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6)
2022 (127)
2023 (142)
对印度的影响一直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工作中碰到的印度同事,让人很反感。但更让人泄气的是,他们在西方职场上的成就,往往比中国人好。往大的说,现在微软那些大公司的高层多是印度人,往小的说,一般公司里,印度人当经理的比例比中国人高,就是技术人员,也是印度人吃香。
但印度国内基础设施,似乎相当于中国的80年代。街头肮脏不堪,使得华人很看不起印度。这部分抵消了我们这些在职场上混不过印度人的华人的嫉妒心,认为这不过是他们的英语通常比我们强,而且种姓制度使得印度人对白人有种天生的崇敬,是心甘情愿的奴隶。心甘情愿的奴隶当然讨白人的欢心了,混得好也是顺理成章了!
印度总理在美国国会演讲时说,“当我作为总理第一次访问美国时,印度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今天,印度是第五大经济体。我们很快就会成为第三大经济体。”我查了一下,此言不虚,2016年印度处于第十位,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7%,GDP总量达到3.39万亿美元,与日本和英国相比,名义GDP已经超过英国,更是接近日本名义GDP的80%,GDP跃升世界第5位。以当前6%以上的增速,印度有望在2025年或2026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越德国,在2027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虽然中国的经济体量是现处第三位的日本的数倍,印度超过了日本,也差中国数倍。但看到阿三真的成了老三,还是有点吃惊。况且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有美国提携的成分在里面的,现在美国不带中国玩,而带一个和中国差不了多少的印度玩,还是有点威胁的。想到我的那些印度同事,他们坏,但绝不笨,否则我们也不会嫉妒了。一个聪明的民族,在一个大哥的提携下把中国挤下神坛,可能性好像还是有的。
莫迪自豪地说,印度有十四亿人口,有年轻的人口构成,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厂。言下之意中国不可靠啦,中国的制度是独裁制,你无法影响他,他考虑的是自己的千秋功名,要打下台湾成为民族英雄。而印度是民主制,人民不会允许一个领导人追求自己的功名而罔顾百姓的利益。民主的工厂比专制的工厂更可靠,这很有说服力。
说到印度在美国影响力,莫迪说我后面就站着一个,指的是副总统,有印度血统的哈里斯。国会里有印度血统的议员也站了起来,估计有二十多个。如果各界印度裔名流都来,阵势也很强大,现在英国的首相就是印度裔的。拜登最近说如果川普不选了,他也不选。如果两老真的不选了,那美国总统可能在凯莉和哈里斯两个印度裔女人之间产生,第一个美国女总统将是印度裔的。反正在西方国家,印度裔的势力肯定比华裔强。印度成为世界工厂,他们从总统到老百姓都没意见,也不担心。
但是,印度有个缺陷,可能让它当不成世界工厂。我们看一张世界前50名港口的图:
这一下看到中国的厉害了,中国占五分之二,而印度一个没有。要成为世界工厂,港口是个必备的硬件,难不成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要空运?就算全用铁路,公路,成本也无法克服。
印度的地理特点,给人的感觉,陆路运输肯定不行,被大山阻隔着,但印度是个半岛国家,三面环海,建设港口不行吗?
印度如果只看表面,感觉是个海洋大国?因为:1.印度两面临海,看着海岸线很长;2.处在东、西方海上通道的中间,半岛深入海洋,感觉控制力很强;3.南亚次大陆板块相对独立,印度一家独大;4.“印度洋”这个名称,给人感觉像“印度的洋”。实际情况是,印度的海洋条件并没有那么好。
印度所处的中南半岛中南部是广阔的熔岩高原——德干高原,海拔不高,多数区域在500-600米,表面平缓,水土条件皆佳,适合耕种,发展农业。然而,这么低矮的一个高原,要命的是两端各有一条山脉——东高止山脉、西高止山脉,形成了陆地和海洋的屏障,有点类似巴西东南部的大地盾,封住了印度的出海通道。港口发展需要:港阔水深、沿海地形开阔、经济腹地大(最好有河流把内陆和海港连起来)这几个条件。然而,两侧各一条海岸山封住,让印度沿海平原狭小,建设不方便,海港和高原内部的联系也不便,卸货之后要陆运爬坡,成本剧增。2022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前100名中,印度仅蒙德拉港和尼赫鲁港两座上榜,都位于西北部,没有建设出世界一流的港口群。
说到河流,南亚作为文明古国,和中国一样是“两河”格局:我国是长江和黄河,南亚对应的是恒河和印度河,这也是南亚最大、最有价值的的河流体系,可惜:
1.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最极端的气候类型,涝的涝死,旱的旱死,6-9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洪水泛滥,容易淹没两岸;剩下的旱季过长,水量太小,河宽水浅,难以行船。
2.旱季过长,雨季急剧冲刷,再加上人口太多、土地开发过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淤积严重。
3.恒河年径流量约为长江的40%,即便上述原因,如果善加利用还是有一定航运价值的,但它同时存在流向问题,流到孟加拉湾——航运线路死角,价值大打折扣。
总结一下,印度的海洋条件不像看上去那么好:1.北部核心平原和两条大河——印度河的大部分流域、恒河的入海口在邻国手里,信仰和利益诉求不同,等于两条大河都锁死了。2.南部半岛,东西一边一条山脉,推到海岸边上,影响港口和城市建设,切阻碍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这个问题,可能阻碍印度成为取代中国的下一个世界工厂!
这句话只有一半是对的。
北印度人和伊朗人接近,算是白人。
南印度人和澳大利亚土著接近,不算是白人。
印度文化上的辐射程度并不高,也是硬伤。比如比较中印海外资源的区别,中国人在海外把资金投入中国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印度人尽管在世界上到处都是(毕竟有过被殖民的历史),经济能力甚至比华人都高,但很少投资印度。而这是文化的问题,印度人从人种上理论上算是白人,海外印度人更多是希望摆脱印度人的身份,这与印度人的种姓制度直接有关,在海外的印度人很少有高种姓的,因此缺乏文化向心力。我有加勒比来的印度裔朋友,他说是从来不与印度来的印度人来往的,尽管公司里他们到处都是。
其实有一个很容易的判断标准,就是印度在立国之后基本就没有过受到什么发达国家制裁的概念(唯一的例外是核爆之后),可以顺利获得发达国家的不论什么技术和资金,比如印度的制药业的发达,西方国家甚至可以放弃专利,因为需要印度人口做人体实验。
而印度在立国初期经济规模比中国大,在中国八十年代开放的时候经济规模基本与中国一样,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都没能发展起来,如今经济规模仅仅是中国的六分之一,那么有什么理由相信印度能取代中国?
如果有取代中国的能力,理论上早就应该超过中国了。而如果今天还没能取代,可以预测在很长时间内做不到。
逛日本超市发现根本看不到中国制造的商品,都是越南和印尼等地。吞吐量再大,劳动力再便宜,谁愿意与你打交道?
——————————————————————————
日本的超市?
我就在日本,超市里中国制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大量比其他国家替代的趋势明显
以你在写博客文章表现出的逻辑智力水平,很难完全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二军大本科,我很怀疑。
你的逻辑感实在是太差太差了! 达到令人恶心的程度。
你的港口排名,是按照吞吐量计算。 中国港口吞吐量大, 正是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 当印度成为世界工厂, 他们的港口就会吞吐量大增, 而中国港口就会大减, 那个排名就会发生大变化,印度也会因应需求大建港口。
完全的因果倒置, 脑子太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