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这周去小学传统的Science camp一周,我也12年来第一次迎来自由放飞的一周。
昏天黑地的睡一觉是一定要的,车拿去维护清洗,家里彻底清洁告别他的儿童期也是要的,最最盼望的是我终于可以安静一会儿随心所欲码几个字。这些理清了,工作的事也就更加顺心上手了。
我们是有理想的人!对于志在用版税生活的人来说,没码几个字著书立作传播善的影响,做任何事赚生活费总觉得是不务正业,做得再好也觉得是临时工。
但积攒经历,体验生活会便于写作。这样一想,就会觉得做什么都是正事儿,充实又快乐。也留了时间把平时顾不上的各种连接,问候一一都补上。
我看过一篇紫檀的帖子,是说关于孩子社交的事儿,说这孩子带了很多零食去学校分给同学,结果被学校传唤。我认为,无论学校什么态度,这是非常好的一次社交训练,就看父母怎样来引导。当时就想写关于社交训练的主题。
就先写怎样判断孩子内向还是外向的问题。我不是心理学专家,都是各种拼凑加自己的体验,结论也是怎样让孩子有安定幸福的人生。
基于我的经历,各种年龄段和经历的观察量并不小,但这种观察量永远不嫌多。最近几年Covid,明显感觉自己的话语更加有力量,对很多人都有正面直接的帮助,也就更加确信这是在为神所用,而不仅限于个人的智慧和能量在增长。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勇气极限,很多事根本就超出人为智慧,分明是神在拣选,是神在通过人做工。
有一则研究说的很有说服力,判断一个人内向与外向并不取决于在众人面前的表现,而取决于能量获取的方式。
比如,一群人活动总有一个在调动氛围,总有一个被众星捧月,你看着这人挺享受,大家也因这种人的存在而有关注目标。这种人大都被定义为外向型性格。其实不然,这要取决于这个人获取能量的渠道。如果这人是独处时获取能量,在众人面前展现的是社交技巧,那事实上这人是内向型,而非人们看到的外向型。
但有的人在众人一起时更容易感觉能量充盈,不仅享受众星捧月,或者众人互动,还擅长调动别人的情绪,只有这时候才感觉活着,才有自我认同感,那么这种人可能就是外向型。
这里有模糊地带,就是怎样判断这是个性取向,社交喜好,还是社交技巧。结论就是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内向 or 偏内向,外向是后天开发的结果。这种说出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比较有说服力。
国内的教育系统中缺少系统性的有层次的社交训练,通常会笼统地概括。这孩子活泼,外向型;那孩子不爱说话,内向型。人生是分阶段的,所以笼统概括不仅不利于孩子天性的开发,有可能会曲解和误导未来的人生。
我只能以自己为个案来解析,方便大家自我分析。我长在学校大院儿,上学早两年比同学小,只有同学没有同龄朋友。娃娃脸,加上爸爸被瞩目,到哪里都比较受宠,也比较随心所欲。应该说被保护得比较全面,但只有孤独成长,没有事实上的社交训练。这种结果积极一面是比较独立,不大会被干扰,消极一面是比较容易自我边缘化,有融入障碍。舒适区是独处的时候,获取能量也是通过独处自我修复、自我学习、自我肯定,自我认知,绝对内向型。
我妈妈出身不错,个人认为到还没见过比我妈妈出身好的,不是财富地位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上多子女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独享外公宠爱的优越感和自信。后来辞职下海成为比较成功的个体户(当时创业只有个体户),把我爸整个家族都给影响了,家里有餐厅有厨师,有现金流。一文一武,这种父母组合比较无敌,自然会让人羡慕,所以无论从文从商一直都有优越感。这里的关键是相对环境中的自我优越感。
我妈妈家庭世代引领人和助人(这是另一套移民故事),我爸又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师,社区里有一些是非我爸不可的事,一直有影响力,帮助很多人。所以看到父母一直被感谢被肯定,而父母灌输的思想是这是双向的。这里的关键是孩子看到了父母在社交圈的积极影响力。虽然缺少训练,但处在社交的安全地带,埋下了积极的种子,成为后来潜移默化的模仿对象。
根据我自己复盘,外公虽然宠女儿,但过世早,所以是否宠了我不得而知,但我爸宠女儿。但这种内心的安全感给了我一生幸福的保障。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爱固然重要,家庭稳定固然重要,但做为父亲,“我父”的角色给予的情绪价值是不可取代的,具有权威性。这是母亲付出多少都替代不了的内心强壮和心里健康的绝对保障。就是父亲的崇拜和肯定的情节,潜台词应该是:我爸最爱我,生命初始唯一的男性毫无保留地爱我,而这个男性是强壮可以依赖的,安全的
