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亦非


心怡之处便是美之所在,尤喜寂寥之美……
正文

机器智能 3. 知识:概念的有机连接(转)

(2023-02-13 10:11:54) 下一个

知识:概念的有机连接

上一篇提到概念是信息在大脑中的映射,而这个映射的结果,其实就是将原始信息与概念信息关连了起来,产生了表征事物的效果。

其实信息间的关联不仅仅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认知过程中,同时在信息汇聚到大脑中枢神经形成概念之后,经过思考概念与概念之间也会建立起大量的连接。经脑科学研究发现在大脑中枢神经表达概念的神经元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横跨概念的中间神经元,这一些中间神经元使得概念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如果接受到外部信息后,仅仅在大脑中得出概念,而没有概念间的中间神经元的连接的话,那我们对信息处理就只能停留在了认识概念上了,而并不能做出后续的判断,以及采取适当的反应。而正是由于这一些中间神经元的存在,当我们根据外部信息得到某一概念时,能顺着这一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引导,做出一些判断,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做出必要的反应。当中间神经元连接的概念之间反复出现“或然/必然”的相关性时,相应的中间神经元就会在多次的“或然/必然”刺激下固定下来,从而构成后续我们做出判断的依据 -- 知识。

这里用概念间的“或然/必然”的联系来定义“知识”(我一般用“有机连接”来指代这里的“或然/必然”的联系),可能接受过系统西方哲学教育(洗脑)的人看来,是有缺陷的。因为在他们的教科书中,概念的连接只能构成“命题”而非“知识”。在西方哲学中知识是指:可证实的真的信念,即所谓的 JTB(Justified True Belief)命题,有人将之简称为“真理和信念”。但是问题是怎么才能证明某一个命题是“真”的呢?在主客观分离的西方,这个问题争论了几百年都没有结果,主要的代表理论有之前提到过的“经验论”、“唯理论”、“怀疑论”它们的代表人物都从各自理论出发提出了获得“真”的命题的方法,但遗憾的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完全站得住脚的,每一种获得“真”的命题的方法都有不能自洽的重大缺陷,都被其他学派所诟病,这使得西方哲学在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得“知识”问题上进入了一个死胡同。而近代的分析哲学者们甚至直接宣称他们的哲学已经放弃了对“真知”的追求了,他们将关注点放在了“语音转向”上了。

而如果认识到概念本身就是物质世界在大脑中的映射与表达,那么那怕这样的映射有时会因样本不够充分、全面,或在映射的过程有偏差,而没有完全“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的全部事实,但至少我们人脑中的概念本身就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世界真实的反映。当这一些概念经我们的观察反复确认后在大脑神经中建立起来了“或然/必然”的连接时,这一些连接一定部分地反映了世界的真实,这样的连接虽然永远达不到西方哲学中的所谓“JTB知识”标准(在下一个系列中我会说明西方哲学中的“JTB知识”是一种臆想,世上本不存在),但它却是我们每个人能够感知到的自然万物间的真实联系,是大脑进行智能活动的依据,是我们可以依靠的知识。

篇外;
很多人都会羡慕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为什么那么“百花争艳”。这是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主客观是分离的,所以存在着主观怎样认知客观世界的问题,这就造就了认识论的发达。在西方,怎样检验一个主观的认知是符合客观现实的真实,既是一个大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证实的超现实问题。既然是超现实的,所以人人都可以来说三道四几句,这造就了西方哲学表面的繁盛,而内在却是虚幻的。例如,休谟的“怀疑论”否定理性知识的客观性,否定一切因果关系,虽然表面上来看促成了对“唯理性主义”的反思,但其实完全找错了靶心,唯理论的命门并不在于理性知识是否可信,而是在理性知识的不可扩张性(下一篇会着重说明)。怀疑论者在主客观分离的前提下,得出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描述都是不可靠,不可信的。按照这一理论一切都不可知,连人的存在都是不可知的,这使得认识论最终变成了不可知论了,这看上去争论得激烈而精彩,其实是多么荒诞的一幕。而在我们东方,主客观原本就是一体的,感觉感知的就是客观的世界,获得的就是世界的真实(有关错觉的问题,其实绝大多数不是感知错误造成的,而是神经网络在处理感知时的抉择错误产生的,归根到底是自身的知识的不足造成的),外部世界是可以被真实感知的,这使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问题就仅剩如何“感知”了,最终到了明代王阳明提出的认识方法论简单而实用,那就是“知行合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