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0日至4月20日,創了我自己的記錄,花了整一個月的時間赴歐洲旅行。此前,有六年的時間因疫情和老公生病,幾乎沒有可能出游。女友2月初打電話問我可否3月同游歐洲,除去十天郵輪外,餘下的時間需自助游。我想了想,在徵求外子意見之後,決定與她同游。
這一個月的時間,包括10天郵輪,這算是主菜吧,下船後我們又去了三個城市,下面將所有地名羅列如下:Lisbon,Portugal/ Portimao-Lagos,Portimao/ Seville, Spain/ Gibraltar, UK/ Malaga, Spain/ Barcelona-Girona, Spain/ Paris,France/ Amsterdan, Holland/ London, UK 統計了一番,這一個月中,加上郵輪所經之處,共計10個大城或小鎮,平均每三天就用脚丈量一塊歐洲的土地。從地處南歐的葡萄牙里斯本,直上到接近北歐的荷蘭阿姆斯特丹,領略了從南至北的風光,也親身體會到這兩處近20度的溫差之比。
本文不可能將所到之處事無巨細地描述出來,故,只在此挑選一些有趣的地方和人物與讀者分享。
宗教藝術令人仰止
@聖加堂的外觀,包括立面12座鐘樓,代表耶穌的十二門徒。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沿海城市,是此次郵輪經過的主綫,此前從未到過這兩個國家,所以,那色彩繽紛和充滿南歐浪漫情調的氣氛,立刻打動了我,應該説從船上登岸所到之處,屬於自然景觀的只有一處,那是葡萄牙的Portimao,上岸之後還需搭車至海傍Lagos,氣勢磅礴,海浪多年衝擊而成的嶙峋怪石,令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工鬼斧。
其餘的海邊城鎮,認真説來都是古鎮,個個都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尤以中世紀的教堂爲人矚目,葡萄牙和西班牙一向是天主教盛地,各種教堂有大有小,琳琅滿目,印象最深的兩處教堂,一個在西班牙的Cordoba, 名爲Mosque-Cathedral清真寺主教座堂,這座帶著濃烈伊斯蘭色彩的教堂原址為聖文生聖殿(Basílica de San Vicente Mártir),是一座小型的西哥德式教堂,後來摩爾人統治了伊比利半島,教堂一度被分為兩個部分,一半為天主教、一半為伊斯蘭教,直至西元786年才改建為哥多華大清真寺。
13世紀基督教奪回統治權後,將哥多華清真寺改建為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於16世紀初修建成文藝復興風格的聖殿。穆斯林與天主教徒共用一個聖殿,清真寺與禮拜堂在同一空間卻不衝突,在當今似乎是不可思議的形態,然而1000多年前那裏竟然已經實現了不同宗教的和平相處,令人嘆爲觀止。
另一所教堂是位於Barsalona的聖加堂Sagrada Familia,這座未完工的天主教堂,是世界上最大 最高的未完成天主教堂,由當時著名的建築師安東尼.高迪所設計。高迪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同時也是一名充滿前衛思維的建築藝術家,1883年他以他自己的方式開始建造這座大教堂,與大部分教堂不同的是,這所教堂從外至内的每一個細節都傾注了高迪對宗教及藝術的想象。可惜的是直到他去世(1926年),聖加堂都未曾竣工,也就是說一百多年來,這所教堂一直都在處於修建當中。不過,據説此教堂將於高迪逝世100周年,也就是2026年的時候完工。
@高迪的另一處作品----米拉之家
郵輪還曾經過直布羅陀,這裏地方不大卻名揚天下,上中學時已在歷史課上聽到她的芳名,她位於西班牙南面,扼守地中海和大西洋,其實她只是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半島,面積只有6.8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3萬,印象中此地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仍屬英國飛地。親臨這所小城,有些驚異她的嫵媚和雅致,挾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暖流,直布羅陀四處植物繁茂,綠草茵茵,城中林立的現代建築,在在顯示她早已擺脫了戰爭的烏雲,成爲歐洲一個現代化城市。
