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三重奏組為老人院及教會義演已超過十年之久,每次演出,他們倆一個提著小提琴,一個揹著大提琴,本人則只拎著鋼琴伴奏譜子即可,除了有時需幫他們拿譜架。每每走進表演場地,這陣勢都會引起早已到場的觀衆一陣驚喜,我們則隨之微笑並揮手與他們打招呼,能為曾經為加拿大做出不同貢獻的老人們表演,是我們的榮耀啊。
大提琴和小提琴都是自帶樂器,鋼琴當然不能自帶,不過此地一般老人院都有鋼琴,甚至不止一架,每次演出前,隊長秋子都會跟老人院負責人電話中溝通一番,從未去過的地方,他甚至會親自去看看鋼琴及演出場地的情況。不過上次的演出卻出了點狀況,可以説是十幾年未曾遇到過的。
因那家老人院離我家不遠,秋子叫我去看看鋼琴情況,那天我去的時候,五六位老人家正在舉辦讀書會,地點就在鋼琴旁邊,出於禮貌我不便馬上試音,於是坐在一旁等待。讀書會結束,我向他們説明來意,便坐下來試音,打開琴蓋方知那是一架電子鋼琴(Digital Piano ),稍微試了一下,心想電子鋼琴應該不會有大問題的,搞清楚開關和控制音量的按鈕之後,我就告辭了。
演出那天,照例他們倆要先跟鋼琴對音,我在鋼琴上給出A音,秋子拉出小提琴的A弦音,問題來了,這架鋼琴的A音比小提琴的A弦整整低了半個音,天啦,怎麽會有這樣的事!?一般來説,電子鋼琴是應該對標準音高有調試功能的,秋子耐心地一個個按鈕嘗試,卻不得要領,找來老人院負責人尋求解決辦法,一樣不知所以。而那天我來試音的時候,根本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秋子說現代的電子鋼琴不會有這種情況,顯然這架電子鋼琴應該是被捐贈來的,而且十分老舊,如果僅僅鋼琴獨奏,沒有太大問題,但我們是三重奏,起碼三種樂器的音高必須一致,才能奏出相對理想的音響。眼看演出時間即到,怎麽辦呢?秋子決定小提琴和大提琴調低半個音,以“委身”配合這架“身處老人院的老爺鋼琴”,這可是我們十幾年來第一次遇到的新鮮事。
即使大提琴小提琴調低了半個音,這架老爺琴依然難以駕馭,彈强音,就成了噪音,彈弱音,沒聲了,搞得我真是沒脾氣。但無論如何,依照節目單上的曲目,勉强完成演奏,曲終,觀衆熱情鼓掌,有幾位老人甚至走上前來祝賀我們,全然不把“低了半個音”當回事啊。
曾有一次在另閒老人院義演,也是電子鋼琴,其樣式如同小三角鋼琴,很時髦、漂亮。演出期間,我突然發覺脚下的踏板,不知爲何,竟然離開我的右脚控制範圍-----“跑掉了”,趁著長休止符的短暫時間,低頭一看,原來踏板并非固定,被我踏了幾次之後,竟“擅自”離開原本位置“自行向前”,説時遲那時快,趁著兩個小節的四拍休止符尚未完成,用右脚尖迅速將踏板鈎回來,然後坐好,迎接那個休止符之後的彈奏。雖然這也是難以預料的失誤,但畢竟太好笑了,也成了我的難忘回憶之一。
還有一次是傳統立式鋼琴,我僅僅試了一下高音部分,結果低音部分其中的D“啞了”,彈而無聲,估計裏面的琴弦斷掉或出了問題,還好不太影響彈奏,演奏照常。還有一次,琴鍵久未清潔,尤其左邊最低的兩個八度,一經觸鍵,左手指頭便沾了顆粒狀的灰,哈,有年頭沒人擦琴啦!於是,之後的演出除了帶琴譜,還要帶抹布,以備不時之需。
對於老人院的鋼琴,不能要求過高,故,我要求自己要適應各種不同的琴,就如同去租車,租車行的車子各種各樣,你總是要駕馭它,儘快適應它。也正如人生遇到的各種躲不過去的難題,你需要的不是抱怨,而是想方設法地適應、克服,並接受。
上文提到的低了半音的電子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爲了配合鋼琴,特地調低半個音,雖然勉爲其難地完成演奏,但我們心裏都感覺很不舒服,可是幾天前那個老人院竟打電話來,說老人們非常享受我們的演奏,請我們復活節再去。可見老人們對低了半個音的音樂演奏,全然不在意,他們在意的只有悠揚的樂音,帶給他們感官上的享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