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禁忌

百无禁忌,随想随记,折松煮鹤,乱花迷眼。
正文

二两与半斤 -- 也说挺梁游行

(2016-02-24 09:35:17) 下一个
老家有句土话:你娃喝二两装半斤!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你酒桌上不够耿直,明明只喝了二两还游刃有余,偏偏装得喝了半斤的样子不胜酒力。但此语常作引申用,泛指“号称怎样实际不然”的夸张行为,常常是装“醉”的人为了自我保护,保留余地。

这次的游行,我如果胆敢说我们华人是在喝二两装半斤,无疑会得罪一大片,自找不痛快,四川话说:“脑壳都要被骂冰”。但既然是在美国,本人又不属于任何组织,那就充分利用乱喷的权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力求在讨骂的同时,能让人稍有反思。

先说只喝了二两的事。

我至今不太理解,这位梁 sir这次怎么就挑起了美国的华人社群这么大的动静。按说这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身为警察,心理素质怎么就这么差呢?都执行公务18个月了,还是菜鸟吗;出事的大楼都巡逻过上百趟了(自己的供词),还这么慌张吗;慌得让十磅以上力道才能扣动的板机走了火,慌得伤了无辜非但不及时报告并施救,反而只联系工会担心自己会否被解雇,这种脑子吸水性能这么好的警员,你放心在你家附近出没吗?这事要是出在天朝,我猜,他会被板砖拍死吧。

他“二”的不止这点,这孩子在庭上有不实证词,说自己曾打电话叫过救护车,但通话录音没有任何记录;加之声称手指没放在扳机上,没听见死者女友呼救等等,这让陪审团和法官对他的诚信严重质疑。

所以,稍稍深入研究案情和法庭呈供,我们心里都知道,这是个不足斤两不让人省心的梁警官,因为他令人掉眼珠子的表现,一个无辜的路人死了。(说句题外话,梁 sir给我们华人上了一课,教育小孩儿不能只塞知识和技能,还得开放心智,强壮精神,否则再怎么好,也是菜鸟。)他没过失杀人吗?我们都心知肚明,如果死的是你我亲人,会不会有人生出手撕小梁子的心呢。

那为什么这么个“二两”货色的梁sir激起了这么大场面?

因为有个问题答案不太明确:如果,梁 sir是个白馍馍,还有这么好掐吗? 

一切的一切,都缘自这个不明确后面的怨气。我们有理由怀疑,亚裔中的极品我们华人,又一次被当成了软柿子。所以,我支持所有合法的抗议和援助行为,包括上街。原因很简单:小梁子只是个由头,哪怕他不够斤两,但仍然触到了众多华人的伤疤,我们有理由为老中由来已久的羸弱而呐喊,只要别喊得过头,又戳到隔壁老黑兄弟的伤疤。

这事有点魔性,像个排列组合题:X警官协同Y警官在执行任务中误杀了无辜的路人Z,X被判罪,Y平安脱身,XYZ的可能对象是:A:白人,B:黑人,C:西裔,D:亚裔,请罗列不同对象前提下,事态发展的N种可能性...  对这道题的解答只能应证一个道理,角度不同,观感不同;族群的利益,往往不对等,而且有竞争。(虽然,哥理想的种群状态一直是:鸡鸭鹅同窝,恬然不知有别。)再引申一步,族群利益,全靠争取,哪怕今天为只有“二两”的小梁,也要争取明天华人“半斤”的天地。

所以,我觉得该上街,哪怕我自己也怀疑这里有“装半斤”的成分。

装半斤的意思是:这次的时机不太好,小梁只有二两的份量。这是绝大多数“理性人士”的基本反应,甚至越理性,越保守。不是瞎保守,他们的分析头头是道,有图有真相,有法理有人情。但另一方面,群情越来越激昂。回顾华人上街的历史,不是有点多,而是太太少。这次机会就算不是太好,就算有点鲁莽,那又怎样,你以为别人会说华人无理取闹?No,他们的第一反应是,Oh G,华人也会上街了!

再说,就算“装”了点又怎样,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我们且牺牲这拨不够理性城府较浅的,让他们哭闹,闹来糖了,大家享用;闹不来,好吧,权当演习,等下一个李文和出现,下一次华裔士兵受虐,大家步调一致,并肩子上!

再何况,你以为华人真会撒泼打滚吗--在美国?you kidding me,我们上街都是怯生生模样。不练行吗!

