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完《余欢》之后

(2016-09-13 23:16:41) 下一个

读完《余欢》之后
 

  1.  

《余欢》是刘瑜写的一本小说,其实是由两个故事组成:孤独得像一个星球;那么,爱呢?两个故事都是围绕在美国的剩男剩女如何寻找爱情,遇见爱情,最后对爱情幻灭的过程。看后颇有同感,因为我也同样生活在美国,也同样在寻找,同样在挣扎。

能让我落泪的小说不少,但凡写得走心一点,情节曲折一点,荡气回肠一点,我都容易哭。这本书里面的两个故事,情节倒是不复杂,可以说单调;场面也不恢弘,可以说有一丝小家子气;但是刘瑜走心。读故事的过程中,我佩服、感叹作者对于剩女的心理剖析得如此深刻透彻;对于人性深处渴望爱、却又抗拒爱的矛盾描绘得如此入木三分;对于每个个体灵魂深处的孤独、无法救赎的无奈如此深入骨髓。一晚上加上一个上午的时间,算是没有白费。
 

  1. 孤独是什么?

陈朗、如意、小蕾三个女人分别27、28、25岁,还在婚姻的围墙外面游荡者,要么是不肯进去,要么就是没有人跟他们一起进去。陈朗是她们三个中唯一一个有固定男朋友的,可是她却孤独得如同一个星球。她跟对面的人一起吃饭、睡觉、生活。说对面的他是她在美国最亲密的人也不为过,然而这样一个亲密爱人不看她看的书,听不懂她听的音乐,看不懂她看的电影,每天饭桌上的谈话就是这个很好吃,那个很好吃,明天吃什么,你多吃一点。陈朗感到绝望。她一方面爱着他的温情,又一方面恨着他的麻木。她要的不是这些,他知道,然而他无能为力。陈朗的故事里还有另一个想象中的男主,K,她跟K写信,聊自己的孤独,聊自己看过的书、听过的歌、看过的电影。仿佛那个K可以理解她的一切。她说,“这么多年来,你就像一场大雾,弥漫在我的生活里,使我看不清自己的生活,看不清现实,因为我不想看清,害怕看清。看不清现实的我,还在傻乎乎地敲每一扇门,关每一扇门,寻找我那失踪的宿命。”

寻找失踪的宿命,战胜孤独。看完陈朗的故事,我心疼她。心疼这个敏感、灵巧、聪明、却又对自己、对别人的生活有些许无奈,无法掌握,有些许伤感的女孩。她最后还是毅然决然地跟他提出了分手,她无法放过自己。

什么是孤独?两个人的孤独是否比一个人的孤独更加可怕?这么看来,是的。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想要找一个懂自己的人,称其为soulmate。但是两个soul赤诚相见的那一刻,你确定那一刻不会因为看到过于丑陋的对方和过于丑陋的自己而无法接受?人的孤独是难免的,不要自以为可以找到完全懂你的人。因为没有谁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一种体验是可替代的。人都是孤身一人,体会自个儿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唯有在万千姿态的人群里,寻找哪怕一点点的相似,寻找哪怕一丝丝自己的倒影,便是三生有幸了。

与其说去战胜孤独,不如说如何与孤独和睦相处。
 

  1. 爱是什么?

第二个故事:那么,爱呢?讲的是啼笑皆非的网络相亲故事。男主和女主都想要在网络虚拟世界找到自己的爱情,他们都宣称,只是要找个人好好地爱他。两个都想找个好好地爱的人,碰到一起,却没办法继续下去。为什么?

我想他们都太虚伪,一方面标榜寻找无价的爱,另一方面急急忙忙把爱称斤掂两地贴上价格标签。年薪十万的该是什么市价;长成金城武那样的和长成郭德纲那样的如何标价;胸围A还是胸围C的才配得起我准diamond five的身份;年龄过三了不应该打半折出售吗;恐龙这般的样貌只能去二手市场晃荡来这里干嘛……如此种种。如此标价,却要与上帝交换无价的爱,是不是太过流氓。

爱是什么?迄今为止我能见过最好的定义来自圣经: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我只是想要好好爱一个人。谁不是呢?你怎么爱?埋怨他没有在生日里送你钻戒;嫌弃他年薪才五万而别人老公年薪十万;抱怨他不陪你逛街、买菜、做饭?

那样纷纷扬扬,细碎微小的爱,但愿我们都能学会。

林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心馨相惜 回复 悄悄话 这本书我也细读过了。她的其他作品 《送你一颗子弹》我也有,她是个聪明绝顶才气纵横的作家。
北京秋天 回复 悄悄话 八卦一下,刘瑜写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她自己的真情实感,她在美国未能抵抗住作为剩女的恐慌,与一个追求她多年的老实八交的IT男结婚了,后回国遇到青年才俊周濂,思想和笔风和她极为相似,两人相见恨晚,双双离婚后结合在一起。现在已有一个女儿。她写这部小说时正处剩女时期,还未与第一任结婚。看来最终她是心想事成了,对于她自己是个美满的结局。但愿那个可怜的IT男现在也生活幸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