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及四祖道信念佛禅

(2018-06-06 19:08:04) 下一个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作者:四祖道信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根熟者说。

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1、《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2],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辨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3]

2、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3、《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4]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5]是名第一忏悔。

4、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6],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7]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8],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9]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于一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于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碍。《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10]。

〖注解〗
1.本文摘自《楞伽师资记》,见《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2.一本无“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这一句。
3.引文见《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
4.妄想,原作“妄相”,据《普贤观经》改。
5.引文见《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卷一。
6.此句一般句读为“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亦可句读为“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意思是,觉照自己的心在念佛,“觉观”是谓语动词,“心念佛”是“觉观”的宾语,摒除,原本作“倂除”。
7.引文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三,原文为“无所念是为念佛”,没有“者”字。
8.征:求,寻觅。
9.干,一作“忓”,冒犯、干扰,音gan。
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五载:譬如有一经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无不记录;若二千世界等,悉记二千世界中事;小千世界等,悉记小千世界中事;四天下等,悉记四天下事;须弥山王等,悉记须弥山王事;地天宫等,悉记地天宫殿中事;欲天宫等,悉记欲界天宫殿中事;色天宫等,悉记色界天宫殿中事;若无色天宫等,悉记无色界天宫殿中事。彼三千大千世界等经卷,在一微尘内。一切微尘亦复如是。时有一人,出兴于世,智慧聪达,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作如是念:云何如此广大经卷在微尘内,而不饶益众生耶?我当勤作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饶益众生。尔时彼人即作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饶益众生。

1、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略为后生疑者,假为一问:如来法身若此者,何故复有相好之身,现世说法?

信曰:正以如来法性之身清净圆满,一切像[11]类悉于中现,而法性身无心起作,如颇梨[12]镜悬在高堂,一切像悉于中现,镜亦无心,能现种种。经云:如来现世说法者,众生妄想故;今行者若修心尽净,则知如来常不说法,是乃为具足多闻。闻者,一无相也。是以经云:众生根有无量故,所以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名无量义。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则无相也。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则泯然清净是也。斯之诚言,则为证也。

坐时当觉,识心初动,运运流注,随其来去,皆令知之,以金刚慧征[13]责,犹如草木,无所别知。知所无知[14],乃名一切智。此是菩萨一相法门。

2、问:何者是禅师?

信曰: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15]。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久住于观,心则散乱。《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16]

3、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17],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或可因人为说,即得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经道:众生心性,比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现。为谤三宝、破和合僧、诸见烦恼所污,贪嗔颠倒所染,众生不悟心性本来常清净。故为学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别。今略出根缘不同,为人师者,善须识别。《华严经》云:“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于佛国。”[18]解时佛国皆亦如,即如、国皆不依。《涅槃经》云:“有无边身菩萨,身量如虚空。”又云:“有善光故,犹如夏日。”又云:“身无边故,名大涅槃。”又云:“大般涅槃,其性广博。”故知学者有四种人:有行有解有证,上上人;无行有解有证,中上人;有行有解无证,中下人;有行无解无证,下下人也。

4、问:临时作若为[19]观行?

信曰:直须任运。

又曰:用向西方不?

信曰: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华严经》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须知一方无量方,无量方一方。佛为钝根众生,向西方,不为利根人说也。

5、深行菩萨入生死,化度众生,而无爱见。若见众生有生死,我是能度,众生是所度,不名菩萨。度众生如度空,何曾有来去。《金刚经》云:“灭度无量众生,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所以[20]初地菩萨初证一切空,后证得一切不空,即是无分别智。亦是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是空。所以[21]菩萨修学空为证。新学之人,直见空者,此是见空,非真空也。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善须解色空义。学用心者,要须心路明净,悟解法相,了了分明,然后乃当为人师耳。复须内外相称,理行不相违,决须断绝文字语言、有为圣道,独一净处,自证道果也。

