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纪念妈妈

(2025-05-03 17:16:29) 下一个

我一直知道,我欠妈妈一篇文章,纪念她作为一个人,在这世上的存在。

妈妈去世一年半了, 爸爸去世也快八年了。昨天去洗牙,专业又热心的助理医生把我照顾得很好,刚跑完长距离的我仰坐在牙医诊所的长椅上喘着气,那一刻,我很想在爸爸妈妈身边睡过去。忽而又想到,那我大概只能去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玉岑园朝南的那个走廊上去睡了。我这才意识到,这个坎,我还没有跨过去。上一次,也是真正有人关心和体贴我的时候,是宝贝女儿带着我在意大利东逛西逛的时候,看见旧货店,想起被我处理掉的家里的东西,就站在晚霞满天的弗洛伦萨的河边哭了。我为啥这么长时间也不哭?大概,没人宠的人是不哭的。

妈妈长得漂亮。这是一个事实而不是一个观点。即使她八十多岁还是看着比我好看。作为驻外五年专职外交官夫人和几十年的北京市高级教师,我妈对于仪表的标准是丝毫不马虎的。我一直不明白,我这个讲究的妈,是如何养了我这么个不修边幅的闺女。

妈妈是家中老二。大姐大她四岁,小弟小她四岁。但是,在我妈和小弟之间,曾有过三个孩子。也就是说我姥姥生下我妈后,不是在怀孕,就是在照顾病亡的婴儿,在我妈人生中最初的那三年。小时候,我是很怕我妈的,长大后,在某些瞬间,我觉得我妈似乎是希望我当她的妈妈。

妈妈很幸运,她嫁给了爸爸。因为是右派的女儿,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机会,又因为教书的学校离二舅家很近,被二舅安排相亲介绍给了他家的邻居,刚从苏联回来的我爸。爸爸去世后的第三天,妈妈曾跟我回忆过他们的相识。当时我妈因她右派父亲的身份很自卑,不想见面,爸爸觉得妈妈很诚实,马上表示家里是右派,不代表个人有问题,要申请外交部外调。外调的过程引来学生指指点点,外调结果是这个人不是右派,可以交往。我妈说:“没过多久你爸爸又借调到(对外)友(好)协(会),那儿和外交部可就不一样了,每天接触各种文艺团体,好多人要给你爸爸介绍对象,条件都特别好。你爸爸只有一句话:‘我有朋友了’。见都不见。” “后来你爸爸带我参加各种活动,我学历也不高,身高也不高,别人的夫人或(女)朋友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你爸爸从来是大大方方地把我介绍给别人, 一点不嫌弃,还挺自豪。“ 妈妈一生仰望爸爸,爸爸也视妈妈为唯一的宝。他们是世界上彼此最亲的亲人。

妈妈吃了很多苦。早年爸爸常年驻外,她一个班主任带着两个孩子,老大很倔,老二很淘,还尽受人欺负。我记得我的初中有个老师的哥哥和我大姨一起插过队,每天晚饭时分下班路上来我家歇脚,实际上就是为了抽我爸带回来的高级香烟,我还记得他那吞云吐雾的悠闲劲儿,在我妈刚下班忙得没时间做晚饭的时候。我妈不敢得罪,天天伺候到他走人。我还记得后院邻居是部里的司机会木工活,每天中午在我家卧室窗下锯木头,我妈神经衰弱不得休息,请他换个时间,第二天就好像没说过,照据不误。如果,我爸在家,即使他一句话不说,这些事都不会发生。晚年,用我表姐的话说,我妈真是把所有能吃的苦都吃了一遍。癌症手术,化疗,晚期的疼痛,不停的感染和尿血。同时照顾中风后的爸爸,日渐糊涂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直到不能进食住院。我记得爸爸吃的最后的东西是妈妈煮的燕窝,用小瓶装好了拿到医院,一勺一勺喂给爸爸。妈妈本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她9年对爸爸的照顾和15年与癌症的抵抗,都是只能走下坡路事情,妈妈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希望。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妈妈心里最大的苦,是她的大女儿。因为我姐出生后每个月都会生病住院,我妈工作忙,我爸经常出差,他们只能每个月把工资都交给姥姥请姥姥帮忙带,这一带就带到了十岁。而我呢,姥姥家已满员,我凑合到三岁被送去了全托的外交部幼儿园。遗失的三岁前的亲子时光和学龄前的智力开发,是姐姐终生的遗憾和怨恨。后来父母双双驻外,儿女不能同往,当时外交部就是这样规定的,当时由上大学一年级的姐姐来管家,我去北京四中高中部住校。姐姐其实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好姐姐。但是父母回国后姐姐没有了责任彻底放飞自我了,爸妈对她的加倍的宠爱和补偿并没有弥补儿时的亲情,或许反而助长了骄纵,几年后独立惯了的人彻底离开了这个家。恨大于爱,还是爱大于恨,这最终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但是我妈却觉得怎么都是她当妈的一个人的错,在生命的终点还在念叨着她带大的外孙,弥留之际,妈妈以为照顾她的人是姐姐,那个当家的可以委以重任的老大。我配合着演戏,希望她开心。其实最终妈妈也没能等到姐姐的一个电话或一封邮件。人带着缺失是不肯离开这个世界的。我也不知道姐姐是否能释怀,我永远在这里等着她,替妈妈等着她。

妈妈很讲礼数,对人很好,到处都能交上朋友。虽然没有开追悼会,但我知道很多人纪念她。

晚年的妈妈也很厉害,没有了软肋以后自己是一点不会吃亏,反而是我这个凡事都能凑合的傻女儿,经常被她提醒着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退让,什么情况不能不管。妈妈去世前病危过一次,是她自己挣扎着爬起来强迫自己进食,她一勺一勺地塞饭到嘴里,还一边说着:“我要活下去,我要给外孙女挣学费。”

纪念妈妈,就是继承她所有的优点,实现她所有的心愿,努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仿佛妈妈依然健在,她才会放心地离开。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