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离开上海的人们

(2021-07-04 12:03:34) 下一个

已经半夜,我似乎没关手机。突然,有个久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说,你还记得JACK 吗?接着发了一张她与JACK 的照片。

当然记得,当时我们一起在一家进口食品上海公司,我是首席代表,她是餐饮部经理,JACK 是零售部销售。我们一起经营着朝气蓬勃的进口食品,绝大部分是欧洲食品进口中国。美国那些大食品公司,比如,通用磨坊,宝氏麦片,都是找到众多进口商,分销商,让你们自己去竞争,直到渠道铺的差不多了,他们就变办事处到实体,收复失地。全面接盘。那些辛苦铺货的分销商,没有赚什么钱,只是蹭个聚会,吃吃喝喝,或者出国商务一下而已。

欧洲的,合作比较双赢。记得,一个卖德国黄瓜的首代,一直销售很一般,穿梭在各个代理商之间,大家都觉得很难销。想想国人吃酸黄瓜,还贼贵的可能性。但他位居这个高位,数值年,一直到今天,爷爷都好多年了。还是首代。可见,欧洲比较人性化。

那时候,很多卖场的总部都在上海。我经常去位于浦东的家乐福总部去谈一年的合同。不涨价,就是最好的议价了。返点是进口商的痛。每个采购,都是需要捧着的。

后来,听说卖场都是由国营、国内公司全控股了。那些认识的采购也更换了。

我们就是在大家都不知道橄榄油的时候,推介的,直到大家会区别燃点,区别初榨,区别CROP YEAR。 记得成都烟酒会,用户品尝橄榄时候,忍不住,当着我们的面吐出来,“太难吃了!”后来,大家在PIZZA里面吃到橄榄,细细品尝。可以看出进口食品铺市的进展。

离开我们公司后,餐饮的她,配合烟酒销售的老公,做了一家火腿公司。 销售很棒。 零售的JACK 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JACK 说他们的钱都在存货里,正在与超市结算。 这么多年拼搏,真正挣钱的还是当时多买了几套房子。

上海人的他们,都在积极准备出国。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为了孩子,为了以后的日子。

在我们进口食品领域,很多出国回归的人。 比如老王,当时老婆儿子就在加拿大,他只身回国在我们这里做一个部门的头,后自己成立公司,专门做欧洲品牌橄榄油。听说,最后还是回流加拿大了。

小陶,上海人,留学日本回来。他在公司一直做我们西班牙品牌的咖啡。那时候一包咖啡豆,市场消化能力有限,促销品也有限,经常需要打折割肉销售。 离开公司后,到杭州开了一家餐饮店。

经销商吉总,菲律宾回来的,我们曾经跟他一起去几家A 类店去结账。他路上总跟我们抱怨,太难做了。

JACK 当时放弃了加拿大移民机会,没有孩子,上海好玩好挣钱; 有了孩子后,他们后悔没有到加拿大。移居新加坡,只是旅居。虽然那里英语真的很难懂,不利于孩子的口音。

我跟他说,刚看了钱姐谈新加坡的节目。不需要冬天的衣服,算省钱了,呵呵。JACK说,他的高级冬装,皮鞋, 要经常拿出来呵护,又收回到衣柜。

他想听听加拿大的教育,儿子才5岁。但要提前对比一下。

疫情使他们一家在新加坡憋坏了。我说很多朋友移居泰国清迈或者马来西亚,为了孩子教育。他说新加坡也不错的,只是有点漂泊感,气候热,费用贵些和地道英语的差距。

在最好挣钱的时候,留在国内,是一种选择。现在花大钱,用于换取一种安静与教育。

他们都在做着准备。。。。

 

上海很好,生意嘛,似乎大家都着急赶路,拼命地做账,卖出,套现。当时,进口食品的小心翼翼地呵护,市场接入,渗透,试吃,促销员,堆头,POS实际销量。。。。我们一起到新开的国外餐饮店去品尝新的品种,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部分。。。。。

现在上海流行打折店,一批进口食品,快到期了,打折销售。。。。。大家都着急着凑CASH ,着急地看看出去的门路。

 

上海,是一个时尚魔都。地铁的复杂程度,一般国家是没有的。虽然莫斯科地铁还是最美的,上海地铁的便捷,也算TOP了。

我喜欢上海的小资,细致。上海人都想离开了。我却思念着,想回去看看。

Image result for 上海地铁地图

 

Image result for 上海夜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小小涟漪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握手。俺是新上海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涟漪原来是老乡,我非常想念上海,握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