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爱统计数据的职业病又犯了,没事把儿子从五年级到八年级的成绩单翻出来做记录,想找出一些我想要的规律。其实这八年来假定条件和环境基本是不变的,即家长从不干预孩子学习,只负责孩子的课外活动,并且只在学校的要求下定期看report。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可以得出几个不成熟的结论:
1. 孩子七八年级以后开始开窍了。其实在五六年级的时候还有老师开家长会委婉地告诉我,孩子慢热,做作业速度慢(可能是太认真,特别是写作文,不想好不下笔,但往往等他想好了,别人已经做完了一大半)。对这个慢热其实我也没啥招,不过后来到七八年级再没有老师提到这点了,我还觉得奇怪。
2. 家里没有买琴,也基本没有上外面学音乐或钢琴,但孩子的艺术类一直分很高,只能说明孩子也是喜欢音乐的。
3. 这次体育出乎意料的最低,我很惊讶,儿子的体能水平我是知道的,不说在班上,就是在他们学校都肯定是数一数二的,我猜测是因为孩子的课外体育训练已经排满了,没法参加学校组织的那些球队(如羽毛球、排球、篮球),所以体育老师也不会给高分。
4. 是我的胡乱联想,说出来可能会得罪一批人(所以我连朋友圈都不敢发,因为我有很多朋友是搞中文教育的,其中还有一个是这里的中文学校校长)。孩子被老师抱怨慢热最多的时期也是孩子课外学中文最认真的时期(中文学校可能是孩子参加过的为数不多的非运动类课外班),后来我发现孩子语言实在没有天分,全靠死记硬背,而且非常认真,也非常痛苦。我害怕因此会伤害到孩子的创造力(我喜欢的模式是孩子欢天喜地的学习,不然宁可让他高兴地玩也不要学),所以在考过中文三级(大概是五年级下学期时),就以疫情为借口偷偷的把中文课停了,后来再也没恢复,再碰到对孩子中文教育期望很高的老师朋友,我也尽量“绕道”走。那么七八年级的进步会不会跟中文学习停了有关呢?我想说的是中文培训(或方式)可能不利于像我儿子这样理工脑孩子的成长。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可以跳过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