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加菲猫

喜欢逍遥自在的码字,兴趣广泛,常常有感而发,并不拘泥于什么主题。
个人资料
费城加菲猫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上海逛淮海路的回忆 - 阿拉也年轻过

(2024-05-03 19:20:04) 下一个

百年以来,上海一直是一座充满小资情调的城市。淮海路作为上海城市的缩影,更是上海的精华所在。对于阿拉老上海人来讲,今朝的淮海路,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了,那种老上海的腔调。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和时尚店铺,一种新上海的韵味。虽然淮海路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但从来没有抹去阿拉对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淮海路的变迁见证了阿拉一代上海寻常百姓的成长过程。只要回想起曾经在上海的那些日子,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年逛淮海路的场景。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本猫高中毕业后,分配去崇明农场。在农场结识了一批老知青朋友,很喜欢听伊拉噶山湖聊上海的一些旧闻趣事,其中淮海路上发生额故事特别多,印象也特别深。每当农场休假,大家一起回上海,总会相约一起要到淮海路去逛逛。

在农场里的老知青朋友里,三教九流的都有,其中就有几个是常年靠了三角花园的铁栏杆旁的打桩模子的老前辈。三角花园是在东湖路,新乐路,长乐路,富民路,延庆路的五叉中间。东湖宾馆是昔日的杜宅,即海上闻人杜月笙的私邸。三角花园在常人眼中不是好人去白相的地方。

大约莫下半天一点钟横里,从三角花园沿了东湖路差出去,开始逛淮海路。每次逛淮海路人数不等。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来人。上海人真正要上点档子的,有不少规矩,而且措词非常讲究。好比外地人兜南京路,上海人逛淮海路。兜,有一点粗俗的意思。当时挥拳打人就叫兜皮蛋,眼角打出一块乌青,就像皮蛋一样。

逛淮海路,逛,有点散步性质,比较散漫,也就是三三两两。要是十来人,那就要分开马路两边走。四个人是不能平排走的。因为当时的穿着,不是一身绿军装,就是一身蓝卡其。下面不是高帮篮球鞋,就是黑面白沿布料双边松紧鞋,又叫“懂经鞋”。如果挤在一堆,腔势太浓。“懂经”额“经”就是“经天纬地”的“经”。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懂经”额上海人就要拎得清。当时的上海人一句“侬懂经伐?”其实就是表达了一种蔑视,勿懂经就是拎勿清。哦,扯远了。还是回来继续逛淮海路。

走到东湖路淮海路转角上,就是那门面虽小名气勿小的天鹅阁。那咖喱角和浓汤至今想来还要流口水,纯粹是物质贫乏年代留下来的后遗症。沿着淮海路往东,就是襄阳公园。公园门口有个书报亭,马路对面弄堂里有钱塘浴室,旁边有一家开面蛮大的南货店。

再往东,就是陕西路了,转弯角子郎是第二食品店。穿过陕西路,就是哈尔滨门市部和第二百货商店。再往前,茂名路转角上,就是最门斩阿拉个帮人的老大昌。4角一杯的冰淇淋双球,就是橘子水上面加两条梗冰砖。当时农场每月工资只有24块,半天的开销出送了。4角可以买一块中冰砖啦,一记头夯下去牙肉都要冻得发麻。啥个叫掼派头?迪个就是最典型的,但是迪个派头掼的就是小资情调。

马路斜对面是国泰电影院,曾经来了里相看了廿几遍的《追捕》,阿拉可以用电影中的台词当作暗语来交流。今朝迪班小弟弟小妹妹粉丝,比阿拉当年差远了。中野良子,高仓健,绝对是钻石版的偶像。

再往东走,就是新世界服装店。服装店隔壁弄堂笃底,就是上海市电影局。

再朝前走几步,就是高桥食品店。新鲜出锅的鲜肉一口酥最有名气。穿过瑞金路,碰到马路上正在一年一度的修理树枝,迪额树枝如果勿嘎特,26电车是要翘辫子的。唉,淮海路上的法国梧桐,昔日的调情味道,一去不复返了。穿过成都路,前面不远就是淮国旧。大兴货的前身,出口转内销的专卖店,当初一批正宗业余华侨的行头,90%是从淮国旧淘来的。

淮国旧对面的那家妇女用品商店,阿拉是从来勿去光顾的。因为那时还没有维多利亚秘密,否则一定会比上教堂还虔诚,人人看了橱窗内的模型,都会惊叹一声,“Oh,My God!” 

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又重回了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半天,一路上三三两两,说说笑笑,还可以依稀感觉到青春热血来了身体里箱奔腾。虽然青春日子勿会再来,但是,青春年华对美好生活的那种向往和追求,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愈加浓烈。感怀曾经的岁月如斯,人生如茶。

写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md2013 回复 悄悄话 淮海中路, 上跳, 响团, 牛奶棚, 上方花园, 新康花园, 满满的童年回忆
扭曲时代 回复 悄悄话 这都是我曾经玩的街道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赞好文,满满的回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