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家的福贵(七)

(2025-07-14 06:30:38) 下一个

原创作者:周柯江

前言:周柯江的回忆录。周博士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1982年就学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俗称新三届的大学生。经周教授同意转载

我家的福贵(七)

       二姑父读高小时,就把二姑妈的名字改为“国香”,即国色天香,姑妈原名叫什么已经没人不知道了。
       姑父虽然吃喝玩乐,但还是有底线的:不逛窑子不抽大烟。年轻时姑父迷恋戏曲,无论是镇上的、县里的、还是HW市的,凡是有精彩的曲目开演,总少不了林少爷的身影。
       姑父喜欢摆弄乐器,买个乐器当然不在话下,但他偏偏不买,他跑到乐器制造作坊看师父怎么制作,看会了到山上砍了毛竹,打条蛇,把蛇皮蒙在一段竹管上,一把京胡就制作好了。据说我老爸就是受他影响学会了拉二胡,成了小学乐队的主二胡手。
       到剧场去看戏曲演出姑父觉得不过瘾,把戏子请到林家大院唱堂会也是平常。有次他迷上了县地方戏的台柱、一位艺名叫“胭脂红”的女戏子。“胭脂红”源于当地古老民歌中的一句唱词“颗颗胭脂一点红”。胭脂红不但人长得标致,唱功做功都是旁人无法企及的。不知道姑父有什么魅力采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把胭脂红请到家里住了一段时间,还命令二姑妈给她炒下酒菜,姑妈心里不舒服,但不得不忍气吞声。每晚在厅堂红灯笼的照耀下,酒后的胭脂红的脸庞格外娇艳动人,唱得如泣如诉,在她摄人魂魄的目光下,姑父摇头晃脑拉着京胡,投入得不知道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戏曲。
       二姑妈一觉醒来,姑父和胭脂红还在厅堂浅斟低唱。如果说姑妈是姑父不可缺少的白开水,胭脂红就是姑父的烈酒。(去年遇见一位高人,得知确实存在女演员摄人魂魄的眼神训练方法。)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