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读书人

旅游散记,生活随笔,分享心得,结交朋友
正文

气场宏大、风雨千年的米兰

(2016-07-24 17:13:36) 下一个

德克萨斯州的大,譬如牛肉饼大一号,路宽一点,人的嗓门大一点,都是自然而然的大,毕竟地域宽广,资源丰富;但米兰的大,譬如购物中心十字拱廊的高大,斯卡拉歌剧院的宽大,AC/国际米兰足球场的庞大,中央火车站的宏大,是有意而为的大,是为了把人显得很渺小的、有意而为的大。作为一个匆匆过客,这是我第六感官的强烈印象,也是我抬头仰望、低头思索的偶然发现。

把这个有意藐小人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莫过于米兰大教堂了。我见过很多教堂,包括纽约的圣约翰神明教堂、蒙特利尔的圣母教堂、巴黎圣母院、丹佛大教堂,但米兰大教堂其内部柱廊和穹顶最让我震撼!从十四世纪主教堂开始建造,到1960年最后一扇青铜门落成正式完工,前后历经近六百年。我们围着它转时,还争论其建筑风格是哥特式、新古典式,还是巴洛克式?也许各个风格都包含了,因为历经如此久远,不同时代的情感凝结固化在了这些石头里面。尤其是其底部,极尽繁复精美雕塑之能事,似乎是显明着14、15世纪的特征;而其顶部高高耸立的、据说有130多座的尖塔,又似乎是典型的哥特风格。内部的几千个花窗玻璃,刻画着无数的圣经和宗教历史故事;在日光照射下,给人一种灿烂夺目、光怪离世的感觉。光滑的大理石地面,有着极其复杂的图案,暗中增加了教堂的纵深。

当我爬上一层层石阶,特别注意了它的排水系统;因为整个教堂都是大理石做的,几个世纪的风雨,肯定不断冲刷、腐蚀、消减着石头;再硬的石头、再紧的缝隙、再弥合的联结,也会有被磨损、坍塌掉的一天的。所有伟大的民族,都是有股蔑视牛顿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勇气;像万里长城和三峡大坝,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胡佛水坝一样,米兰大教堂传递出一种不怕百年千年风雨侵蚀的精神气质。确实,在它们面前,人的肉体显得何等渺小。而米兰人,也许是其辉煌的历史和曾经雄视天下的经历,似乎更乐于在建筑物里表达这份人文感受。

“米兰”的中文译名,实在是与该城市的精神气质有点南辕北辙。Milan (Milano)原意应该是一马平川的逐鹿“中原”,而不是像“米”粒大小的“兰”花。最初的译者不求甚解,闻音生译,实在是音像而神不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