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钱进中国-盲目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回头再来说日本,日本人现在二难了。当初这么花血本,收刮了全国建立了这个近代工业体系,为了什么?一,不被人欺负,二,雄起于亚洲。日本要为世界繁荣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的想法,在政治家里面大概最早是币原吧,还被全国痛骂。我觉得币原有这样的想法和他平民出身有关,在日本当时是个稀有动物。就是说当日本社会快速进入了类似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时候,日本人的意识形态才刚刚离开江户时代,他的步子迈得太大,脑子跟不上。国际贸易,工业化这些东西都是全球化的工具,是世界主义的,而日本人将之拿来做民族主义的用处。人都是生活在自己制造的陷阱之中的,民族也是。日本民族在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也一直处于自己制造的这个陷阱里,不是军部暴走的问题,整个民族都在暴走,在对国际贸易,工业化的认识很肤浅的时候,不顾一切地暴走进去了。
现在怎么办?这个体系已经建立了,他就要运转,日本国内需求又这样狭小,势必走向外部世界解决市场和原料,中国是他第二位的原料基地和成品销售市场。进口原料出口制成品,顺差必然产生,你还不能拿了顺差走人,必须返回。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必定是全球化的重镇,你要是将它弄毁了,那一定是天下共讨之,国际共诛之。出路在哪里?那你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嘛,对中国有贸易顺差的又不是日本一家,战前德国也顺差的厉害,德国人怎么做的?德国一开始就是和英国合作的,将自己的顺差卖给英国,拿了外汇走人,所以德华银行第一次来上海的时候都做不出生意,关门歇业了。有汇丰嘛,德华来掺合什么呢?后来野心大了,要和英国争霸,德华银行才二度来上海开业,外汇白银都得德国自己搞定,上面叙述过了,4亿两的顺差加债权,4亿两全投回了中国。日本也只能是和德国一样的走法,舍此别无他途。
但是日本和德国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一个是日本的对华顺差太大了。还不光是贸易顺差,服务项目下,运输保险,投资收益入超也是天文数字。1904-1931,日本航运收益共33亿日元,多少是来自中国的?我没数据,假定1/3那就是11亿日元,年平均将近4000万日元。投资收益1920-1931,共5.8亿日元,大部分来自中国,年平均5000万日元,光1928年日本的投资收益就达到1.6亿日元。所以论起中日二国的国际收支,1920年代,日本年均入超估计达1.5-2亿日元,以1银元比1.15日元的汇率,合1.30-1.74亿银元,0.93-1.25亿两白银。如此巨额的白银,是根本汇不出去的。这个坑,日本挖得越深,它在里面就陷得越苦。谁会来帮它?英国会帮它?大量白银库存在日资银行这个事实就说明汇丰没有为日本在中国的国际收支盈余提供相应的外汇保障。既然你英国人不能帮日本人,那么日本只有别寻它途,什么银行团啦,G2啦,都是表面文章,英国人想要日本遵守既定的规则,运用规则来解决问题。但是日本的问题只是表面上和英国一样,实际上大不相同。而且英日二国的货币地位也天差地别,英国的那套外汇白银周转的办法,对日本未必合适。所以日本人坐在银行团里面,心里整天琢磨着怎么出去单干。
二个,德国实际上是政府买断顺差,或由政府出头组织德国银行团买断顺差,然后以殖民的名义由政府投资。日本政府没有能力全部买断它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他主要和财阀合作,以民间投资的形式,将顺差转化为投资。有时甚至鼓励货款不回流,政府在日本用贷款补偿出口商。我以前很困惑,全世界的对华汇款都掌握在英国手中,日本对华汇款那么一点点不足以供应中国对日贸易的逆差汇出呀?现在明白了,日本对华顺差汇出难题是分几部分,一点点解决的。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不汇出。日本商社和其他国家的商人不一样,他的货款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全部汇出中国。更有甚者,他对英美出口得来的外汇,有时候都会放在上海的分社,三井1910年代就在上海放过英镑贷款。这样对中国当然好了,减轻了外汇的压力,改善了收支。对日本实际上是日本的社会资本借贸易这个渠道转移进中国,而且它也有充分的动机,中国的经营环境好过日本太多。[1]
实际上即使是仅仅对华顺差部分留在中国,这个已经属于日本社会资本向中国转移了。还拿德国做比较:德国产品都是机械,化工产品,利润率很高,那么它的对华顺差部分里面利润占的比例也应该很高,所以德国对华顺差部分转向中国投资,大致是拿从中国人身上赚的钱投中国人的地,当然产权是德国的。日本不一样,日本这个仓促造就的工业体系,效率不高,成本大,利润低。大概直到明治末,日本的工业生产率和农业相差无几。
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一战日本公认是发了洋财。1920年日本黄金存量国内外加起来1600吨。那是日本最牛B的时候。但是很奇怪,战后日本工业总资本对比战前并没有怎么增值。[2]就是说辛辛苦苦干了四年,日本居然还没有赚钱?!1914-1919年,日本对世界贸易顺差共1.3亿日元,其中对中国顺差3.95亿关两,8亿日元[3],就是说,日本实际上对除中国外的世界还逆差了6.7亿日元,一战期间的日本工业繁荣除了挤占国内需求和工业设备加速折旧外,没有给日本带来实际的好处。从这个例子里,可以看出日本工业体系效率之低劣。日本的一战横财靠的是航运,1914-1919,航运赚进13.7亿日元,整个服务项下共入超16亿日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服务业的赚钱效率比工业高得多,入门的成本也低得多。还有一个例子,日本棉纱使用印度棉花,居然在印度长驱直入,打垮了印度本地的棉纱,可见价格之低。所以日本产品里到底有多少实际利润一直是个问题。那么它的对华贸易顺差里面本金部分一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顺差留在中国,就是意味着日本工业资本逐渐转向中国,这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顺差越大,日本资本流入中国就越快。1936年上海棉纺业500万纱锭,日资占一半。20年代起日本对中国的棉纱出口就逐渐下降,到了30年代初,中国已从棉纱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至少从GDP的那个D上来看,日本的纺织工业慢慢地脱离了日本,跑到了人家家里去了,后来钢铁工业也步了纺织的后尘。日本明治维新的诸雄们,你们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吧?!
