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变投资契机, 再从喝啤酒的数学题谈起: 现金是王
前天我发表了一篇博文 “一道喝啤酒的数学题勾起的往事:划拳喝酒”,里面有我们一位太极星拳友在群里出的第一道数学题:
活动一下脑子,防老年痴呆:啤酒是2美元一瓶,四个瓶盖可换一瓶啤酒,2个空瓶也可换一瓶啤酒。你身上有10美元,最多可以喝多少瓶啤酒?
答案是:最多可以喝到 17整瓶啤酒(两个瓶盖加一只空瓶也是可以换一整瓶啤酒的),最后剩下一只空瓶和一个瓶盖。
下图是我们太极星群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图解示意。出题的拳友还给出了佐证:网上有人编了电脑程序,电脑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这位出题的拳友紧接着又推出了第二道升级版的喝啤酒数学题:
又来了,有人说:一瓶啤酒有 3 部分组成:盖子,瓶子,和一份液体。 每瓶啤酒的价格没变,仍是 2 美元,其中盖子值 0.5 美元,瓶子值 1 美元,那么每份液体就值 0.5 美元。因此理论上说每10 美元可以买到 20份液体,但大家再努力一下,可以向老板借贷赊帐,但是最后喝完后都要还清的,看看有人把理论变成现实吗?
这下子就更热闹了(部分情节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有人说:老板,别以为我喝了 17 瓶就醉了,想蒙我?盖子、空瓶都想拿来骗我的钱,没门!我家太太说了,花多少钱,喝多少酒,都没关系,就是不能借钱喝酒,借钱赌博。我没钱了,10 美元都给了你,回家睡觉去!拎着一只空瓶和一个盖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
另外有人说:我这有 10 美元,再向您贷款 30 美元,加在一起 40 美元,买20瓶酒。喝完了把瓶盖卖出得10美元, 瓶子卖20美元, 还清贷款。老板,我不欠你了,能不能送我回家睡觉?刚刚喝急了点,有点晕乎,忘了家在哪儿啦,老婆还在家等我哪!
还有人说:老板,借1块钱,先买个干净的空瓶子, 盖子也不需要,我这 10 块钱先给老板,买 20 份啤酒,我就坐你店里慢慢地喝,喝完一份添一份。把20份酒全喝完,然后把瓶子还给老板,不欠了。哎呀,天亮了!没事,反正夫人不在家,回中国探亲去了。老板,我走了,不用送,不用送,我喝得慢,肚子里带走的不多,大部分都还到你的卫生间里了。
过没多久,这边又来了一位,手里拎着一只大的空啤酒桶。老板,我这儿 10 块钱给你,帮我灌 20 份啤酒到这桶里,今儿个不在这喝了,家里来了几位朋友,老婆派我来整点啤酒回家。老板先愣了一下,心想这不合规矩,也不合法律。但一看是常客,反正钱数上没有差错:2 x ( A - A/2 - A/4 ) = 10, A = 20. 不吱声,给他装上 20 份啤酒,赶紧拉着他从后门送走了,下不为例!
