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洛米蒂游记一、引子》

(2019-03-24 02:02:25) 下一个

多洛米蒂,名字美丽,风景神奇。

恁个奇法?有照片为证:
  (照片1.1---谁切的玉兰片?)

(照片1.2---谁碎的翡翠石?)

(照片1.3---谁修的土砖房?)

峰莽云流、湖翠甸青的多洛米蒂,如果算不上家喻户晓,那至少也是美名远扬。因为,即便象我这漂泊在天涯海角的羊倌,也久闻其名。

多米,既是徒步天堂,又是滑雪圣地。由于仅在七月里初次匆匆一面,因此,我这里只谈粗犷铁血的夏明翰、夏伯阳,免聊玉洁冰清的佟丽娅、冬妮娅(玩笑了,是夏天汉和冬日妹)。(照片1.4   网照---谁织的羊毛毯?)

游多米,可能不象跳华尔兹,没有那些个轻快的哆唻咪,但却如品《水浒》、《三国》、《射雕》,每处游点,每一景地,个性鲜明,恩仇快意,酣畅淋漓。这个,读者在前面的照片中,想必已有领会,而我在以后的章节中,也将着墨点评。

不过,对于任何具体景点的旅游,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强调:一是心理准备,二是心灵交流。什么心理准备呢?用九零后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理想很丰腴,现实很骨感。翻成大白话,就是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

一般来说,大师们拍摄风景的效果,往往要比实景漂亮。原因主要有三:
1)这些照片,是筛选后的作品。换句话说,他们都是藤校的学霸、少年班的学生。那些一般的、平淡无奇的片片,早被海选掉了。因为他们是俏儿,所以,套一句统计学术语,展示的结果是有偏的。
2)特殊的时点。大师们的作品,许多都是在特定的时间(比如说云蒸霞蔚刻、狂风暴雨时),或是在最佳的位置(比如说空中、峰顶、悬崖峭壁处),运用长焦广角,精心布局,炮轰而成。
3)艺术加工。大师们的作品,有不少是通过多次曝光,或是照片的堆栈叠加,后期合成而得。

(照片1.5   网照---谁把玉兰片切飞了? --- 请对比照片1.1)

基于上述几点(特别是后两点),象我们这种菜鸟级的一键通,不论是机会、选点、角度,还是器材和拍摄技巧,都只能望洋兴叹。因此,照片和摄影,远达不到书本和网上所展示的效果。

然而,身临其境跟看图识字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此话怎讲?

一是鲜活灵动。
当你静立在天澄地澈的高山之颠、置身于万物空灵的大山之抱:眺远方的山在走,观天上的云在流,听耳边的风在拂,嗅四周的花在放---这一影一声,一颦一笑,是无形的爱之拥抱,是洗涤心灵的清泉。她浸润了你的身体,融入了你的生活。

二是立体景观。
好风光,尤其是高山绝境,气势磅礴,雄视四野。除了360°全景,层次和纵深感也极强,特写、近景、中景、远景环环相扣,递次展开。与之牵手,就象约会帅哥靓妹。他(她)不仅容貌俊朗,娇美,秀色可餐,而且体格伟岸厚实,体态婀娜多姿,令人流连忘返。

三是心灵交流。
美丽景象,许多是一步一个脚印,付出辛劳汗水后才看到的。所以,来得踏实,让你心安、心宽、倍加珍爱。哪怕实景弱于图照,在你眼里,亦是情人西施。旅游,不单是直观体验,也是主观感受,更是在和大地母亲对话。她胸怀广博,亲切自然。能叫曾经桀骜不驯的你,善流水而让世界,能令过去卑微文弱的他,凌绝顶而渺天下。千百年来,她还是她。端坐在那里,为你缝上寸丁布,为你纳好千针底。可你,已不再是你。霎那间的心灵感应,即可点得你禅心萌动,返璞归真,明心净性,顿悟成佛。(照片1.6---谁码的篱笆墙?)

所以,旅游,是幡动,是风动,更是心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清溢 回复 悄悄话 完全赞同,握手。
肖蔚为 回复 悄悄话 所以我个人看游记,更愿意看文字的描述和旅行的感受。摄影高手的极美片片并不写实,容易影响对旅行的期望。当然实际情况正如您所说:鲜活灵动的现场感受是再好的照片也表达不完整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