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7世纪,政府由统治者凭借军事力量、君权神授或上帝的旨意来统治,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以往也有少数共和国的执政者经选举产生,比如在意大利被少数特权阶层推举,在瑞士联邦州由教会会员选举。然而,美国的一位清教徒领袖提出一个革命性的想法:政府应建立在人民的同意之上,不分阶级、信仰或贫富,所有政策都必须得到全体人民的多数同意。
当一波又一波的移民不断涌入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时,沿查尔斯河的城镇因肥沃农田有限而变得过度拥挤。此外,一些新定居者不喜欢该殖民地的神权政治和严格的政治制度,于是他们寻求新的土地。在17世纪30年代初,荷兰和英国的探险家在康涅狄格河沿岸建立了几个定居点。
托马斯·胡克是一位忠实的清教理想倡导者。他的布道赢得众多追随者,同时也使他与英国教会发生冲突。在移民至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后,胡克成为该殖民地的杰出牧师,但他不同意该殖民地严格的政策,特别是只有教会成员才能投票的规定。1636年,胡克带领约100名定居者及其牲畜穿越荒野前往康涅狄格河谷,建立哈特福德镇。清教神学强调上帝与信徒立约,在上帝面前,每个人的灵魂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论社会地位如何。胡克将这种精神上的平等转化为政治原则,主张所有人都有权参与选择领导者。顺此逻辑,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类似契约的协议。在哈特福德,他发表著名的《论人民权利的布道》,并明确指出:“权力的基础建立在人民的自由同意之上。”
康涅狄格民兵在皮夸特战争中消灭了当地印第安部族并占领其土地后,哈特福德、温莎和韦瑟斯菲尔德的定居者决定建立一个统一且有组织的中央政府。胡克对民主治理的信仰直接影响了《康涅狄格基本法令》的起草。这些法令为管理公共资源、解决争端和确保安全提供清晰的框架,特别是在与印第安部族及其他殖民地可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这份文件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确立代议制政府框架的成文宪法,并以“被统治者的同意”为基础。它为后来的民主框架包括美国宪法的制定,奠定先例。胡克是康涅狄格州的创始人,该州被称为“宪法之州”,他也被誉为“美国民主之父”。
信仰:建立代议制政府应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
地点: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胡克纪念碑与旧州议会大厦。
问题:你的政府是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吗?如果是,如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