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T教授谈美食二 漫谈“红烧肉”四:苏式红烧肉

(2015-09-25 19:10:59) 下一个

和T教授谈美食二 漫谈“红烧肉”四:苏式红烧肉

最近一段时间我非常忙,又是回国,又是忙于工作,文章的草稿早已打好,可就是没有时间码字,一直拖到今天,才总算完成红烧肉的系列的最后一款:苏式红烧肉。辜负广大吃货的期望。在此抱歉。

苏式菜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其最主要的的特点我把它总结为八个字。

依时而食;依令而食。

依时而食,是指苏州人会根据时令的转变用同样的食材做出不同的菜肴。

例如五花肉,在春季,苏州人会爱做苏式红烧肉,苏州人之为称“酱汁肉”。冬去春来,人们告别的酷冬,食欲打开,大有大块吃肉的冲动,“酱汁肉”通红的色泽最为诱人的。

在夏季,苏州人爱做荷叶粉蒸肉。夏季天热,酷热难挡,荷叶粉蒸肉的味道以鲜香清爽,荷叶的清香不仅飘散在空气中,还能渗透到肉里,在遭受夏季酷暑的萎靡的食欲,就此能够全部打开出来。

在秋季,苏州人爱做菜花头干扣肉。苏州人在秋天喜欢贴秋膘。菜花头干,碧绿生青,清香扑鼻。肉质酥烂,香糯可口。这是苏州人贴秋膘的首选。

到了冬季,苏州人爱做酱方肉。酱方之肉,肥瘦相间,肥而不腻,瘦而不干。这是酱方肉的一绝。大盆端上,整块方肉在其中,厚笃笃,颤微微。浓油赤酱,特别是一大张肉皮,金光灿烂,令人垂涎欲滴。由于酱放肉炖制软烂,不用刀切,用筷子夹即可。肉在嘴里稍为一动,肉皮就顺着喉咙往下滑。此时,真所谓满口留香。

依令而食,指苏州人做菜讲究新鲜。由于苏州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物产特别丰富。各个季节都有各自的时令菜品,可根据不同时令的新鲜食材做出各式美味佳肴。可见,苏州人的饮食是格外地食得讲究,食得精致。

我们称的苏式红烧肉,而苏州当地人是从不叫红烧肉,而是叫“酱汁肉”。发音是“GangZhuNue”。最重要的是这道美味佳肴必须用太湖黑毛猪的五花肉来做。其特点,鲜—味道特别鲜美;

嫩—特别容易软烂。

当然,我们在北美是没有口福食到太湖黑毛猪。不过如果我们的烹饪方法得当,也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苏式红烧肉。

好了,太啰嗦了,赶紧名归正传。

苏式红烧肉的做法:

一。主材:三层薄皮五花肉。750克;

二。辅材:上海小青菜。10颗;

三。调味料:红麯米,60克,大约1小碗;水,三小碗;姜片,4片;青葱,3根;料酒,50克;冰糖,30克,八角,1颗;桂皮,2小片。

四。炊具:炒锅,小锅,小砂锅;

五。时间:准备时间:0.5小时,烹饪时间:1小时。

六。具体步骤

  1. 制作红麯米水:将小锅放在炉子上,倒入红麯米,加入水3小碗,开中火,烧开后,转小火,持续烧5分钟,捞出红麯米,保留红麯米水。
  2. 去毛:将整块五花肉皮朝下放在火上烤。具体方法见我的前几篇红烧肉系列。
  3. 焯水:将整块五花肉放如锅中,冷水焯水。水开后,倒入少许料酒,持续烧5分钟。
  4. 切块:将整块五花肉洗净,切成2.5厘米见方的肉块。

注意:焯水分为二种。一种是先整块焯水。好处是,肉皮先受热,再切块,这样在后续的炖制中肉块不会变形。在摆盘时会很漂亮。另一种是先切块,再焯水。由于肉块比较小,容易变形。在摆盘是不是很满意。

5. 炖制:先将葱姜垫底在小砂锅中,放入肉块,倒入红麯米水和料酒。放入其他调味料。最后加入适量的水,水要淹过肉块。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再开大火收汁。

注意:观察肉块是否炖制好,有一个方法,就是看肉块的四角是否下塌。如果肉块的四角下塌,表明肉块已炖制到位。

       6. 制作菜花:将小青菜切去叶子,留3厘米的根,用剪刀将菜梗剪成圆形,像花朵一样。共制作10颗菜花朵。上小锅放水,开大火,水开后,放入一勺盐和少量油,再放入菜花朵,开水后1分钟,盛出。

       7. 摆盘:将红烧肉块码放在盘中,皮朝上,周边围上菜花朵,最后将肉汁浇在肉块上。

最后大功告成,即可品尝。

总结,苏式菜最大的特点是重色重甜。以我个人的经验,红麯米可以多放点,体现色重,苏式菜偏甜,可多放些冰糖。

这道苏式红烧肉的最大的特点,颜色红润,甜而不腻,酥而不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camy 回复 悄悄话 色香味型俱全,简直就是件艺术品啊!学了后马上实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