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适合跟小朋友一起学习阅读喔
原创 by 轻滋慢养 (微信号:qingzimanyang)
现代人说年龄只是简单的数字
然而古人说年龄就像是画出来的
▼
中国古人对人生的每一个年龄段
都有不同的称谓
襁褓、孩提……豆蔻……而立……喜寿......期颐……
这些称谓看似浓缩,实则内涵丰富,而且颇具画面感
依着时间轴, 细细品读这些称谓
一幅充满中国古典韵味
既写实又写意的人生长卷
仿佛就在你眼前美美地铺展开来!
慢一点,一起来欣赏它们吧~
轻评慢观
I HOPE YOU LIKE IT
从小就很美
▼
初度(出生)
出生那一天,是为人生之“初度”。初,意味着新的开始。初度,也被理解为初渡,意味着人生的小船从此刻起,开始启航了。
后来,“初度”也引申为生日的意思。每一个“初度”,都在提示你,这是上一岁的结束,却也是下一岁的“初开始”,提醒你别忘了,像初生一般,补满你的朝气和希望。
▼
赤子(新生儿)
赤子:“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初生婴儿的性情,犹如白纸一张,最纯洁。所以古人用“赤子之心”形容人的本真、纯洁、善良,一颗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应该是人性的“原点”。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就是说:真正伟大的人,不会偏离人性最初的美好。
▼
襁褓(未满周岁)
从古到今,包裹婴儿的方式似乎变化不大。
“襁褓”,在布襟之旁,看到“强保”了吗?两个字,散发着浓浓的舐犊之情,当父母为小婴儿细心裹好一个“襁褓”,那份“强力的保护”,就已经把孩子紧紧包围了。难怪,睡在襁褓里的婴儿,总觉得那么温暖和安全。
▼
孩提(两三岁)
离开了襁褓,小婴儿虽还不会说话,但会经常笑啦。这时候,大人们常常把他抱起来逗弄,大多数人抱孩子,都是把手放在孩子腋下往上“提起”。这个孩提的“提”,是不是很写实,很有画面感~
其实,最初的“孩”,并不是今天“孩子”的意思,而是通假字,通“咳”,是孩子笑的“咳咳”声。(《说文解字》:“孩,古文咳从子),“孩提”,就是你把一个肉乎乎的娃娃抱起来,他会在你怀里“咳咳”地笑哦。
▼
垂髫(tiáo)、髫年(三四岁——八九岁)
过了“孩提”的年纪,和身高一起长的,还有头发。在古代,儿童没到一定的年龄,是不束发的。
这个“髫”,就是指儿童头上垂下来的短发。“髫”字下面为什么是个“召”字呢?因为孩子跑起来,他头上的短发会像招手一样,一下一下地跟着动。“垂髫”,为我们勾勒了古代儿童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形象。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道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的就是老人孩子一起玩耍,其乐融融的样子。
▼
龆(tiáo)龀(chèn)(七八岁)
看那两个大大的“齿”字旁,也猜到和牙齿有关了。
这里的龆,也是通假字,通的就是垂髫的“髫”,而龀,《说文》里讲: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龆龀,就是指小孩子换牙,是换牙的年纪。
你看,你缺着门牙怕人笑话的年纪,古人可都给你记录在案呢。
▼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中国古人对头发是很重视的,《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有人据此误认为古人不剪发,其实不是的,只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古时理发并不怎么方便,所以无论男女,都是长发。
小孩子长到八九岁,头发也比较长了,不再适合比较短的“垂髫”。但这时候还没有成年,发型还得要区别于成人,那么,“总角”发型就出现了,具体是这样:把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状像两个羊角一样。
什么?你问古人为什么不给这些半大孩子扎个马尾辫,不是更方便么?因为在古代,马尾辫这种扎法,就属于“披头散发”了,是不合礼仪的。看戏里的“马尾辫”,都是失魂落魄甚至囚犯的形象……
▲
男孩女孩都是乖宝宝
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
古时孩子最重要的事之一,也是学习。
不过比起今天的应试教育,古代是没有那么大压力的,我们印象中的“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其实只是部分人主动的选择。
中国古代的教育,更注重“育人”,做人的“君子”观念,各家都非常推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个“道”,其实更多的是“为人之道”、“君子之道”。
书声琅琅里,孩子们读得个似懂非懂,但毕竟,他们也开始向成人的世界慢慢靠拢了。
少女尤其美
金钗之年(女,十二岁)
男人要做“君子”,女孩子当然朝着“淑女”出发了。
12岁的小女孩,开始进入青春期,打扮上也要和幼童有所分别了。这时的女孩,可以散去“总角”,用好看的钗子别起头发,漂亮的小脸,似乎又褪去了几分稚气。
