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oMD

感恩,关怀,友谊
博文
寻找安慰的几种途径司徒传说里,人活在世上,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候,会怀疑生命有没有意义,会怀疑自己做的事到底值不值得。人要继续走下去,总得找点安慰。有人说,宗教就是最大的安慰。它告诉人,生命不是偶然的,死了也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延续。上帝给人自由意志,所以人的选择会留下永恒的重量。有人说,科学才是靠得住的。世界并不是一片混乱,它有规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世界上的五种安慰主义司徒我查过牛津字典,“安慰主义”这个词根本不存在。
那么,我就干脆自己创造一个新词:Comfortism(安慰主义)。什么是安慰主义呢?
我给它一个简单的定义:当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意义的时候,我们找出一种方法,能够给自己安慰,让我们能够活下去。在人类的历史里,这样的安慰至少有五种。宗教的安慰最直接,它来自一个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不同的人生,对钱有不同的态度司徒我平常聊天的朋友不少,病人也看了许多年,有些甚至跟了我十几二十年。聊天的时候,除了病情,也会聊到他们的生活、家庭和对钱的看法。久而久之,我发现,不同的人走着不同的路,对钱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这不是什么科学研究,也不是社会学的调查,只是一些个人的观察。我说的不是那些特别穷的人,也不是那些特别有钱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东西方文明的黄金定律与文化差异司徒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很多时候不是表现在衣食住行上,而是藏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里。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克制,不去打扰别人,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在别人身上。耶稣则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强调的是主动,把自己希望得到的善意带给别人。
这两句话的差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5-08-30 10:51:25)
从简,是一种智慧司徒在忙碌的生活里,我们常常以为速度就是效率,做得多就等于活得充实。但事实却常常相反:越忙,脑子越乱;事情越多,记忆反而越模糊。我有一位朋友,工作紧张,值班不断。当我问起他半年前的一次旅行,他竟几乎记不得,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片段。他担心自己出了问题,但检查一切正常。我告诉他:“不是你的脑子坏了,而是你太忙了。”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如果人生能重来,你会吗?司徒SeetoMD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年人回答是:不会。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自己的人生,而是他们不愿意再重复那些曾经的挣扎、贫困、压力与心碎。心理学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哈佛成人发展研究(历时80多年)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更少后悔,更能接受过去,并专注于当下的幸福。另一项发表在JournalofHappinessStudies的研究也指出,60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人类寿命的五次进步司徒SeetoMD人类的寿命,就像一座城堡,一代代人用智慧和努力,把它一点点垒高。最初,我们和黑猩猩差不多,三四十岁就是极限。但今天,七八十岁已属寻常,九十甚至百岁也不再罕见。这其中的差别,就是科学和医学为我们带来的五次进步。第一层,是公共卫生、营养和住房的改善。干净的水,下水道,足够的食物,结实的房子,让人类摆脱了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五十岁以后的人生曲线司徒作为一个在美国西海岸小城市工作的神经内科医生,转眼已经二十五年了。这些年下来,恐怕也见过了一两万名病人。每一位新病人走进诊室,我往往有三四十分钟的时间,坐下来仔细听他们的故事,问诊、做检查。但在谈话的尾声,我总是忍不住想知道一点他们生活里的细节——他们现在在做什么?在家里最喜欢做什么?有时候病人会谈到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5-08-19 22:11:56)
平视司徒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会不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富贵,有人贫穷;有人外表光鲜亮丽,有人看起来落寞无助。每一次相遇,我们的心里,或许都会不自觉地生出比较:他比我聪明吗?她比我幸福吗?可是,我渐渐明白,人类最宝贵的品德,不是比较,而是能学会平视。 平视,是一种态度。它让我们不因对方的财富而仰望,也不因对方的贫困而俯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五大道,钱的力量与极限司徒当我第一次走在纽约第五大道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里有匆忙赶路的上班族,也有悠闲散步的富人;有无家可归、满身污秽的流浪汉,也有开着蓝色跑车的老者,身边依偎着年轻貌美的伴侣。这条街把金钱的力量与极端现实,同时摆在我眼前。
钱的力量:能解决99%金钱的确几乎无所不能。
•它能买来衣食住行食物、教育、医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