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了一趟欧洲古国奥地利, 开始旅游前先补一堂奥地利历史课。
奥地利可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本来欧洲历史就乱得很,奥地利又属于其中最混乱的一个,还是从有奥地利这个名的时期讲起吧。那已经是1246年了,此前统治这一地区长达270年(976~1246),先后有12个统治者的巴奔堡家族的最后一个国王腓特烈二世(好斗者)在同马扎尔人作战中阵亡,该家族男嗣断绝,属国波希米亚的奥塔卡尔二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封为奥地利公爵,国土为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瓜分。这是奥地利这一名字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
1273年,神圣罗马帝国空位时期结束。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伯爵被选为德意志皇帝(1273~1291在位),1278年收复被瓜分的巴奔堡领土,从此开始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此后,哈布斯堡家族的成为奥地利的统治者。1438年起,除1742~1745年外,直到1806年,奥地利哈布斯堡统治者始终保持德意志皇帝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德国和奥地利的历史是共同的。
在扩大国土方面,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的功业超过其前辈,他通过联姻,于1482年获勃艮第和尼德兰(荷兰),又通过其子女的婚姻,获得西班牙及西属庞大殖民地,以及那不勒斯-西西里。查理五世(1519~1556在位)时,奥地利领土扩张达到顶点,被称为“日不没帝国”。1521~1522年,查理五世将部分领土封给其弟斐迪南。从此,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德意志和西班牙-尼德兰两支。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成为若干独立国家的松散联盟。17世纪至18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不断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它和土耳其因争夺匈牙利,曾多次战争,直到1699年兼并匈牙利。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获大片土地,成为强国,但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奥地利屡战屡败,威望下降。为保证哈布斯堡领土完整和女嗣的王位及领地的继承权,皇帝查理六世于1713年颁布《国本诏书》。查理六世1740年逝世后,其女玛丽亚·特蕾西亚根据《国本诏书》继承王位。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见彩图),奥取得防御性胜利,但失去西里西亚等地。在此后的七年战争中,奥地利被普鲁士击败。但特蕾西亚女王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有十几个女儿,她把她们都嫁给欧洲的王室成员,很多以后都成了国王或皇帝的正妻,她也通过这个方法扩大了奥地利的影响力。所以特蕾西亚女王有欧洲丈母娘之称。以后大多欧洲的王室都是亲戚,但这并不能防止他们为了利益殊死争斗。法国大革命中被断头的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是特蕾西亚女王其中一个女儿。
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雕像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奥地利三次参加反法联军,均遭败北,弗兰茨二世1804年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弗郎茨二世就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德意志城邦割据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早已失去实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意志诸城邦的分化,帝国的前景并不乐观。第二次反法同盟结束后,神圣罗马帝国丧失了全部意大利领地,瑞士更成立赫尔维蒂共和国,掠夺了奥地利大公国在阿尔卑斯山中部的领地。第三次反法同盟后,弗郎茨二世在奥斯特里兹战役惨败,神圣罗马帝国首都维也纳被法军三次攻陷,奥地利军被全歼,双方签订普雷斯堡和约,莱茵邦联创立,弗郎茨二世保留皇帝头衔。在拿破仑称“法国人的皇帝”三个月后,弗朗茨亦自称奥地利皇帝以回应拿破仑,成立奥地利帝国。但再度被迫臣从于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提尔西特同盟中。不可干涉第七次俄土战争。
