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巢穴

因为害怕伤害,所以只是旁观;因为不愿失去,所以放弃追求——这里只是一个无用之人的避风港。
正文

兀自颓废

(2015-03-23 20:44:48) 下一个
颓废是一种生活态度吗?这不过是美化的说法,自以为是,自欺欺人;不过是给“懒惰”和“懦弱”找了个听起来像样的代名词。
 
昨天,跑去看了一场电影,买了一套衣服;今天,买了新的鼠标和耳机……没有实感……我常常写“时间如同指间倾泻的沙砾”——其实一点也不像。时间从来没有变少,如沙砾般溜走的只有我们的生命。时间仿佛身边缓缓流淌的河川,侧耳倾听,无声无息,凝神静观,一成不变。然而,记忆却自顾自地累积了起来,自顾自地,不必祈求,也无能为力。
 
小时候是如此惧怕“死”,想想其实很可笑,因为那时候连什么是死亡都不甚了然。本来应该无忧无虑,与这个字最最无缘的岁月,我却因为想到“死”而在被窝里哭过。与其说可笑,不如说怪异。然而,这样的我却从来不忌讳说“死”,即使常常引人侧目,惹人不快。《哈利波特》里面邓布利多曾经说过“惧怕名字,最后会变成惧怕本身”,但其实大部分时候是反过来的,正因为惧怕那个“本身”,所以才会惧怕“名字”。那么我究竟是害怕还是不怕呢?这是个问题。
 
新的衬衫还很不贴身,新的鼠标用起来还不大习惯,新的耳机也还有点夹痛自己的耳朵,但是总有一天我会习惯的。对,“总有一天”,会用这个词,说明我还是惧怕“死亡”的,因为我还下意识地期盼着未来。然而,事实上,当我站在窗边的时候,曾经不只一次地产生过跨出去的念头——即使这将意味着我将永远无法踏入神之门。可怕,可怕,可怕……我仿佛已经听到了恶魔在耳畔呢喃,那恶魔名叫“绝望”。
 
据说,兔子在被猛兽抓住时,即使还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也会立刻切断自己的意识。这是逃避痛苦的本能。然而,兔子也许的确是无能为力,但是大部分自杀者则可能仅仅出于两个不太光彩的理由——“懒惰”和“懦弱”。大部分人是可以选择的,他们选择了最轻松的路。
 
我恐怕是不会选择那条路的,毕竟我还不想去和撒旦做邻居。不过,我却兀自颓废着,因为那两条不太光彩的理由——比起他们,我其实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啊,看来我得去趟教堂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温血的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周老虎' 的评论 : 持续一段是一段吧,反正人只能活几十年。
周老虎 回复 悄悄话 去教堂等于打针兴奋剂,能维持多久,对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