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乐文摘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惘然.
个人资料
正文

这只凡鸟不寻常——王熙凤

(2005-10-23 22:44:34) 下一个

不胡不输

ts_h629269@sohu.com


谈红楼,不能不谈凤姐。读红者鲜有不深深关注凤姐的。爱其才干,又怪其好逞自专;爱其聪明,又怒其手段毒辣;爱其伶牙俐齿,又嫌其巧于令色,过于奉承;爱其用情专一,又恨其因妒生恨,心动杀伐。真是爱恨交织,说不尽的凤姐。正因如此,才更见凤姐丰富多彩、斑斓炫目的立体的性格。解读凤姐,其意也何畅乎!

一、梦曲

让我们先从凤姐的梦曲说起。我也来解批一下:
[聪明累](成于聪明,但终为聪明所累。可谓成亦萧何败亦萧何也。曲名实乃点睛之笔!)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卿卿”二字,何其亲切也。从此二字,可见曹公对她的怜爱之情!)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贾家败亡,凤姐被休,芳心已碎,哭向金陵也无济于事,终于凄惨离世。死后性空灵,终于获得了超脱。)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曾经幸福的三口一家,终于分崩解体,死的死,逃的逃,各自去寻找各自的归宿。)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凤姐劳碌一生,耗尽半世心血,究竟为的什么呢?又为何说枉费呢?枉费了一生心血,真好比三更一梦。不要忘了,可卿临死托梦正在三更。[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此梦恰是交待后事的,可卿预感到贾府日后“登高必跌重”及“树倒猢狲散”的结局,故提醒凤姐,拜托这个脂粉堆里的英雄早做准备。备足祭祀和家塾之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可惜,凤姐自恃聪明,并未将可卿临终所托之言放在心上,更别说付于实施。最终,不管付出了多少心血,也于事无补,只能是枉费了。)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盛筵必散后,必是一片杯盘狼藉。贾府之败如大厦倾,忽喇喇倒了;凤姐之亡似灯将尽,昏惨惨将灭。)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一场欢喜人生忽然遭遇了悲惨和辛酸。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叹人世间的事情,又怎么能说得清道得明呢?)

可卿托梦,是红楼中非常重要的情节。如脂批所言,[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这是可卿能列于十二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贾母一生阅人无数,称赞其为“第一得意之人”,又岂是谬奖?尤其重要的是,贾家败亡的解药竟是“读书务农”,我们从中能否看到一些曹公的思想呢?有田可种,可保温饱,可养其家,虽不能富奢极欲,却能享天伦之乐;有书可读,可除愚昧,可传诗礼,即不能显扬其族,却也能惠泽子孙。凤姐之女巧姐逃脱魔掌,最终于农家安顿,怕也不仅仅是因为刘姥姥的知恩图报吧。凤姐聪明反被聪明误,始终没有觉悟,终于辜负了可卿的一片苦心,自己也终如昏暗中的一豆灯花,在挣扎中熄灭了。

 

二、忘年

贾母是贾府的家族老大、掌门人,凤姐是荣府的执行总裁,贾母的孙媳妇。这二人除开辈份和上下级关系,还是一对难得一见的忘年交。

黛玉初进贾府,[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对这个未见人影先闻其笑语声的放诞无礼之人,贾母不仅不生气,反亲切开心地介绍给黛玉,称其为[我们这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凤姐过生日,贾母不但记得,还要亲自操心,召集众人商议如何操办,集资一百五十两银子,办得风风光光,吃喝玩乐了一日,给凤姐挣足了面子。更有甚者,当贾府渐趋式微,凤姐想法通过鸳鸯,偷出贾母的体己金银器具去当钱使用,贾母明知,却也挣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所为。当贾母等吃点饭都要按人头制做的时候,贾母吃完了乐呵呵地背着手踱步消食,也不见其责问凤姐这家是怎么当的。贾母对凤姐的的宠爱真是少有。贾母不管到哪,凤姐必随侍左右,赏红梅一节,贾母特意没打招呼,自来和孙辈们玩耍一回,凤姐还是雪天里找了来侍候;一面重任在肩,诸事繁杂,一面还要百般玲珑,变着花样逗贾母开心。可以说,贾母和凤姐二个的关系,真是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