如果有一面铜镜,别怀疑,她一定会照上好久。嗯,隔壁的小翠,其实不如我长得好看啊~
▲
女大十八变的开始
豆蔻年华(女,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出自唐代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产于南方,南方人喜欢在它含苞待放时采摘,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处女。那么,豆蔻有多美呢?来看看~
▲
含苞待放的美
及笄或笄年(女,十五岁)
十五岁,来到女孩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了。
这时候,她们会把长发盘起来挽成“髻”、“笄”(秦、汉以后叫簪子),用来插住固定挽起的头发,以免散落。
前面说的“钗”和这里的“笄”有什么区别呢?钗是两股,像发卡,而“笄”只有一股,不要把“笄”和“钗”搞混了,毕竟成年和未成年区别太大了。
配合这个发型的变化,还有专属女孩子的成人仪式“及笄礼”。如果女孩子头上插的是“笄”,就表示可以出嫁了。
待年、待字、待字闺中(女,十五岁“及笄”后到未嫁时)
女孩子15岁行“及笄礼”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除了姓名之外,要为她取一个“字”(宋代之前比较普遍,后来只有贵族或文化女性才取“字”了)。
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昭君”其实是她的“字”,昭君名“嫱”,王嫱,字昭君。东汉才女蔡文姬,“文姬”也是她的“字”文姬名“琰”,蔡琰,字文姬。
女孩子成年了,有了自己的“字”,所以出嫁前这段时间都称为“待年”,“待字”或者“待字闺中”。
情窦初开的女孩们,在“香闺”里憧憬未来她们,会等来自己的“如意郎君”吗?
▲
可以出嫁了,是什么心情
二八年华、破瓜之年、碧玉之年(女十六岁)
二八一十六好理解,这破瓜、碧玉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瓜”字在隶书及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二八一十六。所以,当时人就以“破瓜之年”婉转含蓄地表示女子芳龄。
而说起“碧玉之年”,会联想起“小家碧玉”这个成语。历史上,“小家碧玉”中的“碧玉”原本是晋代的一个女子她家世不显赫,出身“小户人家”,在嫁给汝南王司马义之后,深得汝南王宠爱。在专为她而作的《碧玉歌》里面写道:“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这就是“小家碧玉”的由来。当时,“碧玉”刚好是十六岁,《碧玉歌》里还有一句:“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能让堂堂的汝南王都“为情颠倒”,这十六岁的“小家碧玉”,想必十分惹人怜爱吧。
▲
惹人怜爱的你,留下了千古的美名
双十年华,桃李年华(女二十岁)
若说十三岁的“豆蔻之年”,还是女孩含苞待放的年纪,那么到了二十岁,女孩已经完全告别了青涩。
讲究些的女子略施粉黛、淡扫蛾眉。寻常人家的女子,哪怕只是素颜那满满的青春气息,也能赋予她们颜若桃李的好气色。
这个年纪,生命就该肆无忌惮地盛开。
花信之年(女二十四岁)
我们知道,每个农历节气,都分为三候。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
从梅花开始,到楝(liàn)花结束,一共二十四种,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古人觉得,那风里带着花的香味,花的信息和心思,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浪漫说法。
所以,古人把女子的二十四岁比作经历了二十四番芬芳美丽的花信风。
▲
已非少女,却更有韵味
少年亦很美
女孩们从十三岁“豆蔻之年”开始
演绎着各个年龄段的“花样年华”
那么,男孩们是怎样不同的人生之旅呢?
舞勺之年(男十三岁至十五岁)
什么?十三岁舞勺子?古代男子这么早就学厨艺?
哈哈,想什么呢?当然不是了~男孩们要学的不是厨艺,而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舞勺”的“勺”,是一种乐舞的名称,属于“乐艺”中的一种“文舞”,是徒手或拿着羽毛等轻物的舞蹈。
一群身姿轻盈的翩翩少年,在乐声中持羽而舞,那些多才多艺和浪漫的情怀,便在这乐舞中,渐渐生发出来了。
▲
素质教育从孩子开始
束发、成童、志学(十五岁)
女孩十五岁盘发及笄,表示成年,男孩十五岁也要束发,但由于男孩发育比较晚。所以十五岁还不能视作成年,只能称“成童”。
“志学”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十五岁立志专心求学,学什么呢?古人八岁左右进“小学”,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而十五岁则可以进“大学”,学“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古代优秀的男孩子们,八岁开始文武兼修,从十五岁束发开始,就要着眼于家国天下了,怎么样,很有男子气吧?
