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oMD

感恩,关怀,友谊
博文

人类寿命的五次进步司徒SeetoMD人类的寿命,就像一座城堡,一代代人用智慧和努力,把它一点点垒高。最初,我们和黑猩猩差不多,三四十岁就是极限。但今天,七八十岁已属寻常,九十甚至百岁也不再罕见。这其中的差别,就是科学和医学为我们带来的五次进步。第一层,是公共卫生、营养和住房的改善。干净的水,下水道,足够的食物,结实的房子,让人类摆脱了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五十岁以后的人生曲线司徒作为一个在美国西海岸小城市工作的神经内科医生,转眼已经二十五年了。这些年下来,恐怕也见过了一两万名病人。每一位新病人走进诊室,我往往有三四十分钟的时间,坐下来仔细听他们的故事,问诊、做检查。但在谈话的尾声,我总是忍不住想知道一点他们生活里的细节——他们现在在做什么?在家里最喜欢做什么?有时候病人会谈到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5-08-19 22:11:56)
平视司徒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会不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富贵,有人贫穷;有人外表光鲜亮丽,有人看起来落寞无助。每一次相遇,我们的心里,或许都会不自觉地生出比较:他比我聪明吗?她比我幸福吗?可是,我渐渐明白,人类最宝贵的品德,不是比较,而是能学会平视。 平视,是一种态度。它让我们不因对方的财富而仰望,也不因对方的贫困而俯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五大道,钱的力量与极限司徒当我第一次走在纽约第五大道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里有匆忙赶路的上班族,也有悠闲散步的富人;有无家可归、满身污秽的流浪汉,也有开着蓝色跑车的老者,身边依偎着年轻貌美的伴侣。这条街把金钱的力量与极端现实,同时摆在我眼前。
钱的力量:能解决99%金钱的确几乎无所不能。
•它能买来衣食住行食物、教育、医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15 23:42:50)
金钱与心理健康司徒年过六十了,常常和一些同龄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大家不是退休了,就是半退休的状态。谈话里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话题,就是“财务安心”——钱够不够用、怎么安排,常常成为心头的忧虑。有人担心:“万一活得太长,钱花光了怎么办?”有人问:“是不是该买年金才安心?”也有人其实积蓄不少,却总不敢花,怕将来会不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13 10:33:00)
笑一笑司徒 今天早上,我五个月大的小狗塔菲,发现了拆卷卫生纸的乐趣。 我训了他几句……不过不是用语言,而是学狗叫了两声。 没想到,他立刻回叫了好几声,好像在说:“嘿,那是我的专利!” 然后他小跑到我妻子身边趴下,显然是在“投诉”我不公平的对待。 我想他一定觉得,汪汪叫是狗的神圣权利,而我打破了这个规矩。 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美国行医几十年,我发现有子女的老人确实不同司徒在西方国家,很多人觉得有无子女在晚年生活上差别不大。子女长大后各奔东西,往往不在同一个城市,一年也许只有圣诞节或感恩节才会回家一次。表面上看,无论有没有子女,老人平日都需要依靠社会福利体系、养老机构和医疗服务来维持生活。但是我做医生几十年了,在美国我发现,有子女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晚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医疗的未来,因为AI,医生需要量会增加司徒很多人说:“以后AI一更发达,医生都要被取代,什么病都靠机器看了,我们会需要的医生越来越少。”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事实正好相反?
也许科技越进步,我们反而需要更多医生。听起来像开玩笑,但历史真的就是这么走的。以前,精神科和神经科根本是一个科,医生也是同一批人。
后来,一个德国医生HansBerger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幸福的下半生,不靠赢别人司徒当我们逐渐迈入六十岁,总会不自觉地回顾、反思自己的人生。很多时候,困惑并非来自真正的遗憾,而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年轻的时候,我们难免卷入社会安排的比赛:比职位、比外貌、比名声、比收入、比孩子考上哪所学校、比谁升得快、住得好……这场比赛几乎没有终点,只有永无止境的比较。但当年纪渐长,也许我们该停下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大学课堂表现优秀,却在MCAT考试中失利? 司徒 不少学生在大学的生物、化学或心理学课程中拿到A或A-,但在MCAT(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中却得分不到500。这种情况常常让人困惑——如果在课堂上学得好,为什么在考试中反而表现不佳? 事实上,虽然课堂和MCAT覆盖的知识内容相似,但两者所要求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却有很大不同。 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