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乐文摘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惘然.
个人资料
正文

天香凝露——宝钗与牡丹

(2006-06-18 01:23:05) 下一个
刘栖泠
夜看红楼论坛

牡丹是花王

刘禹锡说:“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李清照说:“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当每年的谷雨前后,山东荷泽,河南洛阳等地的牡丹便会漫山遍野的开放。远远望去如同繁华仙境。然而,赏牡丹不能象日本人看樱花,一片一片的走形式。真正需要离近了她,细细品味。牡丹似有性格她的花期只有一周左右。如此想来多有感叹,牡丹是将一年中积蓄的流光异彩灿烂在这几天的全部绽放出来。近观她,不但会感到她无比的惊艳,而且会感到一种震撼的,惊心动魄的魅力。如同第一眼远远的望见太和殿的感受。

姚黄,王中之王,三四年才开一次,非常珍贵。魏紫:牡丹花后,深沉庄重,令人起敬。玉楼春:千层复瓣,惊心动魄。赵粉:花冠硕大,妩媚动人。洛阳红:鲜艳绚丽,光彩照人。二乔:相映成辉,娇态万方。赛雪塔:玉骨冰肌,晶莹如雪。当月亮升起之时,如猛然看到的昆山夜光。的确是,如梦如幻。就连那小如指盖的心形的荷包牡丹,也显得那样不吝世俗。

评剧“花为媒”中有一句著名的唱词“牡丹虽美花不香。”这不知在多少人心中让牡丹蒙受了不白之冤。牡丹的香被称之为天香。

牡丹的确很香,香得人人醉。

吴梦窗曾说:“休漫道,花扶人醉,醉花却要人扶。”

与兰花的幽香,梅花的暗香不同,当走近牡丹园时,往往是还没见花,先觉其香了。赏牡丹,风中,雨中,雾中,朝霞映,夕阳朝,月色下,都各有特色。在与她的香气相配,真正是国色天香。

这样的花,感染了多少大艺术家。吴昌硕,齐白石,李苦蝉以及他们的传承者在牡丹这一题材上的传世佳作数量可观。这是大师们的感动,大师们的表达,大师们的寄怀。

李白说:“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和暗喻都是很有讲究的,寄寓爱憎褒贬,隐喻人物的性格命运,格外的耐人寻味。以花寓人,牡丹寓的是薛宝钗。

书中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行的洒令是“占花名第一个是薛宝钗:“~~宝钗便笑到‘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挚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

任是无情也动人。

~~众人看了,都笑着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许多文章对“任是无情也动人”一句作过剖析,多以为 “无情”为宝钗本色。那么这句唐诗到底出自何处?
原诗《牡丹花》作者罗隐,之昭谏,自号江东生(833——909),今浙江富阳人,本名横。屡举进士不第改名隐,后为官。

(原诗)牡丹花
似顾东风别有因,
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力近侍,
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
辜负秾华过此身。

此诗是咏牡丹花的名篇。作者借牡丹的“秾华”来自喻,以抒发自己博学多才而功名无着的感叹,其中颔联“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天情也动人”是全诗警句,历代诗人多有套用;辛弃疾的“若教解语应倾国,一个西施也得”《杏花天》“名花果有倾成色,任是无香也动人”樊增祥《海棠》。

看来从原诗的整体出发,而不是断章取义的分析,宝钗的“无情”论便有些缺乏根基了。本来罗隐就是以牡丹来激发自己的怀才不遇的情绪。这才是诗旨主题。而仅凭一句中的“无情”二字去猜测,则不可取。

每一个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势必都有自己的情感生活,这是作为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感情的存在是没有条件的。作为“大旨谈情”的《红楼梦》的主要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宝钗怎么能够是“无情”的“冷美人”呢?书中曾有“面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一句似乎是指宝钗的冷,极冷。但是“山中高士”亦有感情。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联佛祖都是多情的人。佛经上的“众生”译为“诸有情”。禅宗六祖慧能在《檀经》般若品第二种说:“今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恶皆蒙润。”可见大智高僧也是有感情的。否则慈悲和普渡如何在他们身上体现。

而恰是宝钗在书中为宝玉讲了,慧能题揭的故事。可见宝钗对六祖之故事是相当熟悉的。

而庄周的“知鱼之乐”、“栩栩然蝶也“也是表现了道学先哲对干感情的体验。

先哲、高僧对人的感情都是认可并投入的。何况宝钗,一个十几岁的美丽少女,她会“无情”这决不可信。只不过是感情的流露方式和深浅的不同罢了。

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肄业秦钟结宝玉”中周瑞家的问宝钗:“……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宝钗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这“热毒”是指什么?是人人共有的情感,从“胎里”带来,是先天具有的,不是毒,是热情,是感情。也在同回宝钗说,每当犯病的时便用一种“冷香丸”来克制,“冷香丸”是什么?书中描写配制“冷香丸”的费很长时间,很多周折。实际上这长久的时间和周折孕育出了规戒人性,压制人欲的宋明理学,以及它带动规范的纲常伦理,社会道德。

