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望远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加尔文:对内民主平等,对外优越强势的教会

(2025-05-17 05:56:18) 下一个

改革宗教派的系统化神学家

 

约翰·加尔文是继马丁·路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新教改革者。作为一名受过良好训练的律师,他具有精湛的写作和演讲能力,这为他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为了替被天主教当局逮捕的法国新教徒辩护,这位年轻的法国人撰写《基督教要义》的初版。该书迅速在改革者中流行起来,并引起了天主教当局的关注。加尔文逃往瑞士法语区城市日内瓦,并被聘为该市的改革宗宣道牧师。他在那里确立自己的神学体系,被称为“加尔文主义”。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不断系统化和法律化自己的改革宗神学,并将这本著名的书更新为一个包含四卷的全面性神学巨著。

  1. 对创世主的认识
  2. 对救赎主基督的认识
  3. 我们如何接受基督的恩典
  4. 上帝借以邀请我们进入团契的外在方式或辅助

 

加尔文的救赎神学常由英文首字母缩略词 TULIP(郁金香)概括,涵盖加尔文的五要点:

  • 全然败坏(T):人类全受原罪的影响。
  • 无条件拣选(U):上帝选择特定的人救赎。
  • 有限救赎(L):基督的救赎仅对被拣选者有效。
  • 不可抗拒的恩典(I):上帝的恩典必然使被拣选者得救。
  • 圣徒永蒙保守(P):被选之人得蒙上帝的保守,不会丧失救恩。

简而言之,上帝独自预选只有真正的信徒得拯救。

 

加尔文的双重预定论是一个重大突破。

  1. 拣选得救:按照祂的主权意志,上帝预定某些人(“选民”)因祂的恩典得享永生。
  2. 弃绝沉沦:上帝也预定其他人(“被弃者”)永远灭亡,彰显祂的完美公义。

加尔文借此教义彰显神的公义,拒绝人的意志,保证信徒的得救,促进社团内的团结。

 

在晴朗天,日内瓦人可见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感同身受什么是神圣与伟大。"神选的"加尔文信徒们坚信得升天堂,所以积极奉献、不惧逆境、视死如归。当年瑞士人以勇敢善战闻名,向全欧洲输出雇佣军,现在的梵第冈的卫士仍来自瑞士。而日内瓦则向整个欧洲派出勇敢的传教士。然而,预定论是最具争议性的加尔文教义之一,有时导致排外或攻击性的态度。

 

信仰:强调上帝对整个受造世界的绝对主权。

 

地方:瑞士日内瓦圣皮埃尔大教堂和加尔文礼拜堂。

 

问题:什么使得加尔文主义在新教运动中脱颖而出?

 

日内瓦一一加尔文主义的民主与神权典范

 

如今,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华丽繁复的时尚风格蓬勃发展,而在德国、斯堪的纳维亚以及美国等新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简约实用的时尚风格更为流行。在大多数新教国家,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性和效率往往比外观更受重视。这种文化传统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追溯到加尔文的影响。加尔文所推崇的直线般的简约风格不仅体现在宗教活动中,还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主”与“神权”这两个概念在历史上极少并存过,但在新教改革时期的瑞士诸邦,它们却奇迹般地结合在一起。路德宗主张天主教会与国家分离,以使他们的日耳曼诸侯支持者受益。而瑞士的改革者以归正宗教义指导国家。乌尔里希·慈运理在苏黎世如此推行,约翰·加尔文在日内瓦亦然, 这是神权。瑞士城市不是由王公统治,而是由多数人选举市政委员会,制定法律和规则,此为民主。

 

日内瓦共和国曾经自由但混乱虚弱,加尔文到来后用宗教凝聚人民,并说服市议会采用严刑峻法,改造社会风气,甚至是时尚风格。例如,加尔文的神学观点强调严格遵循《圣经》,他希望通过消除一切未经《圣经》明确规定的做法来净化宗教礼拜。因此,教堂礼拜的重点是信徒聚会和讲道。牧师穿着朴素,与普通民众无异。16世纪至17世纪初,日内瓦禁止在礼拜中使用乐器和复调音乐。教堂建筑风格简约方正,只有一个简单的讲坛,没有圣像、没有华丽的祭坛、没有管风琴、墙面上亦未装饰艺术作品。当归正宗流行于荷兰,这种简约的风格甚至改变艺术传统。原本由贵族或教会委托绘制的神话主题华美画作,比如鲁本斯的画作,被伦勃朗描绘普通人生活的作品所取代。

 

加尔文建立的“新教的罗马”,井然有秩而强大。加尔文关于以神的律法全面治理社会的愿景既富有创新性,又充满争议,并影响后来的清教徒运动及其他试图融合信仰与政治的尝试。加尔文身体力行,至死保持谦卑。他的墓地没有留下任何标记,以至于今日无人知晓其确切位置。

 

信仰:尝试通过神的律法融合信仰与政治。


地方:法国努瓦永的约翰·加尔文的出生地; 瑞士日内瓦的宗教改革纪念墙及宗教改革博物馆。


问题:一个社会应当推崇共同的核心信仰,还是鼓励多元身份?