常常想,这一对忘年之交,到底是靠什么结成了这么坚固的纽带,牢牢地维系着彼此?是靠凤姐变幻莫测、引人开怀的奉承手段吗?凤姐妙语频出,引贾母欢笑乐哈哈。贾母固然常因为凤姐的承欢言笑心里着实痛快几分,身上觉得爽利不少。但是精明老辣、洞明世事的贾母决不会开自己的玩笑,把贾府的当家重担放在一串串笑声上面的。对凤姐的信任和爱护自有她的道理。

诺大一个贾府,能令贾母看上的人其实没有几个。贾赦无德无能,只知寻欢淫乐;贾政有德无才,假装清高正经,一味清谈;贾珍伤风败俗,无德无能,无恶不作;贾琏德才平庸,好色烂情,难堪大用;宝玉不喜读书,不闻经济,痴情愚钝,亦难扶持。男的不顶用,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女的当中物色。可卿才貌双全,乃贾母“第一得意之人”,可惜天不假命,一载赴黄粱,令人好不惋惜。贾母的眼光落在了凤姐身上:这丫头虽未读过什么书,却品正貌端,聪明伶俐,性格泼辣,好胜要强。从小儿当男孩子一样教养,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粉面含春威而不露,天生一个当家人的坯料。贾母的目光迷离着渐远起来,仿佛从凤姐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惺惺相惜,构成了这对忘年交的主基调。

凤姐的表现没有让贾母失望。协理宁府,凤姐才华尽显,荣府也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条。下雪天冷了,只有凤姐想到要在大观园中分设一灶,以免宝玉及姐妹们为吃饭来回奔跑,伤了身体。素以儿孙们为命的贾母听到这里也不禁感服,遂不避嫌,公开在邢、王等夫人面前夸奖和力挺凤姐。凤姐受了贾琏的委曲,贾母力斥贾琏,为其挣回面子;凤姐受了邢夫人的委曲,贾母也心生怜惜。同样是讨好,为何贾母独领凤姐的情呢?因为凤姐撑持着贾府的半壁江山,对贾母满怀敬畏,讨好又实在是浑然天成,不落俗套,充满了艺术和生活的美感。凤姐专贾母之宠,自然引起众人之妒。贾母也深知其理,溺爱中不忘开个玩笑,打压一下,以服众人。

凤姐恃才专宠,有贾母这把保护伞罩着,不免眼大心大,谁也不放在眼里。面对尤氏等人的提醒也是充耳不闻。仗着信任,凤姐竟在贾母的眼皮底下演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逼死了尤二姐,贾母还蒙在鼓里。凤姐的跋扈达到了顶点。然而,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的和转化的。当贾府的丧钟已经敲响,当她的保护伞终于消失,凤姐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管仲曾发出“知我者鲍叔也!”的感叹;鲁迅面对瞿秋白,也曾倾吐“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肺腑之言。逝者已矣!黄泉下若有知,回顾自己的一生,对贾母这个有着知遇之恩的忘年交,凤姐也会发出“知我者老太太也!”的感慨吧!

三、弄权

凤姐自恃聪明,有贾府及其家族背景作靠山,施展手段,玩弄权术,害人害己,终于玩得将自己也搭了进去,落得毒妇的骂名和悲惨的下场,诚可哀也。

然而,罗马并不是一天就建造起来的。凤姐弄权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对凤姐的恶毒也要作一些具体分析。生于末世,面对的本就是一个严峻的局面,男人如果可靠堪用,又何用穆桂英前来挂帅?一方面,乱世出雄杰,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了;另一方面,乱世须用重典,要用响鼓,要用重锤,要令行禁止,要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有才干的人,没有机遇可以三年不鸣,一旦机会来临,则会抓住机会一鸣惊人。可卿之死无疑为凤姐提供了更大的展现才华的舞台。[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跃跃欲试之情溢于言表,令牌在手,一二三四五,即未雨绸缪,开始筹划安排起来。