“热毒”是美好的人性,是热情,使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潜意识中的欲望。“冷香丸”是压制她的手段。可以说,热毒悖天理,冷香灭人欲。

脂砚斋在此批了一句有趣的话:“……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得。”

牡丹是美德,几乎是完美的,而这种“完美”的体现,是不美与美感的一般规律关系。这种完美已超出了美的典型,超出了形象审美逻辑。牡丹已经过社会文化系统的“千锤百炼”已成为一个载体,承载着并非美的典型而是某些社会道德标准的存在可观。她所承载的东西被称之为“天理”于是她的芳香被称之为“天香”。千百年来孕育发展的宋明理学选择了牡丹这一最美丽的花,作为自己的标识,也许这都怨牡丹太美,艳冠群芳,端正庄重,似乎正是所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谓庸。”又始终被皇权官方垂青。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尽管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后期,其作用和影响愈来愈阻碍思维发展和历史进步。但是它在形成的早期,无论是客观唯心哲学状态,主观唯心哲学状态,唯物哲学状态,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与反宗教,而成为一直成为官方哲学,使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成为哲学而不是宗教。哲学没有沦为宗教的“婢女”都是没有过突出的贡献的。如果打破以国家,地域,民族的思想发展的大系统来考察,是应当给欲应有的历史地位的。

宋明理学的基本特色,可以说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学术思想。理学家们继承和改造了中国的哲学史上“理”这个概念,把“理”说成宇宙的最高本体,产生万物的本原。从程、朱哲学思想的逻辑结构来说,实是“理”借助于“气”而展开流行的过程。他们也以自己因提出“理”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而自诩。程颢在《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二中说,“吾学虽有所手,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理学加以“理”代“天”,用“理”去起着“天”在封建社会后期所不能起的作用。“理”在其哲学体位的重要地位。陆九渊的著述中显示他从“天上何物”“天气何所穷际”这样一些宇宙本质问题开始构筑理学。而实际上则是对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的歪曲,颠倒的概括。

理学家把自然,社会,人生以至历史,凡是真的、善的、美的、正的,光明的都说成是合于“天理”的是“天理之自然的”。凡是假的,恶的、丑的、偏的,黑暗的,都说成是人欲,是属于该去之列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程、朱、王、陆,拟定的“十六字诀圣人心传之秘”理学家们特别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所谓“天理”,实际上是封建道德伦理的基本原则;所谓“人欲”即是一切违背封建制度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可见,宋明理学的建立,它是一个先综罗先前的哲学,建立了较严密的,思辨的哲学思维形态,成为了官方哲学。为了适应官方哲学加强宗子、族长中心的宗法制度。理学则有一整套道的伦理思想,来整顿“伦常”。理学家强化了的“三纲五常”成为了社会道德伦理的核心。三纲五常,具有至高无上绝对性,永恒性,升至了“天理”的高度。而且理学家也强调“三纲五常”又具有普遍性。人物以至草木禽兽都无逃过“三纲五常”之外。文遍不难理解连牡丹都无法逃出理学伦理的建构。
理学家们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逐步变化为“天理”是君主权利的化身,等于为统治者的一个手段。在以“理”的借口下杀人。“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样的重枷下,不知有多少灵秀美好被构建,被扼杀。

虽然清廷在入关后,大崇儒学,推崇儒学,而实质是上这个“复盛”的新“儒学”与宋明理学并无区别。而是一种加大强调的强调手段。

于是牡丹被“三纲五常”建构了,“三纲五常”会赋予她种种“美好”的品格。

宝钗也被“理学宗法”规戒了,理学宗法也会给予她种种“美好”的品行。

黛玉与宝钗的不同就在于,黛玉拒绝这样的规戒,而宝钗接受了。

然而《红楼梦》不是“花间词”,它在为这些反对构建,反对规戒,和被构建被规戒的一切美好的,“水做的”红颜们大声一哭和深深的悲哀。宝钗的被规戒是事实,但她也有着自己个性显张的一面,任何事情都充满了矛盾,人也不例外,宝钗也不例外。这从书中第四十二回中,“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的“宝钗论画”里可见一斑,她对绘画用纸有研究,在商议惜春画大观园行乐图该用什么纸时,宝玉说:“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而宝钗却说~~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有难滃,画也不好,纸也可惜~~和凤丫头要一块重绢,叫相公矾了~~。然后她主动为惜春开了张作画的工具和原料的单子:

“头号排笔四支,二号排笔四支,三号排笔四支,中梁四支,大南蟹爪,十支须眉十支,大著色二十支,小著色二十支,开面十支,柳条十支,头朱四两,南赭四两黄四两~~广匀胶四两,净矾四两。~~柳木炭一斤,三屉木箱一个,实地纱一丈,生姜二两,浆半斤。”