6、或复有人,未了究竟法,为于名闻利养,教导众生,不识根缘利钝,似如有异,即皆印可。极为苦哉!苦哉!大祸!或见心路似如明净,即便印可。此人大坏佛法,自诳诳他。用心人有如此同异,并是[22]相貌耳,未为得心。真得心者,自识分明,久后法眼自开,善别虚之与伪。或有人计身空无,心性亦灭,此是断见人,与外道同,非佛弟子。或有人计心是有、不灭,此是常见人,亦与外道同。今明佛弟子。亦不计心性是灭,常度众生,不起爱见;常学智慧,愚智平等;常作禅定,静乱不二;常见众生,未曾是有,究竟不生不灭,处处现形;无有见闻,了知一切,未曾取舍;未曾分身,而身遍于法界。

7、又古时智敏[23]禅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体用,见理明净,了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一解千从,一迷万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非虚言。

〖注解〗
11.一本无“像“字。
12.颇梨,同“玻璃”。
13.征,一作“微”。
14.原作“无所别知之无知”。“之无知”一作“知所无知”,故从之。坊间流通本“之无知”作“知无所知”。
15.原无“师”字,据前文补。
16.引文见《妙法莲华经》卷一。
17.心,一作“念”。
18.引文见《华严经》卷三。
19.若为:如何,怎样。
20.所,原作“所”,据文意补“以”。
21.所,原作“所”,据文意补“以”。
22.并是,坊间流通本一作“并皆是”。
23.敏,一作“愍”。

1、《观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略而言之,凡有五种: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2、诸经观法,备有多种。傅大师[24]所说,独举守一不移。先当修身审观,以身为本。又此身是四大、五阴之所合,终归无常,不得自在。虽未坏灭,毕竟是空。《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又常观自身空净如影,可见不可得。智从影中生,毕竟无处所。不动而应物,变化无有穷。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对六尘境,了知是梦幻。如眼见物时,眼中无有物。如镜照面像,了了极分明。空中现形影,镜中亦无物。当知人面不来入镜中,镜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镜之与面,从本以来,不出不入,不来不去,即是如来之义。如此细分判,眼中与镜中,本来常空寂,镜照眼照同,是故将为比,鼻舌诸根等,其义亦复然。知眼本来空,凡所见色者,须知是他色。耳闻声时,知是他声。鼻闻香时,知是他香。舌别味时,知是他味。意对法时,知是他法。身受触时,知是他触。如此观察知,是为观空寂。见色,知是不受;不受色,色即是空。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此是解脱门,学者得解脱,诸根例如此。

3、复重言说:常念六根空,寂而无闻见。《遗教经》云:“是时中夜,寂然无声。”当知如来说法,以空寂为本。常念六根空寂,恒如中夜时。昼日所见闻,皆是身外事,身中常空净。

4、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问[25]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维摩经》云:“摄心是道场,此是摄心法。”《法华经》云:“从无数劫来,除睡常摄心,以此诸功德,能生诸禅定。”《遗教经》云:“五根者,心为其主,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此是也。

5、前所说五事,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超过声闻地,真趣菩萨道。闻者宜修行,不须致疑惑。如人学射,初射大准[26],次中小准,次中大的[27],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后箭射前箭,筈[28]筈相拄[29],不令箭落。喻人习道,念念住心,心心相续,无暂间念,正念不断,正念现前。又经云:“以智慧[30]箭,射三解脱门,筈筈相拄,勿令落地。”又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无不得,忽然而遗失,忆念无忘时,又如毒箭入肉,竿出镞犹在,如此受苦痛,亦无暂忘时。念念常在心,其状当如是。

6、此法秘要,不得传非其人。非是惜法不传,但恐前人不信,陷其谤法之罪。必须择人,不得造次[31]辄说。慎之!慎之!法海虽无量,行之在一言。得意即亡[32]言,一言亦不用。如此了了知,是为得佛意。

