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欧之旅-中 维也纳 (续)

(2024-06-17 08:12:21) 下一个

Day 5-6 维也纳 Vienna

我们在维也纳有两个夜晚两个白天。Day 5 有完整的24小时,一大早跟着导游徒步维也纳,天气阴沉使得徒步不觉辛苦,走马观花一般浏览几百年前的辉煌。

率先来到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Maria-Theresien-Platz),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Theresien)的雕像正坐中央。

维基:1780年,玛丽亚·特蕾莎病逝,享年63岁。 玛丽亚·特蕾莎是哈布斯堡(Habsburg)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统治者。 在40年的统治时间内,她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并焕发了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转变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 自18世纪开始,特蕾莎逐渐被公认为哈布斯堡王朝最受欢迎的统治者。

维基: 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Maria-Theresien-Platz)是维也纳的一个大型广场,毗邻该市的环形中心大道内环路(Ringstraße),以及博物馆区(现代艺术博物馆,位于昔日皇家马厩)。广场的两面是两幢相同的建筑物:自然史博物馆(Naturhistorisches Museum)和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Museum)。这两座建筑物完全相同,只是前面的雕塑有所区别。自然史博物馆前装饰着当时奥地利科学界已知的各个大洲 - 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人格化雕像,而艺术史博物馆前则装饰着欧洲著名艺术家 - 例如勃鲁盖尔等人的雕塑。

自然史博物馆

艺术史博物馆

过马路,穿过广场对面的拱门,就是英雄广场Heldenplatz, 霍夫堡宫殿(Hofburg Palace)。

维基说:她是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宫殿建筑。自1279年始作为奥地利公爵的驻地。霍夫堡宫殿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治下奥地利帝国与奥匈帝国冬宫。今日的霍夫堡宫殿是奥地利总统官邸所在地。

霍夫堡宫殿,自1275年至1913年间,经过多次修建、重建,最终才演化成了这个由18个翼、19个庭院和2500个房间构成的迷宫。

霍夫堡宫殿,正面布满了帐篷,军械和直升机和,边上有很多军人装甲车帐篷武器,不知是什么活动。对我们游客来说,体验不太好呢。

英雄广场的指示牌

沿着大路继续向前走,来到了西西公主博物馆。奥匈帝国之皇弗朗茨·約瑟夫的铜像矗立庭院中,弗朗茨皇帝广场FranzPlatz。

Franz Joseph II/I  弗朗茨·約瑟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他同时拥有的头衔。

维基: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德語:Franz II,1768年2月12日—1835年3月2日),同時具有的頭銜還有: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1804年-1835年在位),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倫巴第-威尼托國王(1792年-1835年在位),奥地利大公(1792年-1804年在位)。弗朗茨二世是神圣罗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与其妻西班牙的玛利亚·路易莎之子,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

欧洲的皇帝皇后们,以同名的一世二世 N世称,记得电影“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学生/孤儿们背诵皇帝皇后的名字。反正,对这些皇帝皇后,我是晕晕乎乎的弄不明白,,但并不影响我对这些宏伟建筑的敬仰。

时间限制和兴趣有关,路过西西公主博物馆,并没有进去参观,记得要网上预定哦。转过另一个庭院,有皇冠博物馆。

继续走,来到约瑟夫皇帝广场Josefsplatz,约瑟夫二世骑马雕像。

即便是弯弯曲曲的小巷,两边的建筑都是历史的沉淀。

远远地,就能闻到马槽的味道:西班牙骑术学校 Spanish Riding School到了。可以买票参观,或是骑马上课。

我们站在大门边,看看牵出来的白色骏马,和全副武装的帅哥靓妹,很养眼很消遣。

继续徒步,穿过“酒巷子“街BraunerStrase,临街老房子各色酒吧,好几条马路酒香菜香,挺热闹。

迎面是巴洛克式的黑死病紀念柱Plague Column。它也称为圣三一柱Trinity Column,感谢上帝终结了这场灾难。(圣经中记载了 上帝发怒,毁灭了罪恶之城索多玛。)

维基:黑死(鼠疫)病流行於14世紀的歐洲,夺走约三分之二维也纳人的生命,是人們心中最深沉的痛。柱身有三個面向。每個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同的碑文和雕刻。

当今世界,动荡和战争,疫情和通胀,是不是更应当敬畏上帝,敬畏大自然。

老城区改建很成功呢,各色精品店,餐饮旅馆,游人很多,倒也不是接踵摩肩那样。

到哪儿都能见麦当劳,唉!

远处圣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的尖顶看得见了。

圣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维基: 圣史蒂芬大教堂(德语:Stephansdom)是罗马天主教维也纳总教区的母堂,也是维也纳大主教克里斯托夫红衣主教舍恩博恩 (Schönborn) 的所在地。今天在史蒂芬广场上看到的当前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主要是由鲁道夫四世公爵(1339-1365 年)发起的,矗立在两座早期教堂的废墟上,第一座是 1147 年祝圣的教区教堂。圣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宗教建筑,见证了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地利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并以其多彩的瓦屋顶成为这座城市最知名的标志之一。从上到下有256级楼梯

教堂里面

气派的管风琴

不少区域用围栏保护起来,不容易看到细节。比如指示牌上说Pulpit Stairs(登上讲坛的扶梯)有雕刻的蟾蜍(Chánchú)和蜥蜴互相咬合,隔着围栏看不清呢。这样,更加打消了买票参观的想法了。

在教堂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教堂chapel,十七世纪的一幅圣母圣婴像挂在正中,她是来自匈牙利波奇(pócs)的一个天主教堂,这幅画被称为玛丽亚波奇圣像Máriapócs Icon。

