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风城黑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水上看哥本哈根的精彩

(2025-08-21 05:58:14) 下一个

 

北欧三国(7)从水上看哥本哈根的精彩

丹麦的西边和北边面临北海,东边临波罗的海。哥本哈根的主要运河与水道系统是该城市历史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没有像威尼斯或斯德哥尔摩那样冠以“水城”的称呼, 但其水体是很多的。哥本哈根港(Copenhagen Harbour / Københavns Havn)是城市的核心水域,属于厄勒海峡(Øresund)的一部分,包含多个内港区域,如:Inderhavnen(内港),Sydhavnen(南港),Nordhavn(北港)。此外还有天然和人工的峡湾和运河,如克里斯钦港运河(Christianshavns Kanal),是哥本哈根最美、最经典的运河之一,两岸布满老房子和帆船,常与阿姆斯特丹运河风格相比较,可乘坐运河游船穿越此处,风光极佳。新港运河(Nyhavn Canal)属于哥本哈根港支流的一部分,旁边就是著名的新港(Nyhavn)彩色屋排,虽然短,但极具标志性。自由港运河(Frihavnskanalen)位于哥本哈根北港(Nordhavn)区域;西兰运河(Slotsholmens Kanal)环绕 Slotsholmen 岛(皇宫岛)——丹麦议会(克里斯钦堡宫)所在位置。

 

在哥本哈根乘游轮看城市风景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我们在老城一处登上一艘游轮,开启一段环游哥本哈根水道的旅程。导游热情地迎接我们,用流利的英语介绍行程:“今天我们将沿运河和海岸航行,欣赏哥本哈根的经典地标和隐藏的风景,准备好相机哦!”。游轮的音频带有不同语言的频道,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无语言障碍。微风带来海水的咸味,夹杂着码头上新鲜烘焙面包的香气。游轮缓缓启动,水面泛起细小的涟漪,倚靠在栏杆旁,迫不及待地想要从水上探索这座城市的另一面。

游轮沿着运河前行,两岸是哥本哈根标志性的建筑。导游指着远处说:“看,那是新港(Nyhavn),哥本哈根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彩虹般的新港映入眼帘,那些五颜六色的房子在水面上投下倒影,仿佛一幅明信片般的画面。导游介绍,这里曾是水手们的聚集地,也是安徒生喜爱的地方。如今却充满了咖啡馆和游客的欢声笑语。我的目光被一座座尖顶教堂和古老仓库吸引,它们诉说着这座城市几百年的历史。运河上不时有小型游艇划过,水手们向我们挥手,增添了几分生机。

 

 

当游轮驶向海边,导游提醒道:“接下来是小美人鱼雕像,大家准备好拍照!”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的背影出现在视野中,她静静地坐在岩石上,凝望远方。虽然雕像比想象中要小得多,但那种孤独而诗意的气质让人动容。阳光在她青铜色的身体上闪耀,海浪轻轻拍打着岩石,从水面望去,她比照片上更孤单,青铜的身影静静凝望着远方的海口,仿佛依旧在等待属于自己的波浪。我忍不住按下快门,试图捕捉这一刻的永恒。导游补充道:“她是安徒生童话的象征,也是哥本哈根的文化名片。”

 

 

游轮转向一处独特的建筑,导游兴奋地说:“这是Circle Bridge (圆桥),由艺术家Olafur Eliasson设计的!”这座五个圆环相连的步行桥横跨运河,简洁而现代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桥上行人悠闲地散步,有人驻足拍照,导游笑着说:“这座桥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一件艺术品!”

驶向另一端,现代的黑色玻璃建筑——丹麦皇家图书馆“黑钻石”——闪耀着反光,与古老天际线形成强烈对比。它的镜面外墙捕捉着不断变化的光影,像水面上漂移的碎金。

随后,我们经过克里斯蒂安尼亚(Christiania),哥本哈根的“嬉皮士区”。导游介绍:“这里是自由的象征,居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街头涂鸦和音乐随处可见。”我远远望去,看到色彩斑斓的墙壁和悠闲的人群,仿佛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

 

 

游轮继续前行,现代化的建筑开始映入眼帘。导游指着远处说:“那是哥本哈根歌剧院(Opera House),耗资数亿打造的现代化地标!”它的玻璃幕墙和流线型设计格外醒目。

丹麦皇家剧院也醒目,外墙还拉了一幅“西区故事”的广告。

到老城的运河中,桥都是矮矮的,船刚刚能通过,手伸出来就可触摸到桥顶, 船经过桥时,照相都要小心。

 

 

 

不久就到了古老的阿美琳堡宫(Amalienborg Palace)导游补充道:“这里是丹麦王室的住所,卫兵每天的仪式都吸引无数游客。”我感受到这座城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刃有余的平衡。,四座对称的宫殿环绕着皇宫广场,喷泉与国王雕像交相辉映,背后那座绿色穹顶的腓特烈教堂(Frederik’s Church)犹如一颗巨大的海绿色珍珠。

 

又经过克里斯蒂安尼亚宫,这是政府办公的地方。

这是救主堂(The Church of Our Saviour, Vor Frelsers Kirke)是丹麦哥本哈根Christianshavn区一座著名的巴洛克风格教堂,以其独特的螺旋形尖塔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采用荷兰巴洛克风格,呈希腊十字布局。于1752年落成,高90米,外部有150级螺旋楼梯(总共400级),逆时针环绕上升,顶部有金色球体和3米高的耶稣雕像。

沿途,水面上不时有私人游艇和帆船滑过,船上的人们晒着太阳,享受着夏日的悠闲。导游笑着说:“哥本哈根人热爱水上生活,夏天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海!”可能是夏天太短了,太难得了吧。岸边,市民们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孩子们在运河边嬉戏,阳光洒在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突然,一艘巨大的军舰出现在视野中,导游介绍:“这是丹麦海军的巡逻舰,偶尔会停靠在这里,提醒我们这座城市的海上历史。”军舰的威严与运河的宁静形成有趣的对比,让我不禁感叹这座城市的多样性。

接近航程尾声,导游指向一座现代化的建筑:“那是哥本哈根的能源工厂,Amager Bakke!”这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外形独特,屋顶竟然是一个滑雪坡。导游自豪地说:“它不仅是能源设施,还是娱乐场所,体现了丹麦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我看着这座既实用又创新的建筑,感受到哥本哈根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

 

坐在游轮的甲板上,导游的讲解让每一处风景都变得更加生动。这座城市不像其他欧洲都市那样喧嚣,游客也不那么拥挤,而主人们却很热情。哥本哈根像一位安静的智者,用它的运河、建筑和历史缓缓诉说自己的故事。海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凉意,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导游的热情和知识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古老的宫殿到现代的能源建筑,每一处都充满了故事。

这是哥本哈根的 Krøyers Plads(克罗耶广场)住宅与商业综合体。在哥本哈根克里斯钦港(Christianshavn)水岸边,属于港口新开发区域。

 

一小时后,当游轮缓缓返回老城港口,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水上旅程虽短,但感觉像在水上翻阅了一本哥本哈根的立体史书。

 

最后,还得提到走街上的一处吉尼斯纪录博物馆,门口是世界上最高个的等身雕像,与常人相比,真是高得不可思议。他体型瘦削,穿蓝色或棕色西装,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这座雕像正是以 “世界上最高的人”——罗伯特·瓦德洛(Robert Pershing Wadlow)为原型打造的。瓦德洛是有确凿证据记载史上最高的人,身高达到 2.72 米(约 8 英尺 11.1 英寸)。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