上面四种解答,哪种最佳?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在评论中投票选择,各叙已见。或许网友中还有更好的答案。
这位老板很会做生意。第一道题是不能赊帐的,10 美元只能喝到 17 瓶,外加一只剩下的空瓶和一个盖子,相当于 0.75 瓶啤酒(1/2 + 1/4)。而第二道题可以赊帐贷款时,同样 10 美元可以喝到 20 瓶啤酒。第一道题中,老板少给顾客 2.25 瓶酒。这就是他多出的利润。老板生意做得好,风生水起!两种方法交替使用:生意旺季,或者对信誉不怎么好的顾客,就不给赊帐贷款,这样利润率就提高了,从每个顾客的啤酒肚子里多捞点钱。生意淡季,或者对信誉好的顾客,就可以赊帐贷款,这样利润率虽然降低了一点,但可以促销,招揽生意, 提高啤酒销售额,照样不少赚钱。但是,这老板为了赚钱,不惜冒险。美国多数州对酒吧和烟酒专卖店的经营生意范围都分别有很严格的法津规定。酒吧卖坐堂喝的酒,不得卖散装酒带出店门。专卖店的酒要买了带回家,决不许在店里开瓶饮用。再说,汽车里也不许带开了瓶盖的酒和散装酒。弄不好的话,这位老板会遭到重罚,查封,甚至入狱,那就真的摊上大事了,不值。
在群友们热烈讨论这道赊帐贷款喝啤酒数学题的过程中,又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现金才是王(Cash is the King)。不管是自己的现金,还是借贷来的资金,就有可能在金融危机中逮住契机。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紧接着引发了2008年的金融海啸,进而波及到全球。我们这一代人对此印象不可谓不深刻,一时间风声鹤唳,一片凄凉,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势。身边有多少朋友失了业?周围又有多少房屋遭法拍?投资公司,房贷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之类的金融大鳄受到沉重打击,有的遭到灭顶之灾。甚至连 GM 这么大的汽车公司,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塌,不得不借助政府的救济,靠着破产法的保护,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重组才获得新生。
那几年缺的就是流动资金,市场经济因此而遭到了严峻的挑战。就像人体失去了流动的血液,体内各个关键器官因此而功能衰竭,直至整个身体垮塌。那几年,你想买汽车贷不到款,买房子贷不到款,办公司更是借不到钱!许多明白人都知道,在这场重大危机中,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可是你要是没有资金就什么也办不了。多数人的钱都投到房产,股票,基金当中,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都崩溃了,资金套牢在里面出不来。眼看着巨大的商机从自己跟前滑了过去,手头没有可以调动的资金而干着急。可机会从来都是为有充分准备的人而来的,我们身边有几位华人朋友手头正好有可调用的资金,果断入场,趁着房地产猛跌触底的机会,添置了十几幢,二十几撞的房产。还有一位中东来的熟人,一下子购入了八十多套房产。他们都很好地利用了这百年一遇的房产危机和金融危机,把别人的危机变成了自己的契机。
绝大多教人是不可能一下子掏得出那么多现金来的,金融危机中要想从银行贷款,那简直就难于徒步登青天。但是,你若平时就有所准备的话,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中也是照样可以有所作为的。
首先我们来看我们身边的GM,Chrysler 和福特三大汽车公司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的表现:前二者由于流动资金链断裂,“失血过多”,而不支倒地,最后靠政府紧急输血,截肢(GM 重组),换头(Chrysler 换东家),才得以重生。而福特公司在危机前的状况并不比前二者好到哪里去,但福特在危机前的一两年,把所有的不动资产都做了抵押贷款,搞好了 mortgage line of credit. 这就相当于自己建立了一个充足的供血库。危机爆发后,福特没有接受政府的资金援助,凭借自己的血库供血,撑过了这场危机,并取得了长足发展。
再来看我们身边认识的人:不少人失了业,房子被银行收回、拍卖,能领到失业金的人还算幸运,没领到的人就惨了,生活都要靠救济。但也有一些朋友,资金在危机中也被牢牢套住了,但他们也像福特公司那样,在危机发生前就办好了 Home Equity Line of Credit(HELOC). 当这场危机爆发后,房地产价格猛跌了一大半,并显现触底反弹之时,他们就开始动用平时备好的 HELOC, 悄然出手,收获不菲。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巧用贷款,逮着机会就可以出手,把危机转变成契机。手头没有流动资金不要紧,有自己的房产就行。即使还没有还清房贷,只要自己已有一定的 Equity 也可以。在危机之前就办好一个 Home Equity Line Of Credit (请注意:不是 Home Equity Loan, 它们之间有差别),平时别动用它,就不用付利息或其它费用。一旦紧急状况出现,它就可以解燃眉之急。往往大的经济危机爆发时,贷款利率也随之而大幅下降。像这几年的 HELOC 利率,有的就降到了 2.25%,甚至更低。这时如果看到有好的投资机会,就可以动用 HELOC。等自己被套住的资金松了绑,就可以随时还掉借贷。等下次机会来临时,又可以动用它。它就像一张大额度的信用卡,随时可用,但利率比平时的信用卡低得多,不用时没有任何费用。但是,千万别用它去买酒喝,别去赌博,别去炒股票!只用它去解决危机中的燃眉之急,或者去逮危机中的契机。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下次危机来临时,我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