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为什么在历史上歌剧早于音乐剧出现

(2018-01-09 16:21:32) 下一个

本文原创。仅限站内转载,站外转载请私信联系作者。

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剧产生于20世纪初。歌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音乐与歌唱;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则更为多样,除了歌剧采用的形式以外,又增加了对白、舞蹈,甚至杂技、马戏等等。另外音乐剧的演唱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高音唱法,而是根据剧情设定与导演喜好安排采用通俗唱法或者美声唱法。

看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既然音乐剧的形式这么灵活,那么为什么人类首先创造出歌剧这种形式单一的戏剧形式呢?其实答案已经在上面笔者的陈述里。下面让我们来详细解释。

首先让我们把时间轴设定在17世纪的欧洲。那个时代还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人们生活中不存在任何电子产品,也就是说没有现代剧场里最普遍的麦克风、功放、扬声器等等扩音设备。演员们要想把自己的声音清晰的传播到最后一排的观众,除了能够借助特殊设计的剧场,能够利用回声原理之外,就只能采用特殊的发音技巧,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美声。只有美声发出的高音才能够穿透大剧场上百米的距离,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够听清楚。当然那个时候也有使用通俗唱法,或者对白的戏剧。但这种戏剧只能在小剧场演出,因为即使是普通人大声喊叫的声音也只能够传播到几十米开外,超过50米之后就衰减到辨别不清了。所以,从剧院的经济效益来讲,那个时期的戏剧只能优先采用歌剧的形式。其实不仅仅是歌剧,我们喜闻乐见的话剧也是一样道理。为什么舞台上的话剧演员说起话来总是“拿腔拿调,底气十足”,与我们日常说话不一样?这也是因为在话剧产生之初并不存在电声设备,演员必须采用长期训练出来的特殊发声技巧来让剧场中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听到。

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古时期的歌剧中使用美声唱法我们明白了,但为什么歌剧演员不能像音乐剧中的主角们一面唱歌一面跳舞呀?这个可跟科学技术没什么关系的。

没错,这个的确无关科技设备,但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体力。正常来说,一位歌剧演员在飙高音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上了“洪荒之力”,已经完全没有体力再去做舞蹈动作。不信的话可以回想一下春晚节目中的男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是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载歌载舞的情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