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夏日七日游(9 )红土地的幸福时光
爱德华王子岛之二
快乐玉子
“有谁看过小说《绿山墙下的安妮》(Anne of The Green Gables)?”杜导神秘兮兮地问?“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一个很有意义的人生哲理:什么是幸福?”
生于爱德华王子岛的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莉(Lucy M. Montgomery),1908年以自己家乡的生活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绿山墙下的安妮》。
人性本相通,最民族的东西往往也是最世界的。蒙哥马莉不曾预料,这部描写爱德华王子岛乡村风情、对幸福近乎诗化诠释的作品竟风靡世界,流传到地球各个角落。小说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日本,她甚至被定为英语学习教科书。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电视连续剧,和音乐剧舞台。安妮的故事和她生长的环境迷住了广大读者和观众,也魅惑众多的游客甚至移民前来爱德华王子岛。
“作品为什么产生如此深远长久的影响和魅力?或许你能在这个农庄找到答案。”杜导指着不远处卡文迪国家公园(Carvendish National Park)的绿山墙参观中心说。
踏进参观中心,迎面而见一整面墙的巨幅彩画,画中,红头发的小女孩含着微笑,手里捧着一本书。她的身后是一片红树林。这个平凡可爱的小女孩就是小说《绿山墙的安妮》的主人公安妮 。
再往里走, 便看见一座保持十九世纪末爱德华王子岛农人生活方式的小农庄。作家蒙哥马莉祖父的表兄妹曾经是这个农庄的主人。根据蒙哥马莉家人介绍,小说作者蒙哥马莉从没有在这所农庄居住过,但她的小说却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如今,农庄按照小说描写的景象装饰和复原。让我们这些异乡人有幸亲自体验小说主人公安妮的生活场景。
穿过礼品店和谷仓,绿色的小木屋让眼前一亮,我看见那片勾起安妮无限遐想让人魂牵梦绕的绿山墙了。
站在爬满青藤的绿色山墙下,一个鲜亮纯朴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女孩在脑海里鲜活起来。安妮,那个身世凄惨的孤儿院女孩,阴错阳差的被这个家庭收养了。家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个陌生的外来者。但安妮却用她那颗善良乐观善解人意的心,尽心尽力地探索和融入这个新家庭新环境。她似一个可爱智慧的小精灵,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敏锐地感应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她善良可爱乐观开朗的天性逐渐感动并且感染周围的人。她那天真纯洁的笑声,激发了每一个生活在她身边的人,体会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她的存在,让追求幸福但不明白什么是幸福的人们相信,你用纯真美好的心去发现和感知生活,幸福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幸福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细节。
客厅里,细腻精致的瓷器,精细雕花的杯子,打点出英格兰人悠闲安逸的早午茶。
朝阳升起夕阳西下时, 手捧着香气浓郁自家奶牛产下的鲜奶,一家人乐乐融融围坐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奶香和亲情,悠然自在岁月静好的时光。恰是这份平淡美好,激发出作家创作的遐想和灵感。
二楼是安妮的睡房,微风轻轻吹拂着布织的窗帘和 色彩素雅的床单。睡房对面小小的缝纫室。木制的纺纱机和织布机记录了当年农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历史。窗前桌子上摆放的老式缝纫机有似曾相识的岁月痕迹。古色古香的座钟和煤油灯似乎是那个年代英格兰人生活的标记。煤油灯的微光点亮了我心灵深处的记忆。相同的煤油灯陪伴我度过生命中的知青岁月。同样的灯完全不一样的情怀。
绿山墙下,人们井然有序脚踏实地享受劳动和创造的快乐,红土地馈赠给他们生活所必需的一切。
出了奶牛房,漫步到“爱的小径”。那是小说里安妮奔跑嬉戏的地方。
沿着小路踏着她曾经的足迹走下去。大树林立,绿枝遮荫,阳光飘飘洒洒地穿过枝叶的缝隙,斑斑点点的枝影点落在小径的红土上。。
小路边树林环绕,一路上有低矮的冷杉,有挂着红果的野樱桃树,有蕨草藤缠绕的枝枝叶叶,还有树林深处传来的小鸟蜂虫的吟唱。风吹过来一阵阵幽幽的野花和树枝的香气,深深吸了一口气,细细地体味来自大自然的气息,那么清凉幽静。
还记得小说中安妮与山谷里的清泉交朋友的故事。在绿山墙另一侧的“幽灵丛林小径“,泉水在小径的尽头。清澈透明的水中,遍布光滑的红色石头。可惜没有时间去寻找泉水了。
据说蒙哥马莉本人的故居离此不远,大概因为时间限制加上要另外买门票,杜导没有推荐。
“有没有搞明白什么是幸福?”回到旅游车,杜导和大家寻开心,“你们现在就蛮幸福嘛。.”