@直布羅陀背山面海,嫵媚中的現代化城市。
旅途上的偶遇
距巴薩羅納大約行車三個小時的一個古城,名爲Girona,14世紀已經建成,古色古香,當地人保留了這寶貴的歷史遺跡,連路面嶙峋的石子都恭敬地留至今日,每天無數當地及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足跡,延續著上千年古人的脚步,卻生活在現代的氛圍中。
我們在那古意盈然的Girona小街上隨意閑逛,突然女友驚呼她見到一個中國人,怎麽可能呢?我說你看錯了吧?於是我們走回幾步,果然見到一位亞洲面孔的女士,正在門前打掃,女友上前問道“Are you Chinese?”,對方稍怔了一下,女友又用中文問道“你是中國人嗎?”,這時那位女士馬上熱烈回答道“是啊”,之後便是一通相互問詢及寒暄,她指著旁邊的一個小店鋪“那就是我的壽司店,歡迎你們進來坐坐啊”。
我們在那間僅供十幾個客人的壽司小店坐下來,她開始緩緩道來,二十年前從中國溫州來到這裏,人生地不熟,西班牙語一句都聽不懂,最初只能給別人打工,維持生活並學習語言,“在這裏呆幾年就學會西班牙語了”她微笑著說,二十年前她三十幾歲,只要有勇氣闖蕩,秉持吃苦耐勞的精神,即使在異國他鄉,生存下來是不成問題的。
望著店内四處堆滿的餐館用品及壽司用料等,我隨口問道“這小店是你和老公一起做的吧?”沒料到她立刻回答“我沒有老公的啊,是我自己一個人做的”,聽罷,我不由得對她肅然起敬,曾經聽説過溫州人在歐洲打拼的故事,但是一個年輕女子,單槍匹馬到語言文化皆陌生的環境求生,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沒有時間問她更多的細節,只知道她已經入了西班牙籍,即使退休也不會回到大陸。
快人快語的她笑著跟我們說,這麽多年自己做,真是覺得太累了,好想找個老公分擔一下,你們加拿大如果有合適的人,不妨介紹給我啊。女友留下了她的聯係方式,雖然并不一定能幫助到她,但衷心祝願她早日找到如意郎君。
另一位奇人是在倫敦認識的,他是女友的親戚,姓吳,且稱他吳老闆吧。吳老闆是湖南長沙人,八十年代移民英國前是眼科醫生,移民之後曾受聘于聯合國資助非洲的眼科診所,及後他考取了英國公共衛生博士,按説這是一個從大陸移民來英國的中國人非常不錯的開始了,況且當年吳老闆還在一政府部門謀職,然而幾年之後,吳老闆決意要把傳統中醫中藥及針灸在英國發揚光大,他自己辭了職,一心一意拓展中醫事業,並親自到大陸招請願意來英國的中醫師。這裏有兩個亮點,一是他竟然在倫敦開了一百多個中醫診所;二是爲了將長久以來英國人對中醫的偏見打破,他把中醫診所開到了英國人常去的購物中心。吳老闆說,只要我做,就要做的比前人更好!
除此,吳老闆還有一個跟醫學完全不着邊的愛好,那就是修復古董小提琴。他從拍賣場上買下一批批的小提琴,然後拿回家,細心將其修復,那都是兩三百年前的古老舊琴,有些琴身(共鳴箱)已經破裂,有些指板損壞,還有些琴馬缺失,等等,吳老闆遂耐心地一點點將其修補好,令其琴聲穿越幾百年的空間,重新在21世紀響起。他解釋説,他年輕時曾經學過小提琴,後來興趣逐漸轉到做琴和修琴上面。
在英國,隔一段時間就會舉辦來自歐洲各地的古舊小提琴拍賣會,這些待修復的小提琴,拍賣會上需成批購買,也因此,吳老闆家裏大約有近三百把小提琴。他説,這純屬他個人興趣和愛好,並不會以此賺取金錢。故,他只是將修好的小提琴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此次,我也有幸被贈送了一把。
吳老闆的家不在倫敦市中心,而是在Lutton,開車大約需兩個小時,他開玩笑説他們住在鄉下,此話不假,他家除房屋外還有一大片農場,養鷄養蜂,種菜種瓜,最近他買了八個受精的鵝蛋,用孵鷄的孵蛋器去孵小鵝,我們離開時還未孵出來。吳老闆希望這些小鵝長大後可以保護他的雞不受狐狸的騷擾,甚至喪身狐口。
在此祝福吳老闆繼續多彩生活,保持身體健康!
