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春,在巴黎美院进修期间,学校帮我们每人办了一张免费参观证,可以成天去各美术馆里转。
那天又去卢佛宫。
卢佛宫藏品实在多,要细看,每天只能看一小部分。这次穿过一个厅,都是荷尔拜因的画。
我对荷尔拜因的画应当说很熟悉,也很喜欢他的钩线素描。60年代,大学美术史课就重点介绍过他的作品,当然看的都是印刷品和幻灯片。这回是看原作,感觉自然不同。
一张张看过去,不知不觉转到下一个厅,还是荷尔拜因,数量略少些,忽然察觉有好几张画和上一个厅是重样的。正在惊愕中,看到尽头门旁有一大块文字展牌,说明这是一个专题展览:荷尔拜因和他学派及后人的临摹仿制品。
这才发现自己是倒着看过来的,刚才看的那个展厅的画都是“赝品”,现在这个展厅才是荷尔拜因的真迹。
这个发现让我十分兴奋,因为在观看说明之前,我确实已经感到这个厅的荷尔拜因比先前的那个厅的“荷尔拜因”画得好。
在大师本人的众多作品中出现这种差异也是经常的,比如伦勃朗的早期作品和晚年的作品,精品与一般性作品,它们之间的差别也还是很大的。这种差别,看缩小了的印刷品,比较难于识别,而在原作上,你能很直觉地感受到。
可见,对着大师的油画原作做细部品读,是学习或鉴赏油画真谛的很重要的手段。
* * *
陈丹青曾多次谈到中国几代人学油画的“窘态”,就是根本看不到大师的油画原作,只能对着缩小了的印刷品“揣摩”,他还讲了他初学画时,对着扑克牌临《意大利小女孩》的经历。
我比他要幸运些,15岁时在北京苏联展览馆,看到了这批原作,感动之下,走上了学油画的不归路。
进了美院,比自学略好了一些,偶尔可以研究一下留苏的老师带回的一些临摹品,以及前北平艺专留下来的少量小幅欧洲油画原作。剩下便是看一些图书馆收藏欧洲出版的大幅优质印刷品,印象最深的如莫奈的《火车站》和柯罗的《珍珠女郎》。记得有次《珍珠女郎》借来教室,我班同学肖金钟在此印刷品前坐了几乎一下午。
那时,在外文书店能买到苏联出版的艺术杂志。有段时间,《艺术家》杂志每期会刊印一幅名画的大局部,如苏里科夫《近卫兵》里红胡子头像等,一旦被美院同学发现就会一抢而空。虽说那时苏联的印刷水平很差,但毕竟大幅的油画局部印刷品要比明信片好“揣摩”吧。
那年代,期望能看到大师原作的心情,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毫不过分。
* * *
照片和绘画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在明信片上,有时你很难分出一张画得“乱真”的油画和一幅很有“绘画性”的照片,但是你只要走近一看“原作”,立马分清。为什么?
我的体会是:大师油画的局部,放得越大,越有味,越有看头。
当你细察局部,在揣摩大师是如何调色运笔,如何薄敷厚涂,如何塑型造韵之时,你几乎可以感受到当初大师作画时的心跳和呼吸。正因为画是手工画出来的,在画家举手一涂一抹之间,无不是全神贯注心灵的自然流露:性格、气质、秉性、情绪、修养,所有“心迹”均通过手中之笔落痕于画布之上了。
认识及感受大师的“心迹”是和大师“心心相通”的唯一必经之路。
如同书法笔迹可用以鉴定一样,绘画的鉴定,除去材料的年代外,通过局部,分析不同画家各不相同个性绘画手法,是鉴定绘画真假的很重要的手段。
再来看摄影照片,胶片时代的照片是靠细微银粒的组合,数码时代是喷墨,任何人拍摄照片的局部,都是由千片一律的几种细微色点组成。所以照片的细部放大是机械的、没感情的,放得越大,越平淡无味,越看不出“个性”。
正因为有着这种根本性的差异,那个“有了摄影,绘画已经死亡”的魔咒,历经二百年后,仍然还是句空话。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像素的高性能,现在连几岁小孩子都能拍出高清度的照片来。即便如此,照相依然取代不了“绘画的乐趣”。欣赏摄影作品也依然与欣赏绘画趣味各异。
* * *
油画细部品读,重在一个“品”字,“品”需要经验和眼力的培养。
品酒、品茶也都用的是一个“品”字。
据说那些大师级的品酒专家,把酒杯轻轻一晃,鼻子就能从散发出的酒气中闻出葡萄园周围的气息;将酒含上一小口,舌尖就能品出这应该是哪年哪里生产、何等级别的酒。
画画的人,看多了、画多了,或者说经验多了,也自然会积累和培养出一种能力,去识别一张画属于哪个时代、哪个流派,作者可能是谁,以及大致的真假伪劣,不敢说百分之百,还是可以做到一个大概其。
经常去美术馆认真“品读”大师们的油画原作细部,便是培养这一能力很重要的途径。
下面,我选了30张近年在美术馆现场拍的一些油画细部,不做任何说明,供网友们品读。其中有这些画家的作品:
1)荷尔拜因(德,文艺复兴) 2)伦勃朗(荷兰,巴洛克)
3)委拉斯贵支(西班牙,巴洛克) 4)凡·戴克(法兰德斯,巴洛克)
5)贺加斯(英,18世纪) 6)康斯太布尔(英,浪漫主义)
7)萨金特(美,19世纪) 8)里勃尔曼(德,印象派)
9)米莱斯(英,拉斐尔前派) 10)达仰(法,19世纪,徐悲鸿师友)
考考你的经验和眼力,你能认出几个?
(这些局部都是用“傻瓜相机”拍的,选择也是随机的,并无一定目的或标准。都是在美术馆参观时,碰上允许拍照、兴趣来了,光线和角度还可以,便顺便拍了,只为给自己留个资料,效果好就留下,效果差就删掉。原版像素要高很多,考虑到网络图片的下载速度,已把图片缩小,效果也差了,请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