▲
男人的儒雅有它一份
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
前面说到十三岁“舞勺”,“勺”是一种“文武”。而“象”则是古代的一种“武舞”。
十五岁以上的少年,学习的是手持兵器的,更具男儿气的“武舞”,少年英姿,持戈而舞!如果国家发生战事,铁血少年也可奔赴战场。好儿郎们,至此开始脱胎换骨了。
▲
感受到了阳刚之气
弱冠之年(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才算正式成人,要举行“加冠礼”。
古人非常重视冠礼,《礼记·冠义》上说:“冠者,礼之始也。”意思是说,冠礼后男人要一切以成人的礼仪要求自己了。男孩冠礼成年后,也要为自己取一个“字”,为了表达对成年人的尊重,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
戴上顶冠,收获“字”的尊称,男孩们知道,自己看起来虽然还有些孱弱,但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了。他们也知道,这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在“君子之道”上,他们又踏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
堪比名片的告白
成年后的美
成年后
对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那么成年后的年轮,又是怎么被演绎的呢?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是说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经过了许多的学习历练,应该达到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
虽然“三十而立”这句话,孔子讲的是自己的经历。但这句话对中国人来说,更像是一句古训,一个“人生标准”,那些真正“三十而立”的人们,绝对值得敬重,那可是和圣人一个水平啊。
不惑之年(四十岁)
四十不惑,出自《论语·为政》,“不惑”,是孔子在四十岁时达到的境界。
圣人,有其非常人可及的天赋、心志加上多年游历天下、求学问道,且一生都专注哲学思辨,这才可以说自己“四十不惑”。
圣人的“不惑”,是看清了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未来生活和生命的方向道路也有了笃定的选择。
人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管人们有没有真做到“四十不惑”,至少这“不惑”二字,当真犹如一盏高悬的明灯,千百年来指引着无数中国人,去努力达到“不惑”的人生境界,去努力“活得明白”,不断探究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
人到四十,能动更能静
知命之年、知非之年、杖家之年(五十岁)
知命之年,来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有说指天降的命运,有说指自然规律,不论“天命”二字本意到底是什么,总之到了五十岁,便已在“不惑”的基础上又精进了十年。
此时,人们已经修行出了更大的人生智慧,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qú)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的是蘧伯玉这个人,五十岁的时候,还能反省到自己之前四十九年的错误,“知非之年”,也是提醒人们,君子,当不断自省以精进。
至于“杖家之年”,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意思是男人到了这些年龄,受尊重的程度有所不同,影响力可以达到不同的高度,在家、乡、国、朝这四个级别里建立自己的权威。
▲
家训之匾
花甲、耳顺之年、杖乡之年(六十岁)
古代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
耳顺之年,来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郑玄注解说:“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意思是说,听别人说的话,就能懂得隐涵于言辞之内微妙的意旨,就能领会言辞之外尚未说出的深意。郑玄注义,可说是最早的解释了,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
60岁杖于乡的影响力
代表着受到全乡人的尊重地位
古稀、杖国之年、悬车之年(七十岁)
古稀,出自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时人均寿命比现代人短,所以说活到七十岁已经比较稀少了,不过,孔子却在这个年纪活得十分潇洒,他称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悬车之年,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到了七十岁,许多事完全可以“放得下”了,这个时候,连孔子也渐渐回归本真的心性。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老顽童”们像孩子一样快乐。
喜寿(七十七岁)
喜寿,七十七岁的雅称,因“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故得此名。
▲
连草书字体都能被古人联想到“七十七”
何止雅,太喜了
杖朝之年(八十岁)
其实老臣们七十岁就已经告老还乡,所谓八十的“杖朝之年”更多是表达了古代君王们,对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给予足够尊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是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可能已经耳不聪目不明,但不经意间透露出的智慧,总会让小辈们受用无穷。
米寿(八十八岁)
因米字可以分为八十八三个字,所以称八十八为米寿。
▲
字的笔划,也没错过这个吉利的“八十八”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意思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和七岁以下的孩子,即使犯了罪,也不施以刑罚。
从古时起,就把耄耋老人与稚子相提并论,恐怕此时,除了生理上变得脆弱缓慢,老人们的心性,其实早已超脱世俗,回归“赤子之心”了吧。
鲐背之年(九十岁,也泛指老年人高寿)
鲐背之年,最早出自《诗经·大雅·行苇》。
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
期颐(百岁)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解说:“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说的是,百岁老人,几乎已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子女颐养。
总觉得,每一个百岁老人们,仿佛已经有了一丝“仙气”,与他们每一次对话相处,就像仰望人生的巅峰,健康长寿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啊!
▲
能有仙气的老人,都有个仙的心态
从“初度”到“期颐”
古人用这些优雅婉转的称谓
串起了悠悠百年
这其中既有每个年龄段的鲜明特点和生活情趣
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学
品读这些称谓
除了体会那些鲜活的古雅之趣
也许各人都会对生活再收获几分感悟吧
有什么想说的,别忘了给我们留言哦
(微信公众号:qingzimanyang)
以上文字均为轻滋慢养原创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