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亦非


心怡之处便是美之所在,尤喜寂寥之美……
正文

机器智能 11. 共筑:群体智慧的构筑 (转)

(2023-02-13 12:54:09) 下一个

共筑:群体智慧的构筑

读到这里相信有一些读者会有一个疑问,如至今介绍的智能活动机制(条件反射、延迟判断、过程反馈)获得智慧的假说都是正确的话,这样的过程都是属于自然演化的过程,都是非常缓慢的,尤其是最后介绍的过程反馈,更是强调个体知识的获得是靠教化及实践后的悟道来获得的,这是一个既漫长又不确定的过程。有人甚至认为这样的获得智慧的概率会比让一个猴子终身乱敲打键盘,最终撞大运敲打出一篇有意义的宏篇大论的概率还要低,可是人类近几千年来的智慧发展似乎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这好像完全不符合事实,并以此来嘲笑智能的自然演化学说。应该讲如果我们认为智能演化只是一个猴子的事的话,那确实如此,要进化出如今人类的智能,其概率几乎为零,但问题是世界上的猴子远不止一个,而且其中的一族恰恰发展出了“智能”语言,这样使得智能的演化不仅仅是一个猴子单独的演化,而是变成了一群“猴子”群体性的 -- “协同演化”。

在这里我们对协同演化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当群体中的某一个个体偶然地发现了一个新知识点,然后通过语言渐渐地被群体中的其它成员所接受,当大家在实践中发现这个知识点是可再现,可验证之后,就会使得这个知识点成为群体智慧的一部分,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接受了群体智慧的个体,就不需要从头开始悟道了,而是在群体智慧的基础上再进行实践与悟道。这样的结果,使得群体智慧的协同演化不但能使获得知识的基数(个体数)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悟道的基础永远是在最新的群体智慧平台上进行的,这还使得发现知识的基础(平台)也能不断提升。这样智慧积累速度的提高不仅是倍数的提高,更是指数级的提高。也就是所谓的相乘效应 (Multiplier Effect),这样的相乘效应再加以时日,会使任何一种微乎其微的概率提升到必然发生。

其实群体演化对演化速度的加快作用还不仅仅体现在相乘效应上。当群体智慧以相乘效应的速度增加时,个体对群体智慧的掌握也存在这一种叫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的情形。就是越是智能水平(自适应、自组织)能力高的个体获得的群体智慧就越多,越容易生存下来,而不能跟上群体智慧发展速度的个体连同他们的DNA会被一起淘汰出局。说到DNA,它既是生命的密码,其中也蕴含着智能的密码,个体智能机制就是靠这一些密码,遗传给自己的后辈的。而DNA既然是密码,也就意味着DNA本身也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信息,也是智慧的一种表现。而这个智慧信息的组成看似是由我们个体生理生成的,但其实并非如此,能生存遗传DNA的个体,本身就是被群体智慧依靠优胜劣汰筛选出来的结果。在协同演化的系统中它其实是由更高层次的群体智慧在演化过程中“抉择”挑选出来的结果。再往高一层来看,人类的生存本身也是更高一层次的群体智慧 -- 大自然所蕴含的大智慧“抉择”挑选出来的结果。

群体智慧的协同演化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它一边协同各个个体一起演化,一边又通过对参与者的优胜劣汰,将构建智慧的能力不断筛选、提升,然后代代相传。智慧的演化之路就是这样波澜壮阔地展开着。

篇外:
现今,我们个体离开了人类群体智慧,已经完全无法独立地构建概念、表达思想,甚至进行思考,个体智慧已经彻底地演变为了群体智慧下的“小聪明”了。因为哪怕个体获得了的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既知识,最初也只能记录在他自己的大脑中,如没有转化成语言传播出去,并被大众验证与接受,形成共同的群体概念,成为群体智慧一部分的话,那么再聪明的想法与发现,也仅仅是小聪明式的个体智慧。随着他的肉体(神经网络)消亡也就灰飞烟灭了。也就是说我们个体智慧只是整体智慧的一个子集,我们个体智慧的作用也仅仅是为了补充和完善人类的整体智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