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oMD

感恩,关怀,友谊
博文
老人反复跌倒:要检查站立血压司徒一位80岁的老人坐着轮椅,在他疼爱的儿子陪同下来到我的诊室。我问他:“先生,今天我能帮您什么?”他说:“我真是气坏了,我反复跌倒。”他描述了三次晕厥:第一次走去厨房时;第二次在教堂站起来时;第三次是有人打电话给他,他起身去接电话,一下子就倒下去,完全不记得发生了什么,最后还摔断了髋骨住院。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美国医疗保险简单的说明(医生视角)
司徒商业保险、HMO/PPO、Medicare、Medicaid,到底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没保险在美国很危险?美国的医疗保险非常复杂,连很多美国人自己都搞不懂。
从医生的角度,你有什么保险,决定了你能不能看得到医生、能不能做检查、要不要等很久。下面我用最简单、最现实的方式讲清楚。
1.商业保险(上班族最常见)——PPOvsHMO在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5-11-14 12:37:50)
意识模型司徒SeetoMD今天我引入一个简单的意识模型,让自己看清情绪和选择。我们的心智,不是左脑右脑,而是六个系统:分析、警报安慰、哲学、监控、选择。这就是我提出的SeetoMD意识模型我把它整理成六个系统,非常容易理解,也适用于所有人:系统1:分析系统AnalyticalSystem“这个系统像内科医生。”•负责推理、逻辑、判断、计划、分析问题、解释、做决定&hel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美国诊所的危机司徒最近一位半退休的医生告诉我,他自己的家庭医生刚刚退休。原来的诊所通知他,今后他的医疗服务将由一位执业护士(NursePractitioner)接手。他询问诊所是否还有其他医生可以接诊,结果被告知全诊所只剩下另一位医生,但这位医生只接受商业保险,而且要等到明年6月才能预约新病人——那是七个月之后的事。另一位退休医生来看我时也提到,我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在当下的片刻中,透过觉察,转化或弥散内心的不安,让心重新回到平和或喜悦之中,直到能够安然地接受“此刻如是”。
冥想、正念、仪式、祈祷——其实都遵循同样的机制,有时在意识层面进行,有时在潜意识层面完成。
要让潜意识也能参与其中,必须经过练习。最终,这一切都是主动的心智活动。司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医生的下半场——不是退休,而是自我掌控司徒我在美国当医生三十年,前半段人生,基本上都是被值班、会议、制度、病房的节奏推着走。那时候的我,是在被工作“安排”。但走到这个阶段,我慢慢发现,医生的下半场,不应该只是等退休,而是学会自我掌控。我不想再当一个“被值班叫起来”的医生,我想当一个“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看病、什么时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狗为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一个关于“科学和感情”的故事司徒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住在山洞里的时候,有一群狼,闻到了营火旁的食物味道。它们有点怕人,但又肚子饿,就偷偷靠近。有的人类发现它们没有攻击,就丢了一点骨头过去。狼吃完之后,居然还帮人类赶走了别的野兽。从那时候开始,故事就这样慢慢展开:气味的秘密科学家发现,狗最厉害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从火花到温暖:为什么炽热的爱情难以长久
司徒
还记得《歌剧魅影》里的〈TheMusicoftheNight〉吗?夜色来时,感官变得敏锐,想象被唤醒,心里的防备悄悄放下——这正像爱情的开头:一切都强烈、鲜明,还带着一点点危险。初恋的时候,心跳加快、呼吸变浅,注意力被一个人完全吸走,理性退到后面,只剩下专注与渴望,还有那份美丽的不确定。
从神经学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当宇宙的镜子被打破——杨振宁、李政道与吴健雄司徒在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史上,有一个故事改变了人类看待宇宙的方式: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过去,人们一直相信现实与镜中世界遵循同样的物理定律,左与右应当完全对称,这叫宇称守恒。上世纪五十年代,李政道敏锐地发现某些粒子(如K介子)衰变现象似乎不对称,他第一次大胆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下篇|在美国神经内科训练的三年:磨练与归属司徒1993年年初,我正式入职亚利桑那。训练基地干净得像四星级酒店。那时医生几乎清一色白人,我算那批里较早的海外医生。第一天见训练主管Dr.L:“我们这儿的医生都要nice。谁不nice,你告诉我。我们不允许不nice。”随后认识了Dr.A(耶鲁MD/PhD,行为神经学)。他盯了我一眼:“要打领带,不然像实验室技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