不恥下問 順利完成自助游
結束郵輪之後,踏上巴薩羅納的土地,便是我們自助游的開始了。當然,住宿早已訂好,問題是搭乘公共交通所遇到的語言問題,西班牙語對我們是完全陌生的,唯有不恥下問,而且要揀選適合的人去問,比如在地鐵站,首先找到”I”字頭的標志,那是Information的所在,而裏面的工作人員是懂得講英文的,不過,由於英文并非他們的母語,有時會有詞不達意的情況,於是,就要將他用英文傳達過來的信息,再復述一遍,得到肯定的答復,這才算完成問詢。
經過觀察,發現地鐵站及火車站裏面穿綠背心的工作人員,是為服務旅客而設,他們也可以用英文溝通。好了,票務問題解決了,之後便是搭乘車,首先要搞清楚方向,也就是想去的地方之終點站,一旦搞錯,南轅北轍,那就要無端耗費時間,這個時候還是要靠不恥下問。有次在巴薩羅納搭火車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搭乘方向沒有錯,但車上由始至終見不到一個售票員,不要以爲這可以矇混過關,出站的時候因無票(包扣電子票)便被閘門所阻不能出站,於是,招呼閘外一個警察裝扮的人,跟他講明情況,他很友善地打開閘門讓我們出站,之後我們找到票務処説明情況,並買了來回票。
@Valencia的水族館名不虛傳,游客仿如置身海底。
還有一次在郵輪所經之Valencia,那裏的海洋水族館非常出名,但郵輪巴士只送我們到市中心,若想去水族館,便須自行搭巴士。這個問題不大,但當我們搭上巴士後,卻發覺不能確定究竟哪一個站下車,剛好旁邊有幾個年輕人正用英文交談,便開口問,原來他們也是去水族館的,被問的那個女孩還恰好也是來自加拿大,異鄉遇故人啊!説了沒幾句,當女孩得知我們還未買水族館的票子,馬上表示她還有一張多出來的票子在她的手機裏。就這樣,我們不用排隊便從她那裏購得一張票。
總之,不跟旅行團的自助游,確實是有一定挑戰的,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只要耐心加不恥下問,任何困難基本都可迎刃而解,更況且這裏的人們大都十分友善,當然,個人的身體健康是首當其衝的必要條件。
後記
@在阿姆斯特丹游船河,飽覽市景。
30天的旅程,走了大小10個城與鎮,唯一令我感到遺憾的是,完全沒有料到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的氣溫如此之低,我因未帶夠禦寒衣物,以至於幾十年來第一次為寒風所逼,料峭不止,只所幸并未因此染疾。教訓是,設計旅游路綫時,盡量避免在同一旅程中去溫差太大的地方,比如此次去葡萄牙及西班牙,地處南歐,氣候溫暖,之後去阿姆斯特丹和倫敦,溫差與南歐相比差了20度。如此這般,行李中需要準備春夏秋冬的四季衣物,但這無形中加重負擔,另方面身體也需立刻適應這突變的氣溫,體質欠佳者就會面臨疾病入侵,實在得不償失。倒不如選擇同一溫差,或相似溫差的區域旅游,免去不必要的麻煩。
此次歐游之前,我訂立了三大原則:第一安全,第二健康,第三游玩,沒有第一第二的條件,寧可不去游覽。很幸運的,我們這30天之游,從未違反這三大原則,平安回家。也希望讀到此文的你,也與我一樣,平安是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