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屋

有时间看看书,打打字挺好的。
个人资料
夏维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阅读札记:真相与镜像的互动

(2016-03-10 18:54:38) 下一个

真相与镜像的互动

(吕志青《南京在哪里》)

      这个中篇我一直没看,就因为这题目。我直觉这大概又是那种文体探索性质的先锋小说,玩结构,玩语言,抖机灵,说了一大通,然后告诉你不知道南京在哪里,于是就不想看。

       如果是十几、二十年前,就冲这小说名字我立马就会看的。先锋小说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步入晚年,在读过马原、孙甘露、格非、残雪、北村、余华、苏童和吕新等人的先锋作品之后,我不相信后来的先锋作家们还能在文本上玩出什么新花样来(太新的花样,我看得云山雾罩的,当然就更有理由不看了。)

       前阵子整理杂志时,恰好翻到这篇小说,就读了几行,文字读来很舒服,就看了下去。开头写一个地理代课老师上课的情形,这是一个普通再不能普通的场景,愣是给作者渲染得月黑风高、趣味盎然。当看到那个神神叨叨的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突兀地写下“南京在哪里”时,我和小说里的那些学生们一样好奇起来。

       说这篇小说是先锋小说并不为过,它并不是在老老实实地讲故事,而是在不动声色地讲事故,充斥着事件,没有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分。情节不是被用来塑造人物,而是为了引出新的情节和情节背后的历史镜像。小说里有不少玄虚,但没有故弄玄虚,引得人要顺着作者精心设置的链子往下读。

       学生们从属于南京的名词“秦淮河”和“金陵”入手,走进了大海一般的历史。于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沉渣泛起,没完没了,无穷无尽。为了得到更多的资料满足“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越来越多的学生卷入了“南京事件”,以至于同学们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轨道。事情越闹越大,从不同科目的任课老师到班主任、副校长、校长到教育局长再到副市长,最后连刑警队都卷入了。如果把历史事件比作一粒粒珠子,那么历史事件在现实中的镜像或者投影便是串起珠子的线。它的语言很平实,带有调侃的色彩,调查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相当生活化,但是又非常巧妙地和历史构成对应与消解的关系。

       小说的夸张之处躲藏在流畅的语言外衣下面,那种环环相扣的可能性其实只有书面上的可能,就像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是否会引起龙卷风一样可疑。不过想一想蝴蝶的翅膀可能会引起席卷一切的飓风,这本身就充满了疯狂而且有趣的想象力,就像那个初二学生民康诘屈聱牙地教训班主任黄老师:“一个连着另一个,另一个又连着另另一个以致无穷无尽,看起来像语文学和物理学问题,但很可能又是哲学问题。总的说来,它是一个活的神秘的发酵体。如果你想要截断这个信息流环路,你至少得找到这种延伸所赖以生存的可理解性标准的密码……”

      结尾,陶校长因“南京事件”而提前退休,他在客厅里挂着一幅横幅:南京在哪里。这个结尾很好玩,有点像马三立的单口相声,临了不动声色地抖下一个包袱。

       这是一篇典型的文人小说,小说的“密码”就是趣味、知识与逻辑。这篇东西很适合拍成贺岁电影,可以塞一堆明星进去,反正没有主角、配角之分,应该挺好看,至少比那《甲方乙方》还有《大腕》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夏维东201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Once-always' 的评论 : 谢谢:-))
Once-always 回复 悄悄话 你评得比写得还好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