好好地办工业,做贸易,账面上都是盈利的,钱实际跑去了中国,那么你人是不是要跟过去?你是不是会半夜醒来睡不着觉?是的。以日本人这样神经质的性格,内心一定是非常焦虑的。怎么办?办法有二个,遵守国际秩序,以秩序保财产。二战后日本就是这条路,因为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还是那个追求顺差的工业体制,必然出现资本的外移,如何保护自己的海外资本?所以说日本紧跟美国,是本身利益的逻辑结果,并不一定是什么挨过原子弹啦,美国驻军啦等等。嘿嘿,其实中国也在往这条路上走,什么反美,你仔细看看自己的钱到底在哪里?跟什么过不去也别跟钱过不去,还是自己的钱。另一个办法就是不甩老大,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秩序,自己的钱自己看牢它。日本那个时候真是年轻啊,血气方刚。而且似乎还不是血气方刚,是一种由焦虑转化的变态:越是焦虑,越要全控制,于是军队,二十一条,青岛,贸易摩擦,越是这样,越是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感,于是反日,抵制日货,越如此,日本人就越焦虑,于是加大力度,这是个负反馈的漩涡,中日二国只会在这个漩涡里越陷越深。那么中国这张牌桌,二家主要玩家争斗如此,英国这个庄还怎么坐?罩不住就没人把你当回事了。20年代开始英国的控制力开始减弱,日本人不把它当回事,中国人同样不把它当回事,而且中国人认为英国对中国如此混乱应该负的责任比日本人大的多,账都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算的。
德国在想啥,这个很清楚。我可以说明白。他就是想干掉苏联。而斯大林愚蠢地给了希特勒一个机会。180个步兵师,大部分的空军全部集结在边界上,大量野战机场就在边界处兴建,你说斯大林在想啥?进攻德国?希特勒难道不这样认为?但是斯大林真是不想进攻德国,他只是想讹诈德国,他一边摆出一幅全面进攻的架势,一边不断地给德国运输战争物资,而且担保下一年度德国要什么,苏联就给什么,价钱好说。大街上混出来的国家领导人用的都是大街上的办法,而且他相信希特勒看得懂,大家都是大街上混出来的嘛!希特勒应该是看懂了,而且还看到了另外的东西,那就是苏联的几乎全部陆军空军都摆上了前线,而实际上又不想打仗,这是个难得的歼灭全部苏联军事力量的好机会,希特勒也是大街上混出来的,这样的人思维总和别人不太一样,斯大林应该想到这一点的,他居然没想到。所以德国进攻苏联并不是一个深思熟虑下的战略行为,只是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急迫的战术行为。基于对德国陆军的巨大信任,希特勒相信他能一举消灭苏联的全部军事力量。他是对的,二个月后,苏联在欧洲地区的全部军事力量被歼灭了。而他又是错的,他低估了苏联重建军队的速度和能力,事实上苏联军队被消灭过二次了,第一次是莫斯科保卫战之前,莫斯科战役的军队除了最后西伯利亚调过来的部分(日苏合约的结果),全部是新建的。第二年,反攻失败,哈尔科夫,赤刻,又打光了大半,到最后十次打击时的苏联军队都是第三次组建的。有的是人,而且有的是物资,美国给了多少!这点希特勒没算着,大街上混出来的到底还是不行。你看过沙皇警察拍的布尔什维克早期领袖的照片吗?列宁,斯大林,呵呵, 街头混混的形象阿!20世纪一大半的历史都是街头混混们创造出来的。二次大战其实打垮了好几个帝国,英国,德国,苏联,日本,法国。美国这个老大基本上是捡漏得来的。
对了,有一点我和时尚的观点不同,日本并不想像元清那样征服中国。持这样观点的人比如李宗仁,整个思想还在古代。日本只是想保卫他在中国的利益,再进一步,让中日经济融合,使得日本经济突破日本地理的限制。这也是被日本工业化逼得。不得不走,中国人愿意,就是中日亲善,不愿意就武力解决。就是这样。所以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如今中国也正走在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