中少女一样,自己也认为大笑是不美的。

我这样跟大家讲道理,估计大叔们依旧鼓不起该哭便哭的信心。干脆,我描述两个历史上的画面,让你们的审美观指引你们行动吧。

第一个画面是大叔曹操。时间恰逢他刚经历人生最大的挫折,所率领的83万人马在赤壁上了周瑜的当,被这小子一把火烧灭了自己统一天下的梦想。不仅如此,从赤壁战场撤退逃跑的路也不平坦,路上遭遇了诸葛亮设的几处埋伏,被赵云张飞关羽杀得几乎片甲不存。尤其在华容道,靠曹大叔卑躬屈膝地跪求老熟人关云长饶命才逃过一劫。大家都知道曹操在这个过程中“三笑”的故事吧,每次路过一个险要之地,落魄的曹操还不忘把自己的军事专业拿出来,对周瑜诸葛亮的军事计划加个跟贴,笑着砸一下,可是每次笑都引出一股伏兵。大家看看,曹操牛不牛, 挫折生死被他这样置之度外,你能吗?曹大叔不油腻吧。

其实这故事还有一段,而且是最有意思的一段。整个故事是“三笑一哭”,估计近年来流行的“大叔大叔不能哭,哭了以后好油腻”思潮影响了公众审美,才让这“一哭”从剧本中被删除了。我这里给大家补上。

曹操从华容道出来后,遇到了发小曹仁。曹仁安顿好曹操和随行残兵败将,晚上搞了个宴会,给曹操压惊。曹仁劝曹操:胜败兵家常事,赤壁虽是挫折,但目前江湖上大哥你还是绝对老大。休整后,我们再找孙权他们算帐就是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曹操居然大哭起来,伤心得不得了,哭天抢地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如果把曹大叔这些液体聚集起来,几十个美人酥胸都能湿透。 你一定觉得奇怪吧,觉得油腻吧。曹操手下人也这样想,奇怪,老曹白天被张飞关羽他们伏击追杀得时候不是还笑吗?现在有酒有肉,怎么哭上了。但是当他们知道曹大叔哭的缘由,都沉默了。

曹大叔为啥哭?他想起了郭嘉,说:要是老郭没死,他绝不会让我如此打败,老郭呀,老曹想你呀。。。。。

原来是因情而泣!同学们,上面的曹大叔不油腻吧。

再介绍一个,相对接地气的。杜默杜世雄,北宋人,偷个懒,网上抄一段:

[ZT]杜师雄字默,和县人,幼读经史,博览群书,骨秀神聪,为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猛将将石介的得意门生。杜师雄生性疏狂豪放,倜傥不羁,敝屣功名利禄,耻于为五斗米折腰,为风骨高逸的狷介之士。杜师雄盛年辞官,挂冠归隐。离开京师前,他特意买了六株玉蝶梅,返乡后在宅边竹篱植下,精心护理,后来建造了一座规模可观的梅园。闲来无事,邀宴宾朋,对梅把盏,赏梅吟诗,大有王羲之当年兰亭雅集之胜。杜师雄曾缘此赋诗三首,其中第一首为《植梅》诗:“半亩花荫半亩田,宽适一角始周全;培根急取他山土,设槛须添杖上钱;浅筑墙头防过酒,大开竹径为留贤;不妨酒力兼诗思,好具藤床待昼眠”。这首诗洗练地记述了植梅建园的过程及梅园的设计思想,表现了一种陶渊明式的闲适恬淡怡然自得的乐趣。[/ZT]


杜师雄被誉为北宋三豪之一, 性情一来,副部级官帽说扔就扔。更不用说平常生活了。怎么跟你说呢,《狼牙榜》中的那个胡歌和我们杜大叔相比,差的可不是几斤几两的事。就这么一个潇洒得一塌糊涂的人,也有一段“大叔哭”留于青史。

杜师雄老家和县有个旅游古迹,就是霸王祠。再懒一回,抄段网上介绍:

[ZT]霸王祠:霸王祠也称项亭、项王亭、楚庙、项羽庙,在和县乌江镇东南约一公里的凤凰山上,离县城20公里。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当时就墓葬了项羽的“分裂之余”即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唐会昌元年(841),宰相李德裕撰写《项王亭赋并序》内称:“自汤武以干戈企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此,赋以吊之。“南唐文学家徐铉撰写《项王亭碑》,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命名乌江项羽庙为“英惠庙”。历代屡经修葺与扩建,有正殿、青龙宫、行宫、水灵宫等共99间半。史书载:霸王祠最盛时有厅、殿、厢、室99间半之多,项羽虽功高业伟,但终未成帝业,故少建半间。自唐而降,官民依时祭祀,千年香火不断。殿内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并有石狮、旱船、钟、鼎碑等文物。唐宋诗人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李清照等均有题诗。后屡遭兵燹,大部建筑物被毁。清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现在的霸王祠是1984年和1992年由省、地、县三级政府拨款近三百万元分两期工程修建而成的,总占地面积107亩。先后恢复了汉阙,抛首石、三十一响钟亭、乌江亭、驻马河遗址、旗杆台、棂星门、偏殿、衣冠冢、墓道、墓室、石人石马、霸王鼎、享祠等十几个景点[/ZT]


项羽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啦。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认为《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能让人读后热血澎湃的篇章。司马迁先生将本不是帝王的项羽提拔到帝王地位给他写本纪,也是史书中一个豪迈的事情。据说《史记》成书后,汉武帝刘彻看了,虽生气,但还是没有焚烧这本书的原稿。我想象一下,刘彻同学看完《项羽本纪》也会被项羽的人格感动的。

感动归感动,一般人不至于过分感情冲动。拿这个典故说说事,指导别人理解人生,也就够了。比如,民国著名才子袁寒云(袁世凯的二公子)给孙中山的挽联上就提了这个事:

埏遂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
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

“不教成败论英雄”,现在评孙袁两人,次话仍然有意义。

扯远了,回到杜师雄。故事是这样的,杜大叔有一次去霸王祠参观。按道理,像杜大叔这样把人生成败冷暖看那么透的人不该有过分的感情表达。你想,项羽的故事他早知道,该激动该叹息早就激动叹息过了。霸王词就在他家乡,年轻时候也该去过,可是,你绝对想不到,杜大叔来到霸王祠,睹物伤情,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号啕大哭起来。

杜大叔没曹大叔有名,他这个大哭没被正史清晰记载下来,毕竟他只是个接地气的小人物。但是从程度上看,这场大哭一定不比曹大叔那场哭逊色。你想,要是杜大叔仅是稍稍洒点鼻涕眼泪,液体总量只够湿一两个美人酥胸,谁还会把这事传扬到全中国。

后来有人在霸王祠留下一幅对联记下此事:

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
杜师雄真豪士,临祠大哭,至今草木含余悲。

本大叔没本事学曹大叔和杜大叔,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对联,鼻子也是一酸,然后油腻的鼻涕就下来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一个放纵发泄的人必然是没有控制力的人,不仅仅是情绪控制力,而且也是其他方面的控制力。
也就是他人不敢对其委托重任,和相信他负责任的原因。
所谓情绪控制力是违背人的动物本能的,但也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更接近动物的要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