杜导开始介绍下个景点卡文迪的红色海滩。我似听非听,心绪仍沉浸在安妮的故事里。
幸福好像很飘渺,看不见、摸不着。她是一种心灵状态,如果在任何烦恼苦难的境遇下,都能坦然淡定地面对,能平静地给自己一个微笑。幸福就会向你张开翅膀,飞到你身边。所以幸福其实也很简单。你感知她,她就在你身边。而发现和感觉幸福的能力却有赖于艰苦人生的千锤百炼。唯有勇敢坚韧地穿越苦难的人,才能体悟幸福的真谛。
卡文迪海滩到了,杜导说。蓦然惊醒,旅游车已经泊在红土的停车场上。
名副其实的爱德华王子岛海滩。因岛上土质的缘故,海滩也是红色的。历经大西洋的海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的冲击,造就了海滩别一番景象。海岸边沙岩峭壁林立,海滩上红色沙丘延绵。蓝天,白云,碧海,红沙滩和红崖壁,宛如一幅美丽的童话。
沿着沙石路走向海滩,抬眼远望,一片蓝色弥漫,无边无际深邃空旷的蓝。除了我们几个游人,没有人迹,没有一条船影,世界仿佛静止在蓝色中。
“看,那是什么?”先生说。
远处海面上漂浮着星星点点的白点。是海鸥?不像,是捕捞鱼虾的机关?无人知。
傍晚时分来到旅馆,她是一座高尔夫度假村。有点老旧,没有电梯。导游让年轻人住楼上。他们得自己提行李爬楼梯。
房间很宽敞。打开前门,绿茵摇曳。一片草地,一片树林。
此行唯一的一个美国人Paul已捧着书,坐在门外的躺椅上。我站在门前,拥抱夕阳的温暖柔光。
“走吧,该吃晚饭了。”先生催我。
“在卡文迪海滩你们看见漂在海上的龙虾篓了吗?”度假村的服务员问。
“看见了。”有人回答。明白了,浮在海面上的星星点点原来是龙虾篓。
“馋嘴的龙虾想吃篓里的鱼,结果被送到你们的餐桌上。”服务人员正说着,一大盆红色的龙虾推进来。
每人发一只龙虾,调料自己挑。爱德华王子岛人喜欢原汁原味的清水煮龙虾,不想让任何烹调方式破坏龙虾原本的鲜味。
果然名不虚传,与哈利法克斯的龙虾不同,这里的龙虾肉质细嫩,慢慢咀嚼有鲜鲜的甜味。
“去海边逛逛?”我说。
晚饭后才七点半,想再去看看海。
“怎么才能在太阳落山前赶到海边?”我问。
“让我上Google查查。”负责前台接待的小姑娘说。 小姑娘从外地来此打工,为挣上大学学费。她告诉我们,自己主功医疗管理 。
外乡人对步行路线懵懂不知。算了,让她印一张地图,我们自己找吧。
一车游人辛苦跑了一天,还人有心思去走路的大概只有我和先生二人了。没想到,Paul见我们去散步,兴致勃勃地加入了。
沿着公路一路往前。看见了那座导游让大家避而远之的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那座蓝色房子很耀眼。导游告诫。曾经有游人在树林边散步,被漂亮的蓝房子吸引了,忍不住走上前去照相。屋主很生气,打911报了警。
看似空旷的海岛是有人居住的,不是所有的居民都愿张开双臂欢迎外人前来参观的。为了尊重他人的隐私,既便喜欢也只能远远观望。
夏日的傍晚,四处静悄悄,难得有一辆汽车从公路上驶过。唯有蛙鸣虫吟始终伴随我们。红土地边树林深处,座落着一幢幢色彩不同的房屋。岛上的人喜欢鲜艳的颜色。一路上居然没有见到一个人影。这些漂亮房子大多是度假屋,未必天天有人住。
看到去鱼市的路标。太晚了,鱼市肯定早已关门。若是清晨,买些刚刚打上来的鱼虾饱饱口福,那才叫个美!
路边一片片漂亮的紫花,一长串一长串的,像薰衣草又不是薰衣草。 是什么花呢?往前走,还发现有粉红色,白色的花串串。
“这花的名字叫Lubin,我家后院开了一大片。”Paul觉得奇怪,我为什么对这普普通通的花如此感兴趣。“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类。一般一米高左右,有的可長到三米以上。”Paul说话时,我突然想起来,她是鲁冰花!
怪不得似曾相识那么眼熟。她就是电影《鲁冰花》中象征温柔无私母爱的花 。还记得那首好听的电影插曲,“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妈妈的心像魯冰花。”
一路轻松地哼着歌,唱给自己听,也唱给这些平凡又很好看的花儿。
看到通往海滩的路标,离海滩不远了。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海的味道,大海的蓝色已清晰可见。
夜色悄悄地拉开帷幕。乡村野地里的蚊子开始活动。蚊子还挑食,不咬男士,只围攻我。
归途中,我不停地手舞足蹈,与蚊子搏斗啊。若得俩男士偷着乐。
眼前略过一座小屋,窗子里透出暖暖的灯光,大概出海游玩的人归家了,纱窗上晃动着人影。
Paul不无遗憾地感慨说,“我喜欢这里,好想找个度假屋住上几天,优哉游哉看日出日落,钓钓大龙虾。下次一定自己驾车来。”
“我也会再回来的。”我对漫天的繁星说。
无数的星星在蓝墨色的苍穹里时隐时现。沐浴在柔柔的星光下,那色彩鲜艳的房屋,密密匝匝的树林,和一串串鲁冰花,都幻化为朦朦胧胧的剪影。草丛深处,蟋蟀吟唱声此起彼伏。爱德华王子岛的夜,宁静安祥,甚至还有几分神秘。
突然想起杜导的问题,“幸福是什么?”
“用心拥抱如此美妙的夜色。”此时此刻我会这样回答。我还想说,今天是此行最开心的一天。(第四天下午 6月25日2016年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