 

所有信徒的精神平等

 

早期瑞士联邦的十三州都是民主共和制政府,由公民选举代表组成议会作为领导机构及决策。加尔文借鉴此架构,革命性地运用到教会的组织中。加尔文派教会摒弃天主教会和路德派的主教制度中复杂的逐级集权结构,而以教会职能为基础,围绕社团和民选长老大会进行组织。职能职位包括牧师、长老、执事和教师/博士。职业神职人员只是圣经教师和社团管理人员。教会定期从普通信众中选"长老"组成委员会,以此为最高决策机构。这个民主机制是对教会组织结构的革命。加尔文的长老体系允许信众广泛参与。

 

虽然约翰·加尔文在日内瓦的治理模式是神权政治,他所确立的原则,如问责制、在上帝面前的平等以及对暴政的抵抗,产生了超越其时代的深远影响。加尔文神学强调上帝的主权和人在上帝面前的平等,无论是教宗、国王、将军,还是农民、水手、匠人、小贩。这些观念催生推动社会平等与民主发展的思想。通过拒绝绝对的人类权威并提倡教会内部的共同治理,他为参与式治理奠定基础。

 

加尔文强调所有信徒在精神上的平等,使平俗信徒能够积极参与教会及社会治理,打破传统的等级制度,使权力不再仅集中于神职人员或贵族手中。这一原则在宪政政府的发展以及荷兰反抗西班牙统治、英国内战等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现代民主治理在宗教和世俗领域的发展铺平道路。

 

加尔文主义强调上帝与其子民之间的契约关系,这一理念影响政治思想中的社会契约理论(如约翰·洛克的理论)。北美殖民地的加尔文教徒,尤其清教徒,在其教会社区中实行参与式治理,这种做法影响更广泛的民主实践。加尔文主义广泛传播至欧洲各地(瑞士、苏格兰、英格兰、荷兰、法国),并影响长老会和清教徒等其他运动。加尔文主义传统深刻塑造了这些国家的政治文化。加尔文派新教被广泛认可对现代世界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信仰:建立自下而上的结构,由长老(平俗信徒领袖)和牧师组成。

 

问题:在平等方面,精神、人格、机会和分配之间有哪些区别?

 

 

圣餐——基督对信徒的灵性临在

 

在早期的新教改革中,有两位最具影响力的领袖:马丁·路德和乌尔里希·慈运理。他们有相似的目标:拒绝教皇权威,强调“唯独圣经”,并反对许多天主教教义。1529年,慈运理和路德在德意志的黑森的马尔堡会面,试图解决德意志和瑞士改革者之间的神学分歧,联合新教对抗天主教会。虽然他们在15个神学问题中达成了14个共识,但由于在圣餐(天主的晚餐)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他们未能实现联合。他们的神学分别发展为路德派和改革派。约翰·加尔文继承了慈运理许多改革派的观点,但在圣餐问题上不认同。

 

天主教的“变质说”认为,基督以神秘的方式真实地、肉体上临在。饼和酒在本质上真正变成基督的身体和血,尽管外观仍然是饼和酒。只有受洗且处于恩典状态的天主教徒才能领受圣餐,只有受任命的神父才能祝圣圣餐物品。

 

路德的“共质说”也相信基督的真实肉体临在,认为基督“在、与、并在”圣餐物品之中。然而,饼和酒仍然保持原样,仍是饼和酒。所有有信仰的受洗基督徒都可以领受圣餐。神父很重要,但不是绝对必要的。

 

慈运理的“象征/纪念观”否认基督的临在。饼和酒没有任何变化,仅仅是对基督献祭的纪念和象征性的顺服行为。任何理解圣餐象征意义的基督徒都可以领受和主持。

 

加尔文的“灵性观”解释为基督的灵性临在,介于路德和慈运理之间的中间立场。饼和酒没有发生变化,有真正信仰的信徒通过圣灵在灵性上得着基督的喂养。神父并非必要。

 

关于圣餐的争论从来就不仅仅关乎饼和酒,它帮助区分不同教派的身份。它涉及基督的本质、救赎、恩典、教会权威和敬拜等核心神学问题。如今,大多数浸信会、福音派和非宗派教会遵循慈运理的象征观,而长老会和公理会则遵循加尔文的灵性观。

 

信仰:将圣餐视为基督为信徒而灵性同在。

 

地方:德国黑森州马尔堡城堡

 

问题:你的信仰中最重要的理念或实践是什么?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