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新解读31

(2016-07-25 05:43:35) 下一个
第三节:日本-工业化迷思及其对华影响
中美关系以二战为界,战前基本乏善可陈,战后二者的关系密切而复杂,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中日关系正好倒过来,战后乏善可陈,战前的中日关系非常复杂。它的破坏性众所周知,琅琅上口,它的建设性则缄口不语。所以认真叙述战前,战时的中日关系。那都是雷区,必须小心翼翼。好在本节只是叙述一下在英国人主持的这个中国白银外汇流转的局里面,日本人起过什么作用,应该大致可以滑溜过去的。
第一小节:中日贸易的互补性和中国巨大的对日贸易逆差
日本的奇迹是忽然间搞了明治维新。当然现在有研究说明治维新不是忽然的,不是偶然的,它是和江户200年的繁荣分不开的,是以它为基础,为准备的。日本学者多持此论。别的我没什么研究,至少在金银货币上的确如此。日本以前是个非常贫穷的地方,你现在看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还可以看出历史上的贫穷。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穷,整个民族吃不饱饭,贵族和平民都一样。区别仅仅在贵族吃茶泡饭,平民白水煮萝卜。到了1880年,日本人口3800万,总耕地面积才5000万亩,人均1.3亩。我们中国这样穷,还人均3亩呢。那么日本的年人均粮食产量又是多少呢?1.05石,我们中国是5石。你再怎么说日本石是中国石的1.8倍(其实未必)那日本人的人均口粮也少得可怜。这么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国家,到了16世纪发了洋财,天上掉下了白银。据说仅流入中国的就达8千吨。来自中国的物资造就了江户200年的繁荣。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日本有钱。同期相比,幕末的日本,其货币存量自然小于中国不少,但是人均货币拥有量比中国高得多。中国大概是人均一两白银多点,日本可以达到45两。[1]相对宽裕的货币环境为明治政府疾风暴雨式的社会资源动员提供了货币手段。1886年日本初步完成了它的工业骨架,建立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和与之配套的社会基础设施。它的代价, 在金钱上至少花费了5亿日元,折合1亿英镑。[2]这笔钱基本由日本人民出资,外资外债都很少[3]。那么你看看我们中国,直到1925年,北洋政府的国债余额才1.7亿银元,合1.85亿日元,这个日元和1886年的日元还不是一回事。嚷嚷着中国怎么就不如日本那样搞明治维新的,可以先数一下中国口袋里的钱。
1868年到1886年,19年间建立了日本的近代工业。当时日本精英的想法还很幼稚简单。西方嘛,无非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嘛,无非是入超金银,而入超金银靠的贸易优势。追求贸易优势则要发展工业。而轻工业作为能生金蛋的母鸡得到了优先发展。这些粗看都没错。错在日本是个小国,它的工业体系的生产能力远远超出了日本的国内需求。1900年,日本棉纺厂的纱锭总数113万,年产棉纱64.7万捆,一捆棉纱400磅,360斤的样子,64.7万捆就是2.58亿磅,2.32亿斤,合日本人均6.13斤棉纱一年,就是说日本每人每年可以至少做二,三件新衣服。这自然超出了当时日本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出路只能是出口。1900年当年日本的棉纱出口金额占产值的36-40%。其后日本棉纺织工业的产能还在不停地扩展,1914年棉纱产量达到6亿磅,出口额始终保持在产值的40%左右。就是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日本纺织工业的生产能力从一开始就不是只为满足日本国内需求而设计的,它的目标是满足全东亚的需求。那么他必然地要以海外做为其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1894年甲午战争本质上也是一场贸易战争,是日本工业化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中日贸易1886年以前乏善可陈,都是农业国,产品都相似,进出口总额500万关两不到,放在当时中国进出口总额1.5亿关两的盘子里不成个比例。1886年是转折点,不光反映在中日贸易上,在日本近代经济史上也是一个转折点。这年日本的近代工业企业开始正常运转,从此,日本开始以工矿业产品和中国的农矿产品做交换,中日二国的产品构成了互补的结构。日本开始大量进口中国棉花,同时向中国出口棉纺织品。1887年出口到日本的商品价值为211万关两,大部分是棉花,以后逐年攀升,1894年中日进出口总额是1800多万关两,进出口基本平衡。甲午战争一打完,1895年的进出口总额马上跳升到3200万关两,中国逆差237万关两。从此奠定了中日贸易的基本结构。日本居下游,我们居上游,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契合,其程度是相当紧密的。比如,当时华北,东北的煤炭输往日本的很多,同时日本的煤炭又输往中国,因为地理位置,运输方式,订货规模,码头设施决定了平津地区还是使用日本煤来的合算,耐用,燃烧率高。而华北,东北煤炭适合大宗出口,其成分里有适合炼钢的东西,工业化的日本正是合适的客户。这个例子里你既可以看到东北,华北,朝鲜,日本沿着渤海,黄海形成了一体化的经济圈,又可以看到中国北方粗圹的生产方式和日本小家小户精细的经营方式的互补。这样的局面造成了二个结果:一个,贸易量飞速增长。到了1913年,中日进出口总额已经到达1.52亿关两,占当时中国总进出口额的15%。二,中国对日贸易逆差巨大,一战前这二年,逆差额总在每年五,六千万关两,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强。战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中日贸易量从海关统计的那部分来看是放缓了增长速度,但是中国对日逆差却持续增长,1917-1922年,中日进出口总额年均3.86亿关两,逆差达年均7340万关两。1930年逆差达到1亿关两。那时中国全国的财政收入不过3.85亿两。日本有学者估算了1907到1930,24年间的中日贸易总逆差金额,得出了24亿日元这个数据,大概就是20亿银元,15亿两白银。年均6250万两的对日逆差。这个数据相当惊人,因为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逆差才不过年均9660万关两。对日逆差要达到三分之二强