接下来宝钗对作画技法本身也作了见解:“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陵壑的才能成画。~~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漆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姚絷在万有本《石头记》中批道:“观宝钗一番议论,直是一个老画师。门外汉断不能道其只字。”说得很有道理,从这一段来看宝钗是很精通绘画的,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宝钗在这次“论画”时的表现。她几乎是一反平日的习惯行为,当着众多人,几乎是抢着说出了这一大套绘画理论。这不能不说,此时的宝钗内心中被压制已久的,被限制已久的真实心理情绪,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论画这一特殊的渠道,一下子释放出来。这是宝钗人性的张显,是她借她精通的事物而宣泄的表现欲望。她让她的心灵在长期的规训和不断自我识别中,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是她的本我潮水般涌动着冲破了自我的闸门而将超我湮灭的一次心理壮举。此时的宝钗是多么的真实,多么的可爱,多么令人敬重。

然而既是在这次“画论”过程中,宝钗竟在不自觉中仍旧带出了被规训的影子。宝钗对绘画精通,是什么样的绘画?怎样的精通?

中国历史走到了明清时代,绘画艺术逐步开始分野。海派、岭南派、京派等等形成以前,则主要是与工笔分解。绘画艺术的分野,实际上是艺术家对社会历史认识的哲学思辩的不同造成的。而此时写意,或称文人画,以能够直舒胸臆,对艺术家表达其感受的限制很小的优势。逐渐出现了“褒写意,贬工笔”的文人画的流行文人化追求的并非是工整精细。讲究“师法造化”绘画创作过程的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行为,是艺术家的“大吁臆气”的主体。艺术家——创作过程——作品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同时文人画讲究的是作画时的用笔用墨用水。在那时,文人画设色的不多见。于宣线上纵横开会,酣畅淋漓。用墨“墨分五色”用笔“皴擦点染”意在笔先,运转变通,如飞如动。作化时间短,有效的特作画者心中之感表达出来,使得文人画在当时广泛的代替了工笔画。实际上这是中国画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明末清初之际,动荡和灾难频仍的生活,造就了一批抑赛不技的文人。他们或追往事,思来者,发为孤愤之交;或隐遁山林,寄情书画,成为了美术史上的怪杰。其中有两位身也 相近的“一僧一道”两位大师石涛和朱耷。在艺术上绝不苟合取容。从而领袖群伦,成为了后世艺术家无不学习的巨匠。

文人画从五代的徐熙开始,到宋的石恪、梁楷、牧溪,明的白阳山人。徐谓。已成熟而至清初,朱耷、石涛,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后来的郑板桥,李蝉,金农,再后来的吴俊卿,齐白石等不胜枚举的大师无一不是工写意文人画的。他们也将文人画推向了艺术最高峰。

在当时作人文画的,大多是一些心怀孤偾,怀才不遇,桀骜不驯的文人。工笔画则一直在“正统”理念的保护下,活跃于宫廷中。康熙至乾隆年间,焦秉贞、冷枚、姚文瀚将、蒋廷锡等。其亭榭楼阁,山水花卉,人物仕女皆为工笔。画风无不工整鲜丽,精微纤秀。

实际上中国绘画史在这一时期,文人画已占了主流。但是写意也好,工笔也罢。在当时谁占了上峰,并非仅仅是由于绘画创作的型号司不同引起的,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种形式以形象艺术的语言表达了不同的历史哲学内涵。不难看出写意中抒发了向往自由空间的蓬勃的灵气。而工笔却一直墨守着“正统”儒教理学赋予的中庸思想的框架。
现代的中国画,无论写意和工笔,都呈现出美伦美幻的至高的艺术气息。

而宝钗的“论画”,她对惜春的指导,是工笔画的技巧。用绢,上胶,上矾等准备,工具中用的各种笔等都是工笔画的必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宝钗精通的工笔连她的画技也没能脱离开“正统”的规戒。

歌颂牡丹的诗词多如牛毛。久而久之牡丹已不在是牡丹的本身。而成为了一种标识,一种带有浓烈社会文化气息的标识,她被塑造的如此完美,她被赋予了如此多而矛盾的“品质”、“性格”,使后来之人迷惑、不解。

宝钗被规训了。这种规训来自那个时代的社会需要,来自理学家以及理学的认同者们的凝视。久而久之这种凝视变成了铭刻在那个时代女性身上的绝对标准。它将女性们的行为、气质收拢起来,条理成了符合“三纲五常”的行为和气质的训条。然后再广泛的弥散开。这种规训是一种以男性中心社会为需求的权利。想生存,就得服从这种权利。渐渐的,女性们对这种规训变的自愿和自然而然,认同了这个训令式的权威。一代一代的主动去遵守妇道,恪守着“存天理,灭人欲”。

宝钗接受了训诫,主动接受了,天条件的这是她美丽的生命中最值得悲哀的。这也使多少后来人对她的迷惑,不解。
然而,牡丹毕竟是一种美丽的花,她永远绚丽,永远芳香。宝钗毕竟是实实在在的一人。一位美丽超群的少女。她心中的深层中永远会存留着人性的光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