凤姐在宁府令行禁止、恩威并施、费心亲劳、言威仪重,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以这样的心态来做事自然踌躇满志。在铁槛寺,终于经受不住净虚老尼的奉承激将,本不欲揽事的凤姐来了兴头,定要分证一个明白,好教人看自己的手段。初次弄权的结果,凤姐不费吹灰之力白得三千两银子,张李二家死人折钱,一无所获,一对痴情人含冤九泉。此时的凤姐,说其恶毒怕是太过了,主观上她有心拆开二人,却无意害死二人。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二个冤死的鬼魂作垫底,凤姐背上这样的骂名也只能自己扛着了。有了一次,就有二次三次。[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至计赚尤二姐入园,并钝刀割肉般的逼死二姐,凤姐的弄权妄为、肆无忌惮达到了顶峰,心狠毒辣也达到了极致。

至于贾瑞之死,凤姐则实不该背负过大的毒辣骂名。凤姐见贾瑞如此不堪,[心中暗忖:“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虽然心狠,见贾瑞被捉弄一次后,仍不悟过而改,[凤姐因见他自投罗网,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并没有要整死他的意思。贾瑞二番被整后,一病不起,不上一年,诸多病症都添全了。无论如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贾瑞纵有万般不是,对一个濒死之人,凤姐小小的二两人参也不愿提供,也足见其为人之铁石心肠了。虽然这二两人参并不能挽回贾瑞的命。决定事物本质的总是内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贾瑞,即便是风月宝鉴也救他不得了。

凤姐行事严苛自专是有目共睹的。点卯迟误,凤姐放下脸来,喝令下去,二十大板伺候;贾琏偷情,望风的丫头知情不报,凤姐欲用簪刺丫头的嘴;训家僮,凤姐喝命兴儿掌自己的嘴。集资过生日,凤姐偏不放过苦命的周赵二姨娘,却反过来要偷偷赖掉自己答应替李纨出的份子。战战兢兢的下人们又是如何看待作为顶头上司的凤姐的呢?兴儿的一番话大概可以作为代表。[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说:[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又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殊不知苦了下人,他讨好儿。]又说:[倒是跟前的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个好事。]

从兴儿的话里,可以得到相当多的信息。其一,凤姐是一个勤于职守的人,为挽贾府之欲倒,竭尽全力。进项一年不如一年,开销不减反增。开源不成,只有节流,所以连姐妹们的月例钱也要拿去放贷,还不能让贾母知道。其二,要把一大家子的事情安排得妥妥贴贴,周周全全,既显出自己的才干,也为在贾母和王夫人等面前讨个好儿。人之常情耳!其三,既要节约,又不能太委曲了姐妹姑娘们,自然只能对下人们苛刻严厉一些了。下人们把怨恨全算在凤姐头上,嘴里刻薄一些也是自然的了。其四,平儿固然为人很好,其实和凤姐还是演的双簧,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凤姐严苛责罚,平儿缓和调解。凤姐得其恶名罢了。其五,下人们哪一个又是省油的灯呢?为一己私利,哪一个不是卯足了劲往自己碗里扒?平儿说得好,[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二奶奶若是略差一点儿的,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饶这么着,得一点空儿,还要难他一难,好几次没落了你们的口声。]下人的话,其实也不能就那么当真的,尤其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时候。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不在位不谋政的人自恃旁观者清,又怎能体会个中人的甘苦呢?自古成大事者,总不免遭人毁誉,被褒贬再三。凤姐虽女流之辈,齐家豪杰,也能适用。总想,凤姐如果不那么严苛,还会是凤姐吗?凤辣子如果没有了辣味,还会是凤辣子吗?凤姐如果不坐在这个火山口上,还会招致那样的骂名吗?有句爱情名言说得好:爱一个人,不但爱其优点,还要能包容其缺点。看待凤姐,尤其如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