再再说,我们真的只有二两的苦楚?不说小梁子,从铺路的华工说起,华人历来不爱争不善争不屑争外加窝里横,所以自矮人下明里暗里被请进角落积习难返,这分积怨何止半斤,不找个出口早晚憋出个好歹。二两与半斤的关系暂且打住,下面以点带面,想啥说啥。

上街的极少数与低调的大多数

有人说此事有族群撕裂之险。作为资深潜水者,哥见识了“群”内无数的唇枪舌战,但我仍要说您多虑了,事情本该如此,既有舍得前冲的少数,也需有沉得住气的留守者。说通俗点,冲出去有糖大家吃,如果事有不虞,还可由这没出来的大多数转圜。族群若多态如此,是族群之福。二战时的日本若能如此,不至全盘皆输。就此点而言,没有一个所谓德高望重的华人领袖,也不见得就是十足的遗憾。400万在美华裔,10万“休屯”(休斯顿)华人,经过微信孵化式管理科学分拨口舌选拔,绝对有桥有路有奇葩。

翻看历史,大事的发生往往不是商量好的,要么是意外,要么是几个胆肥的,冒冒失失刺破半边天。

口号

口号越是难喊,说明上街的难度越高。上次鸡毛秀闹出事端,大家上街众口一辞愤怒而轻松;这次的挺梁活动,由于案情微妙族群复杂,口号甚难统一。虽然微信时代联络方便,但毕竟人多心杂;既有“Free Peter Liang"这种一厢情愿落人口实的,又有“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of justice everywhere"这种借路德金口言华人心声的极品。220的行动,在在说明了,出街需勇气,口号要技术。

本屯的遗憾

本屯休斯顿,全美第四大城市,华人重镇,动作也很快,220上街的人数大概在1000-1500左右。我也在其中,所以有权发言。集会基本成功,但人数明显偏少(本屯平均气质指数贼高),口号比较单一,(马丁路德的injustice anywhere……不在其中,同情死者格雷的很少),缺乏仪式感,(如果事前联络到某个黑人教会的牧师,在集会开头带领大家给格雷做个简短的默哀仪式就太好了),没有够分量的公开讲演,人群太分散(从头至尾,人群被分散到四个街角,因为交通繁忙,大多数人由始至终没能串联更不用说聚拢)
知道这样的布局是怎么来的吗?答案:微信游行一群,二群,三群,四群。“群”威武,“群主”威武,“群委”威武。顺便说一下,本屯集会的组委,据说全是群内大姐 -- 不是基本,而是全部。真为本埠华人电话簿上神气的男精们捉了把急。

再有,华人对主流SM的不熟悉,没有hire专业团队。应该有个网站,专门发酵这个事件。应该有透明的捐款渠道,量多到可以hire专业的写手,专业的推广团队。

华人团体普遍缺乏经营意识,对,“经营”,闻见点“俗味”甚至“钱味”?别嗤之以鼻,您再这样,山头上的那几位更要拼各自精英的气质了。


规模后面的推手

这次的220挺梁集会游行,由全美30多个城市在梁案初审后仅仅九天内同时发动,据说规模空前。因为我大体属于赞同派,所以姑且称其为一次不小的成就。虽然“效用”如何还不好说,但仅仅讨论对梁案的影响绝对是眼界受限的表现,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到的不维“二两”心系“半斤”的道理。这次集会的意义在于,华人的力量得以聚集,得以表述,得以演练,得以激发。用俗话说,像个蔫了吧唧的人儿,难得亮了回肌肉,在这个出人意料的当口。

这点成就,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宜提到“空前成功”的高度;既要谢谢这几晚邀约着开庆功宴的那几位,更要谢谢这次华人圈迅速集结的背后推手:微信工具。从此华人力量的整合由wechat界面的手指滑动或语音信息开始,技术在慢慢改变族群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形态:对外,我们现在有了吆喝一声列队相迎的素质,对内,深沉的精英从此有了危机感,一不小心,就让话痨的大姐抢了头彩!


希望

希望能反醒我们“二两”的基因,我们勤劳聪明,就是不善表达,就是不关心社会。希望我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的开放和强壮,长出实打实“半斤”不止的身体。

希望我们这拨好容易哭出一回的苦孩子,今后糖多点。希望普天之下,鸡鸭鹅同圈,各自相安同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康无为 回复 悄悄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