在我看来,这副颜色灰暗的画像被框在金灿灿的画框中,仅剩母子头上的光环金灿耀眼,人物也不够生动;但画像仍然诠释了“我是真理,道路“-玛丽亚手指圣婴耶稣,以及小耶稣带着十字架。

维基对这幅画,有更多的故事呢。

来到门外。打卡一张。

继续在老城大街上闲逛,网红巧克力蛋糕Sacher Torte必须去打卡,吃呢就不必啦, Rick Steves给她差评,呵呵。Hotel Sacher就在隔壁,网评不错。

Hotel Sacher

Hotel Sacher 的背后就是维也纳歌剧院啦,老城区走走逛逛很有趣的。

再贴张Hotel Sacher-Salzburg的照片,前两天去的(中欧之旅-上)。萨尔茨堡的这间饭店,比维也纳更古老呢。

差不多近两万步,可以有资格吃甜点啦。回到圣史蒂芬大教堂附近,买咖啡蛋糕,这家店粉粉的真好看,辣眼的麦当劳总是不合时宜出现啊。

到处都有网红蛋糕-Sacher Torte巧克力蛋糕啊。

中午饭以后,搭乘大巴士前往美泉宫,也称为夏宫Schonnbrunn Palace。

Day 5 一整天都是阴天,遗憾的是,终于在美泉宫下雨了。带着雨伞,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由于美泉宫离市区比较远,也想着她可能和巴黎的凡尔赛宫一样的聚宝盆,我们定了跟团参观。

写游记回顾,觉得美泉宫不要跟团游,第一宫内的展品真是不多,第二导游讲解奥地利历史实在太多(我是不爱学习的坏学生呢),第三外面的喷泉花园很不错,但是导游放任大家自由行动。自己打车去,花一个小时左右,还能返回市区,参观其他心仪的博物馆。

美泉宫正面

美泉宫大门,往外看(入口处)

美泉宫,背面-面对喷泉。

美泉宫,走廊。楼上的各个展厅禁止拍照。

由于不能拍照,展品如画,床,椅、桌等等连复制品都很少,墙纸多为丝质也败坏不少,就只能多听奥匈帝国的皇帝皇后历史,多看房间窗户结构了。

记得一幅有趣的大幅油画,婚礼/雷杜滕萨尔音乐节Music-festival for the wedding in the Redoutensaal。

我把解说和网路信息糅合一下:有机玻璃保护着这幅巨作,她是纪念 1760 年 10 月即将成为皇帝的约瑟夫二世与帕尔马的伊莎贝拉的婚礼。在人群中央可以看到沃尔夫冈·莫扎特和他的父亲,在婚礼宾客中间。这一小块地方, 有透明玻璃方块特别指示,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妙的是,莫扎特当然没有出席婚礼。1760 年,4 岁的他,才华尚无人知晓。莫扎特直到 两年以后,1762 年 10 月才踏上维也纳,在热烈的掌声中首次亮相美泉宫。这一传奇事件一定是玛丽亚·特蕾莎要求宫廷画家马丁·凡·梅滕斯在两年后将这位新名人画在画布上的原因。

网图

来到宫外,喷泉,园林,雨中漫步。

坐大巴回邮轮,吃晚饭,船上音乐娱乐一下,早早休息。

Day 6 有一整个白天。打算去美景宫Belvedere Palace,并沿着环城路游玩,The Vienna  Ringstraße。有轨车在环城街道转圈子,景点非常集中,步行都可以走到。

美景宫Belvedere Palace,参观分上宫Upper Palace和下宫Lower Palace。上宫的收藏有画家克林姆特Klimt的“吻Kiss”。这里有一点小故事:约莫十年前,WXC的著名博主“房崇”写了一篇维也纳游记。房崇博主在当年翻修房子,无论什么活儿都能学习着DIY,他的文笔也好,每一篇文章有好多阅读量,火得不行。他的这篇游记写了克林姆特的展品,以及一幅已经不属于奥地利的画“阿黛尔·布洛赫·鲍尔 I”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也称为 The Woman in Gold):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1949/201512/402177.html

我正好也看了以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The Woman in Gold,只当作好莱坞娱乐消遣。因为里面有我喜爱的演员海伦•米伦(Helen Mirren),和Scarlet Johansson的前老公Ryan Reynolds(爱屋Scarlet及乌Ryan,呵呵)。对这幅画所用的大量黄金,印象深刻。这幅画目前收藏在纽约的Neue Galerie。

网图

扯远了,来到美景宫,上宫的前花园:池塘,青草,和蓝天白云。

上宫的前花园,四周无可奈何地被现代建筑包围了。

上宫的后花园,远处的红砖建筑是下宫。

直奔Klimt的收藏。吻 Kiss,观众不少,见到金光灿灿的巨幅画像,还是很震撼的,一百多年过去了,色彩依旧鲜艳。这也是拜托绘画材料的进步呢。

美景宫的一些大厅,走廊,和窗外美景。

上宫的后花园,顺便也走一走下宫。

穿过下宫。

在美景宫的礼品店,买了印有“吻Kiss”的长方丝巾。(几年前,闺蜜送给我一条印有“吻Kiss”的小方丝巾,很喜欢呢。

沿着环城马路, 来到莫扎特公园。

莫扎特雕像周围有好些可爱的手拿乐器孩童们。

游人胡乱涂鸦,甚是可恶!

议会大厦

马路上执勤的士兵。

坐公交车路过Burgtheater城堡剧院

坐车路过贝多芬住过楼,在那纪念柱后面的大楼。

圣佛朗茨大教堂

返回邮轮之前,还是到歌剧院前坐了坐。

歌剧院对面的餐馆,价格还公道味道不错。时至下午4点多,服务生说一过六点,一位难求呢。

多瑙河边的维也纳,再见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