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屋

有时间看看书,打打字挺好的。
个人资料
夏维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明的序曲》(三皇五帝到夏商)之三十九

(2015-09-10 12:04:30) 下一个

三 功成身“进”

 

九州是地理区域,接下来大禹又搞了个大动作:开始行政区域,也可以说是政治版图的划分。根据亲疏远近,以帝都(“王畿”)为中心,画了个半径2500里的大圆圈,每五百里为一“服”,是为“五服”。大禹的文学想象力不得而知,他的政治谋略真比舜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在大禹大手笔划九州、定五服的治国大政里,《史记》里没有一字提到舜,这很反常。因为那时舜是帝,即使治国方案由禹建议,最后的方针应该由舜制定、发布,禹只是执行人。舜彼时彼刻一直沉默着,根据鲁迅的“沉默定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舜默默地坐在冰凉的帝位上,看着大禹朝气蓬勃地迈着禹步,号令天下。

九州和五服让部落联盟进化为国家,大禹建立的国度叫“夏”,又叫“华夏”,“华”因伏羲而来,他妈妈叫华胥。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五服”。“五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銍,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史记·夏本纪》基本全文照抄以上文字。

        “服”就是服务的意思,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人民为诸侯服务,诸侯为天子服务。服务当然是有报酬的,比如说爵位、官职随之衍生,谁在哪一服,封地多大,爵位多高,官有多大,全是大禹说了算。这就意味着大禹借助“五服”的分饼式运作,有了自己的直系人马。

       甸服是离帝都最近的方圆五百里,直径一千里,所以周襄王说“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离天子近,意味着是信得过的自己人,否则“鼾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爵位和官衔自然也是最高的,后来的史实证明了这一点。

      甸服里面又分五种“服务”,每种服务都很“朴素”:最靠近王城的一百里地区,整捆连穗带秸都要缴纳;两百里以内缴纳禾穗,杆子不要了,大概考虑到运输不便吧,杆子体积太大,再说百里内的秸秆应该已经满足烧灶之需,大禹有统筹学的基本概念;三百里以内要缴纳去了秸芒的穗;四百里外的缴纳带壳的谷粒;五百里外的缴纳去壳的米粒。大禹想必设计了转换公式来收取这些外表差异极大的谷物,若按同等重量计算,最外面的可亏死了;若按同等体积来算,三百里以外的居民肯定情愿被流放到“三居”。甸服说白了就是天子的粮仓,秸秆和谷壳也许用于喂牲口吧?

        甸服以外五百里的范围叫侯服:靠近甸服一百里是采邑,也即重臣的封地,采邑又叫食邑,是大臣们的粮仓;以外的百里是男爵的封地,其余三百里用来封诸侯。苏东坡根据候服的定义在《书传》里说:“此五百里始有诸侯,故曰候服”,苏先生望文生义了,不要太迷信大师,大师一样会犯错。其实甸服里就有诸侯,而且都是大诸侯。比如周代东虢、西虢、蔡、晋等诸侯就是在甸服内。东虢、西虢分别封给周武王的两个叔伯虢叔和虢仲;蔡(又叫祭)封给武王的五弟叔度;晋国封给武王的儿子叔虞,几百年后晋献公嫌地盘太小,主动要求迁出王畿。                                                                                                                                                                                                                                                                                                                                                                                                                                                                                                           

       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叫绥服:靠近侯服的三百里,对其居民施行“文教”,文教估计包含“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五典”道德教育以及“五刑”的法制宣传,反正不会是认字扫盲。余下的二百里地带部署军事力量,有保土守疆之责,相当于边防军,他们要面对的是四夷和重刑犯们。

       绥服以外五百里方圆是要服:距离绥服三百里居住夷人,另二百里是犯人流放地,那是一类很特别的犯罪分子,犯“蔡”刑。“蔡刑”是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重罪,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但在这个地带流放重罪犯人和下文《皋陶谟》里提到的“流刑”发送距离五千里相差太远(“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绥服在四服以内,东西或南北相加(“辅成”)不过四千里,为什么“蔡刑”的处罚反倒轻于流刑?合乎逻辑情理的处罚应该把流刑犯安置于绥服外围两百里,“蔡刑”犯送到“三居室”才对。

       要服以外五百里成为荒服:内三百里安置蛮族,所以蛮族不同于四夷,我们经常把“蛮夷”混为一谈其实是错误的,“蛮”在“夷”之外。3000年后辽国称宋国为“南蛮”实在搞笑,他们自己才是“北蛮”呢,他们学了宋朝文化及政府体制,反过来嘲笑宋人为“蛮”,没文化冒充有文化是要闹笑话的,还是“国际笑话”。荒服外二百里是流刑犯的归宿,这与“蔡刑”犯矛盾。候服“三百里诸侯”也是错的,连累苏东坡也犯错。

      《禹贡》作者和汉儒的治学能力差不多,文字很好,但缺乏逻辑修养。《禹贡》是《尚书》里的一篇,而且很有名,但它也许是战国时期的伪作(就像《洪范》一样),作者强行把它塞入《尚书》,古怪的是,它被后来的儒家们热烈欢迎,因为有了它,大禹便可以和尧舜一起流芳千古,成为“圣人”们手里的筹码和王牌。儒家动辄“圣人曰”,可那些“圣”们本来就是他们编出来的,然后他们把编出来的东西作为规则四处吆喝,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啦啦队也是自带的,这么玩有劲吗?“书生误国”,十有八九指的就是儒生。

         《尚书》是儒学经典之一,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史书,但是它自身的历史很可疑。“尚书”最早被称为“书”,这个名字是墨子亲笔题词的,他说:“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王充顺着墨子的思路发挥,在《论衡》里说:“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说的完全是废话,史书当然事关帝王,帝王的事当然由下面的史官所记,我还没听说过哪个帝王是历史学家。关键在于《尚书》到底是什么时候写的,我知道那是关于上古的书,我现在不也在写上古的事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