弗郎茨二世发起了四次反拿破仑的神圣同盟,都被拿破仑打败,而且大大削弱了奥地利的国力,间接导致日后普鲁士的崛起。1806年,拿破仑强行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历八百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奥地利成为莱茵邦联的一部分。弗郎茨二世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使用了美人计,把女儿玛丽·路易莎献给拿破仑,谁知阅人无数的拿破仑居然一见钟情,冒天下之大不违废了旧后,封玛丽·路易莎为皇后。弗郎茨二世因此有拿破仑岳父之尊。
弗郎茨二世雕像
但弗郎茨二世在1814年拿破仑倒台并不念岳婿之情,立即主持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在首相梅特涅领导下成立维也纳体系和神圣同盟,企图恢复欧洲的旧“秩序”,以抵消自由主义的影响,但被迫制定宪法,承认部分改革。在1848年革命后,维也纳体系被推翻,弗郎茨二世用尽一生精力维系的奥地利帝国崩溃,匈牙利、波希米亚、巴尔干各国民族主义纷起。
1848年,维也纳爆发武装起义,梅特涅体制被推翻,奥地利产生了第一部宪法。匈牙利也发生革命,宣布成立共和国,但遭奥、俄镇压。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战败,国内矛盾激化。1867年,奥匈妥协,成立二元制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时期经济、文化有发展,但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帝国内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政治和民族的平等,德、奥、俄“三皇同盟”(1873)和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1882)签订后,1908年奥匈帝国宣布合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引起塞尔维亚王国的强烈反感,奥塞矛盾尖锐化。1914年奥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同盟国战败,帝国瓦解。11月12日,举行临时国民大会,宣布成立共和国。次日,查理皇帝被废黜,封建帝制从此结束。
在奥匈共和中有一个传奇的人物不得不说,那就是当时的伊利莎白皇后茜茜。茜茜的母亲鲁多维卡,是一位传统的家庭主妇。她一直希望通过子女的婚姻来改变全家人的社会地位。机会终于来了——鲁多维卡的姐姐苏菲之子弗兰茨·约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无嗣而成为奥地利的皇位继承人,并于1848年登上了皇帝宝座。姐妹俩想亲上加亲,便商量着让茜茜公主的姐姐埃莱娜公主成为皇后候选人。
1852年的一天,鲁多维卡带着两个女儿,与已成为奥地利皇帝的外甥见了一面。埃莱娜公主打扮得很漂亮,浑身上下都透着高贵的气质。而“陪姐姐来玩”的15岁的小茜茜,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身高只有1.60米,满口黄牙,穿着朴素的连衣裙,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但是,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却一眼看上了茜茜,把本该送给埃莱娜的花,递给了这个小表妹。接过皇帝哥哥献上的花时,茜茜甚至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母亲和姨妈一个劲儿地问她:“你爱他吗,茜茜?”她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爱呢?可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 1854年4月24日,奥地利举国欢腾,庆祝皇帝大婚。在一片欢呼声和喧闹声中,茜茜公主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直抵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此嫁入深宫成为皇后。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自由奔放的性格,几年后,茜茜公主决定摆脱压抑和苦闷的生活,改变自己在皇宫内的被动处境。于是,她组织了一连串的舞会,故意在音乐、舞蹈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但这很快影响到了她的身体。1861年,她患上了奔马痨(一种恶化得极快的肺结核)。宫廷医生建议她去海滨疗养,那里充足的日光有助于她恢复健康。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奥地利民众再也没在公众场合见过他们的皇后。茜茜公主在有温泉的城市、希腊的岛屿和娘家之间辗转治病,并最终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恢复健康后,茜茜公主再次出现在奥地利人的视野里。人们突然间发现,他们的皇后已经“破茧成蝶”——身高长到了1.72米,满头秀发,容貌俏丽。据说,在此之前,她每天早晨5时即起床,练剑、游泳、做体操,还坚持洗冷水浴……她逐渐变得成熟而美丽。然而这时,由于聚少离多和皇宫里的钩心斗角,茜茜公主与丈夫渐行渐远。人们在史料中注意到,摄影师为茜茜公主留下了一张张倩影,却鲜有她与奥地利皇帝的合照。有人甚至说,她“宁愿与爱犬合照,也不愿与丈夫合影”。
