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记忆102 (2) 农活

(2021-03-31 11:50:17) 下一个

1971

远山的冰雪渐渐融化,露出了浅浅绿色。大地开始苏醒,野花, 小草蹭蹭往外冒伢, 空气里散发着清香, 天也变得越来越蓝。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淳朴,好舒服的农村, 我们渐渐习惯了这简单, 生活。虽然我们地无一垄, 房无一瓦,住在老乡家里,我们所有的家产就是两个柳条箱和一个皮箱, 加上妈妈那架永久自行车,还有姥爷送的一架蝴蝶牌的缝纫机 (根本就没打包),可我们的生活很正常。妈妈每天按点上下班 (爸爸仍然留在土口子, 因为他从省委下放的五七干部, 不能跟我们走。从此,我们家一分两半。) ,我们按时上下学。

七十年代的农村学校大多是半农半读。有很多任务必须完成。

冬天,要拾粪: 牛的, 马的, 驴的,猪的。。。

为了避免被人看见,尴尬自己,我常常天蒙蒙亮时就起来,用大围脖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背上从对面炕 (我们当时被分配到老乡家住的,实际上就是分配到一铺炕, 那就是“家“了。)的刘大爷家借来的罗筐, 手拎一把小铲子,沿街拾粪。早上, 寒冷的北风, 呼呼呼,吹在脸上, 像刀割一样。五指的手套只能用到手掌那一块, 当我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 我就默默地背诵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等背完,一定能看到不远处有粪了。有时看到了一大坨牛粪都会欣喜若狂,如获珍宝,害羞呀, 胆怯哑,怕臭呀,等等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了。 要知道那是支援社会主义农村生产建设呀。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幸运的时候,多说一袋烟的工夫,就 会拾一箩筐。 我根本就背不动, 于是生拉硬拖,费着牛劲把它拖到学校。手套也是湿的, 围脖捂着嘴巴的那里上害挂着白冰溜子,脚下的北京棉也直冒热气。不幸运的时候,只能捡到几个驴粪蛋。那才是真正的尴尬。可是最最有趣, 不能忘怀的是抢粪。有时尽管你起得早, 有人比你还早。拾粪的不只是小学生, 还有大爷,大叔,大妈,大娘, 哥哥,姐姐,你发现了那堆粪,他们也看到了, 这时就要比速度了。谁占领了阵地,成果必定属于他。苦中作乐

成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春末·夏初 学插秧

春夏交替之际,广阔的农村大地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野花儿摇曳,小草儿伸脖,鸟儿在歌唱, 青蛙,癞蛤蟆也在齐鸣,小河在哗啦啦欢快的流淌,还夹在着大白鹅,黄鸭子呱呱的叫声,大地散山出沁人心肺的味道。村里老少人们早已脱下了厚厚棉衣, 忙着备耕,生产,我们小学生也领到了任务,开始水稻插秧了。听干过插秧的同学介绍,插秧最可怕的是遇见马琳。

大米。大家都说好吃的中国大米在东北,好吃东北大米在吉林。清原是吉林的相邻自然也想吃到最好的大米。据老乡说,他们大体在4月中下旬苗床育苗、5月中下旬插秧到大田,

这一周, 我们要停课支援生产队插秧。一清早,到学校集合,一位生产队长带我们走了好远的路来到了一块块整整齐齐,四四方方水稻田。虽然是天蓝蓝, 日头高照,百花盛开,青草旺盛。可水稻田里,仍冰茬刺骨。一脚踩下去根本站不稳,真怕一下扑到水里,成了黑戚戚野鸭子。我呆呆站在田埂上,裤脚挽的高高的,还是迟迟不敢伸脚下去。田里已有社员开始作业,有些妇女社员很麻利儿,一会儿功夫,她们的身后已站着绿油油,齐刷刷一排排的秧苗。田里,黄泥汤的水倒影着蓝天,白云,加上新插进来的嫩嫩的绿苗,还有那些妇女头上,脖子上五颜六色的围巾,好一派五彩缤纷的画卷。眼前一切一切都会让你很快忘掉先前的恐惧。扑通,我勇敢地迈出了第一脚,冰冷的水和粘呼呼的泥土让我浑身打颤,不过很快就适应了,站稳了脚跟,开始学他们的样子插起秧来。最初是七歪八扭的, 慢慢的开始有点模样了,至少走直道了。你看那队长, 一个人可同时插五陇。同学们也开始比赛了,为了不掉队,我全身关注地插秧,实在太累了, 就直直腰,喘口气. 突然,觉得腿上痒痒的, 低头一看,哇的一声大叫起来,划破了静静的田野,只见我腿上沾着三四条黑虫子,我魂飞破胆地往田埂上跑。老师,队长看到了也跑过来,“别动”,我看见那虫子好像还在往肉里钻,想伸手去拽。 队长很有经验, 让我把腿伸直,只见他在我腿上啪啪几下,那几条黑色的虫子,就从我腿上掉下,老师上去狠狠地把它们踩死。这是我才注意到他们都穿着水靴子。我浑身瘫软地坐在田埂上,这恐怖的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只要提到马林,我就会不寒而栗。

回家后,妈妈告诉我插秧的水靴买到了。明天可以穿上就不怕马麟了。这是一副精美的黄色的靴子,软软的,高高的腿脚一直能保护到大腿。虽然有了工具, 有了保护,可我打心里就不想回到那里。第二天还是硬着头皮来到了水稻田间。刚刚有点美滋滋穿上了崭新的黄水靴,下到水里, 脚也不冷了,也不怕马林了。可问题又来了。水靴子把不出来了, 挪不动腿了。这才知道什么叫寸步难行。插秧的确让我在少年时就深深地体会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晴天,汗滴禾下土的艰难。

永生难忘:“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那唐朝布袋和尚写的《插秧诗》所生动描绘的农民劳作的情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Redstone 回复 悄悄话 Thank you for your words.
Redcheetah 回复 悄悄话 good to read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