现在单亲家庭多,各种原因分隔两地独自育儿的情况也不少见,在父母一方缺位的育儿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为孩子构建被身心健康的与成熟异性的社交练习机会。
我先生生长在大家庭,经济条件比绝大部分家庭优越,但就没有我这种情绪优越感和自信。所以我们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有大量沟通,来强调父亲的角色。这个时期也是我先生做为男人迅速成长的时期,明显感觉男孩儿情绪转化为男人化,也更富有担当,逐渐散发成熟男性的魅力。
无论对于女性还是男性,这种育儿育自己的经历甚至比职场中的成长来得更迅猛,是恩爱伴侣无法给予的成长经历,非常宝贵。
所以我总结,
1、最原始的社交练习来自家庭,孩子健康与否取决于父母智慧。在此基础上拓展社交训练圈儿,我们社区就做故事会,让孩子们在故事会内交叉接受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也感受各自父母的荣耀,建立社交优越感。Tips:小社区里饱满的成长比一开始就放入大海要更容易有安全感,内心也会更强壮。
2、大部分人是内向型,外向型的表现基于社交技巧的应用。社交技巧和许多能力一样可以后天开发。但过早开发,过度开发,或者应用不当,年少不成熟的心态下没有被正确引导,及时梳理,就很可能会难以应付,形成变异、扭曲,甚至潜在变态的社交习性,在极限环境中就会显现极端的表现。
3、把社交训练列入日常规划,不要拘谨于眼前得失,丰富经历,鼓励多体验,和孩子共同体验,允许孩子犯错。一定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在父母的庇护下犯错误及时纠正是必要的练习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放飞时自动设置纠错模式,最大程度体验社交的乐趣与自由,在社交环境中体验健康的社交与沟通,感受安全和自信,也才能自如地表达自我。
4、社交训练是双向的。只要前提是诚实和真实的表达就总会有积极的解决方案。这也便于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交环境,商业环境,学术环境,各种职场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这里有个坑就是与不诚实的具有欺骗性,或者魅惑性的社交对象的交往过程,这真的很难判断。如果不存在利益和特别的关系,还是比较容易规避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经济往来中要做一些心理准备来应对挑战职场规则的不健康的社交经历。这在职场,或者生活中都不会有愉快的结果,也相当挑战耐心和浪费时间。
应该说当下大陆教育的社交环境相对单一,像美国这样的安定的社会环境比较有机会衍生有层次感的社交练习机会。难点是与多种文化相交集的时间点和环境成长的人建立关系,更难的是与这种环境中的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人建立社交关系。会有很多始料不及的情绪和环节难以应对。
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转变思维,无需身陷困境。视野放开阔,过于复杂的环境也恰恰是产生突变和提炼新创思维的沃土。
这是超出个性外向与内向的社交技巧的应用,有的人社交技巧是童子功,在童子功面前大部分人都只能显得迟钝和蠢笨。如果没有特别的必要,最好绕行,不要应对。专注事务,规避不必要的社交,以免过度内耗。如果不小心触碰了,那么尽快翻页朝前走,时间会治愈一切伤痛。尽快修复自己,圆满人生整体大格局。
如果在美国,建议孩子成长中尽量多参加公益活动,走进Open的社区。公益活动中接触的人大都积极乐于助人,助人乐己,大部分公益活动都有开放的带入门儿的培训系统,是美国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来自教会文化,也真正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各种体育团队,女童军,男童军,尤其教会儿童团契各种团队都在家长义工的引导下渐进式体验,参与地区性的各种大的event也是非常好的社交训练。无论哪种性格的孩子,无论攻守,礼貌教育都是未来生活之必须的社交练习项。
总而言之,神与我们同在。育儿育自己,生活永远第一位!
开心很棒,一直跟着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