与其他维也纳贵族不同,身为奥地利皇后的茜茜,却发自内心地喜欢邻国匈牙利。她欣赏那里的音乐、马匹和骑士,也喜欢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她十分欣赏匈牙利的传奇人物安德拉希伯爵。 安德拉希伯爵被称为“英俊的绞刑犯”。1848年,他因曾参与反抗奥地利对匈牙利的过度干涉,被缺席审判处以死刑。1857年,安德拉希得到赦免,结束流亡生涯回到祖国,不久便成为该国的领袖人物。很多人认为,茜茜公主之所以欣赏安德拉希,是因为他与她一样,骨子里都很叛逆、坚强,不为传统所束缚。而风流倜傥的安德拉希也以一种谦恭的态度爱着茜茜公主。据说,两人一度交往甚密。
然而,此时欧洲的形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普鲁士王国迅速崛起,成为欧洲一霸。茜茜公主的皇帝丈夫感到了威胁,意识到奥地利需要与匈牙利结成紧密的同盟,共同对抗普鲁士。可是让谁去说服安德拉希呢?他想到了自己的皇后——茜茜公主。于是,茜茜公主周旋于奥地利皇帝与安德拉希伯爵之间。对这两个曾彼此敌视的男人来说,茜茜公主是他们唯一都能够另眼看待并予以信任的人。在她的努力下,1867年,奥地利和匈牙利统治者之间达成协议,建立奥匈帝国,茜茜公主出任匈牙利女王,而安德拉希伯爵则被任命为首相。这年6月8日,茜茜公主来到了布达佩斯。在匈牙利民众的欢呼声中,安德拉希伯爵将一顶王冠戴在茜茜公主头上。
1898年9月10日中午,茜茜公主结束在日内瓦的度假,准备乘船离开那里。就在她与随从人员一道缓步迈向码头时,突然,一个名叫卢伊季·卢切尼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冲上来将一把锥子插入了茜茜的胸膛。锥子又尖又细,茜茜公主刚刚遇刺时甚至都没有感到疼痛。她从地上爬起来,自己走到了船上。可刚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随从人员这时才发现,茜茜公主原来已身受重伤。船长立刻下令将船靠岸,随后用担架把她抬回了旅馆。然而,一切都晚了。一个只是为了能够出名的刺客,就这样夺走了一位传奇公主的性命。她与丈夫的爱情被神话得类似于中国的唐明皇和杨贵妃,但她丈夫在他死后十几年一直未娶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有部“茜茜公主”的电影在中国放映并得过最佳配音奖,她在中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现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波兰各自脱离奥匈帝国独立,以德意志人为主的奥地利共和国,即第一共和国成立后,由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社会党联合执政,社会民主党领袖K.伦纳出任总理,国内经济凋敝,社会动乱。1920年,社会民主党成为反对党。1922年,奥地利获得国际联盟的经济援助。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奥地利财政银行于1931年倒闭,财政濒于破产。1932年,E.陶尔斐斯出任总理。他对内实行独裁,对外依靠法西斯意大利,1934年 3月同B.A.A.墨索里尼签订《罗马议定书》,以对抗纳粹德国,维护国家独立。1934年7月,纳粹党卫军举行武装暴乱,陶尔斐斯被刺身亡。K.von舒施尼格继任总理。1936年,德意结盟,奥地利完全孤立。1938年 2月,A.希特勒迫使舒施尼格签订《贝希特斯加登协定》,3月 12日,奥地利被纳粹德国武装吞并,第一共和国灭亡(见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成为纳粹德国的“东区”,1942年又改称“阿尔卑斯和多瑙行政区”,作为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盟军分区占领奥地利,以K.绍克尔为首的抵抗力量配合苏军解放维也纳。同年社会党和人民党先后重建,4月成立以K.伦纳为首的临时政府,建共和国,即第二共和国。1946年,议会及内阁职权得到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当局承认。1955年 5月15日四个占领国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即奥地利国家条约。条约确认1938年的奥地利的领土完整。同年10月占领军撤出,国家主权完全恢复,10月26日国民议会通过联邦宪法,宣布奥地利永久中立,该日被定为国庆日。
原帝国观礼台,希特勒曾在这儿宣布德奥合并。
美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