[1]一般认为幕末日本的货币总流通量在1.5亿日本金两,相当于纹银1.5亿两左右。后来金两贬值,1金两只值1银元。然后从金两中蜕变出日元的概念,1金两等于1日元,直到1890年,日本的货币流通量一直维持在1.5亿到2亿日元之间。
[2]到1880年的时候,日本社会从幕府时代积累下来的1.5亿日元金银通货已告殆尽。另外还发债3亿日元。再加上民间,地方政府的投资,5亿日元是个起码的数字。
[3]截至1880年前的外债余额560万日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哈神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应该是技术进步和和平,像日本前几十年基本不用在国防上花钱,欧洲开始用美国援助,可能在国防上不用花太多钱。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是啊,看野麦岭,看望乡,还有阿信,你可以看到日本当初是怎么走过来的。二战后是普遍富裕了。这到底是日本的道路走对了?还是因为运用新科技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单位劳动能创造出极大的财富所致?我认为是后者,因为战后50年的富裕是全球性的,连非洲也不例外。这和哪条道路不相干,和技术在全球的传播相干。
哈神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掌权的都有一个帝国梦,除了折腾P民,别无办法。 清朝有个满蒙汉藏回帝国,日本野心更大,要大东亚帝国,可惜没这个命。日本电影野麦岭,印象挺深,还有望乡,真正的左派电影。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林满红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研究近代金融的。这个连接我有空看一下。工业这个东西它的特点就是规模要大,成本才能低。就是说一定要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小国玩不起。日本硬要玩,这个就是日本近代史的“史眼”。至于平衡倒也不是一定平衡不了,这个和战前日本经济模式有关,人都是要享受的,加大进口消费品怎么就平衡不了?问题是当时日本人民没钱,工资被刻意压得很低。战前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被政府紧紧控制住的,是有提高,但是缓慢,不足以形成对海外产品的巨大需求,一方面工业规模大大发展,拼命对外销售,除了低价就是低价,而低价里面最有效的一块就是压低工资嘛!这样进口需求就上不去了,怎么可能平衡? 日本人也根本不care平衡不平衡。对由此产生的巨大收支问题熟视无睹,得过且过。这就不是一个贸易问题了,是体制问题。所谓体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分配问题。得便宜的一方面当然希望这个体系能固化,红色江山万万年。就是说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口号的工业化体制最终成为了为权贵谋取私利的吸血机器。你仔细去观察每个后发工业化国家都是这样的,整个东亚没有一个国家例外。封建权贵以前是直接收税的,现在外加经济模式,让你不知不觉中被抽血。
哈神探 回复 悄悄话 日本是个小国,贸易量不是世界贸易的大头,本身没有平衡的能力,现在的中国也是这个问题,
体量够大,但是还不够大,而且以低端贸易为主。

看到一篇学者的文章,写得的东西与你的有点关系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2588
林满红:如何利用旧海关资料来研究中国近代史
里面提到银贵钱贱的问题,有点意思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这个还只是贸易逆差,服务项下入超也厉害。年年如此,中国根本没有办法支付。汇丰的戏法无非是“平衡”两个字。平衡首先是要有平衡的意识,连意识都没有,这个神仙来都没有办法。后来日本人自行寻找解决办法,这构成了近代中日关系的基础。

战前战后日本工业化的方向是不变的。变的是策略。战前是对华顺差,对美欧逆差。顺差了拿不到硬通货,逆差了必须支付硬通货,这样就必须借债维持国际收支。你也可以说日本对英美开战是被债务逼疯的。战后倒过来了,追求对美顺差,积累硬通货,避免像站前那样陷入债务泥潭。不管是哪一种办法,在初期的好处吃过后,副作用都显示了出来。归根结底,日本人树立不起来贸易平衡的概念,这个又是和他们对工业化的理解有关,所以这节的题目取作“工业化迷思“。
哈神探 回复 悄悄话 这么大规模的贸易逆差,还是靠汇丰来轧平?
刚看了新闻,日本六年来第一次贸易顺差,对中国还是逆差,
中国的这些顺差,似乎是到纽约伦敦卢森堡去轧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