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时候很喜欢画画。在幼儿园时老师常常会教小朋友画些小动物,画些花草。女儿回家以后也会画给我们看。每次女儿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
当孩子们以“像不像”来发问时,我们做家长或老师的也往往以“像不像”来回答孩子。我们的“像不像”依据,一般是指老师的画,或是现实生活的实物,甚至兼而有之。有时可能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是依据。只是凭个人的爱好或感觉,比如画的景物比例,布局结构,色彩搭配等等。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
来美国后,她在美国的小学有一个每周两次课后的绘画班,我们也让她去了这个课后班。过了几个星期,女儿说没劲,因为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她说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们小朋友自己画啦,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画完了老师就知道说“好哇!好哇!”好什么好?!旁边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画得一塌糊涂!五花八门的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的。
后来本猫去看她们的绘画班几次,也和绘画班的老师谈论过,如何教孩子们绘画的问题。有机会接触美国孩子多了,才知道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回后,只问“好不好”,从来不会问“像不像”。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完全可以是形象思维。
如果学习绘画,只是经由学生的手把老师的样板“画”下来,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可以说那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绘画过程就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而没有“心’的参与。因此,学生的眼睛里有画,心里没有画。而且对完成的画只有“像”的要求。
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如果眼里只有别人的画,于是在心中就很难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重复别人。
什么叫“心里有画”?最近本猫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有朋友发来她女儿画的一幅公鸡油画,形象很可爱,笔触也非常细腻。欣赏之余,问朋友,“你女儿是不是对着大公鸡模特或者是大公鸡照片画的”?朋友回答说,没有,这是一个她在心里想象的大公鸡模样。本猫恍然大悟,这就是美国绘画老师注重的绘画境界“画出自己心中的画”。
怎么样才能启发孩子们内心的创造灵感呢?本猫认为只能从孩子们内心的形象思维着手。其实,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出来的。然而,创造性思维却是可以被训练,被培养出来的。
本猫曾问过女儿绘画班的美国老师:“如果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画出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等等有违常理的东西怎么办?”老师回答说,“我会让孩子解释给我听,为什么太阳会看起来是蓝的,是方的。”她看了我一眼,很快接着说,“艺术的创造并不能简单地与现实划等号,至于蓝色的太阳或方形的太阳是不是能升上艺术的殿堂去展现其艺术的生命力,似不应由小学老师过早地作出判决”。
既然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要培养学生这种创造的特性和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的“创”,如果我们事先已把“创”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能有“造”呢?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鼓励打破千篇一律的常规举动。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
本猫在读学位时,记得一个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非常欣赏这句哲理性的语言,更赞赏这位教授在营造培养创造性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