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思念家的味道-油渍包

(2021-01-13 17:44:10) 下一个

NO MEAT, NO FUN 是根深蒂固的,可能就是因为童年那一口香喷喷,流油美味的油渍包。

 

童年之油渍:院里是供给制,小卖部阿姨大多是部队家属,彼此认识,肉也是没有专门的精肉,都是带猪皮,挺肥的。我们都喜欢这肥的,妈妈把它们直接放在锅里炸油,那脆脆香香的油嘎巴,就是我们最香的零食。


 

医院里工作的妈妈常常夜班。白天如果有时间的话,来自北方的她会做面食,特别是油渍包。我们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吃过这油渍包,之后我也曾查菜谱,没有记载,最多就是猪油包,所以我小时认为:这是妈妈发明的。

 

外面的模样像包子一样,但陷就不同了,有大肥肉,北京山楂糕条,南瓜子,花生,自己磨细的黑芝麻和白砂糖,一口咬下去,有清如蜜糖的油,有酸酸味道,甜甜味道,这样的甜酸油肥,都是当时缺油水的我们最喜欢的味道。我一气能吃10多个!话说那时我真是很苗条,吃啥都不胖。
 

 

长大之油渍:离家很多年的外地工作,偶尔回京,应酬也很多,几乎没有在家吃过晚饭。大鱼大肉吃惯了,甚至也无从想起童年渴望吃到的那油渍包。不缺油水的我们,已经不再回味油渍包的味道。那也太油太不健康了!

 

爸爸在世的最后几年,我们的年夜饭大多是饭店打包的,妈妈包饺子。我们几个孩子以及我们的小家凑齐机会很少。来去匆匆。妈妈的饺子,特劲道,特美味的,只是她年纪大了,口味有点掌握不好,有时淡有时咸,妈妈渴望地望着我们:“怎么样,味道如何?”我们都说频频点头:“味道好极了。”


爸爸去世后,妈妈不会费劲发面做面食了,院里食堂特别丰富方便,啥都有,豆腐脑,小米走,各种新制的小菜,小笼包子。估计,今年春节的年夜饭,妈妈要在食堂将就了。一想到这个,自己很是心酸。

 

 

在我们心目中,家永远在那里,我们啥时候回去,父母都在那里候着我们。想吃点啥,只管点好了,妈妈变戏法似的,一会就美食出锅了。团聚的时刻,天天就是过年。

 

未来之油渍:我们的孩子并不特别知道更谈不上留恋的油渍包,其实那只是我们这一代童年的味道。我一直不擅长做菜做饭,但就是喜欢吃,尤其是油渍香溢的菜肴。

 

我渴望疫情过去后,我能飞回北京。妈妈能给我做回油渍包,妈妈还会边做边念叨道:“现在谁还吃那么油腻的?!”

 

这里华人超市也能买到山楂糕,只是缺少正宗做法和妈妈这家里大掌勺的,一家人在一起已经特别珍惜与可贵。可惜,爸爸已经不在了。


测了一下可以打疫苗的时间,有了期待。我居家禁行。渴望团聚的那一天。思念家里人的味道。团聚的佳肴,就是顿顿年夜饭般的丰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