〖注解〗
24.师,一作“士”。
25.无问:不问、不管。
26.准:箭靶。
27.的:箭靶的中心。
28.筈:音kuo,箭的末端。
29.拄,原作“柱”,一作“住”,据文意改。
30.智慧,原作“智惠”,今改。
31.造次:仓促,匆急。
32.亡,同“忘”。

1、若初学坐禅时,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及贪嗔痴,若善若恶,若怨若亲,若凡若圣,及至一切诸法,应当观察: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从本以来无所有,究竟寂灭;从本以来清净解脱。不问昼夜,行住坐卧,常作此观,即知自身犹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空谷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诸佛法身皆亦如是。即知自身从无量劫来,毕竟未曾生;从今已去,亦毕竟无人死。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若生信,依此行者,无不得入无生正理。

2、复次,若心缘异境,觉起时,即观起处毕竟不起。此心缘生时,不从十方来,去亦无所至。常观攀缘,觉观妄识、思想、杂念,乱心不起,即得粗住。若得住心,更无缘虑,随分寂定,亦得随分息诸烦恼毕,故不造新,名为解脱[33]。若心结[34]烦热,闷乱昏沉,亦即且自散适,徐徐安置,令其得便,心自安净。唯须猛利,如救头然[35],不得懈怠。努力!努力!

3、初学坐禅看心,独坐一处,先端身正坐,宽衣解带,放身纵体,自按摩七八番,令腹中嗌气出尽,即滔然得性,清虚恬净,身心调适然[36]。能安心神,则窈窈冥冥,气息清冷,徐徐敛心,神道清利,心地明净。观察分明,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如其寂灭,则圣心显矣。性虽无形,志节恒在。然幽灵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维摩经》云:“豁然还得本心。”信其言[37]也。悟佛性者,是名菩萨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识理人,亦名达士,亦名得性人。是故经云:“一句染神[38],历劫不朽。”

4、初学者前方便也。故知修道有方便,此即圣心之所会。

5、凡舍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净,铸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断攀缘,窈窈冥冥,凝净心虚,则夷泊恬平[39],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应如是。此是作法。法本无法;无法之法,始名为法。法则无作[40];夫无作之法,真实法也。是以经云:“空、无作、无愿、无相,则真解脱。”以是义故,实法无作。舍身法者,即假想身横[41],看心境明地,即用神明推策。

〖注解〗
33.原本“解脱”后有“看”字,“心结”前无“若”字,故可句读为“……名为解脱。看心结炽热……”。
34.结,坊间流通本一作“绪”。
35.然,同“燃”。
36.坊间流通本无“然”字。
37.言,坊间流通本一作“然”。
38.染神:熏染于心,成为种子。神,指神识、第八识。坊间流通本作“深神”,误。
39.夷泊恬平:原作“几泊恬乎”,据金永久校刊本改,意谓心神和悦平静。参见《法音》杂志2006年第2期杨曾文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一文。
40.无作,坊间流通本一作“能作”,误。
41.横,疑为“根”。

大师云:庄子说:“天地一指,万物一马[42]。”《法句经》云:“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谓一以为一。故庄子犹滞一也。老子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外虽亡相,内尚存心。《华严经》云:“不著二法,以无一二故。”《维摩经》云:“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即是证。”故知老子滞于精识也。《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有佛性。”容可[43]说墙壁瓦石而非佛性,云何能说法?又,《天亲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

凡间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是240201才补入补读的。来自劝学网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B5%E4%BD%9B%E7%A6%85

 

念佛禅,即东山法门,它起源于道信,完成于弘忍

 

 

念佛禅自四祖道信禅师开始弘扬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传承于禅宗北渐一脉。
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学,忠实地继承了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
当年弘忍禅师曾叹道: “东山之法, 尽在秀矣”!
 
中文名
念佛禅
东山法门
起源于
道信
完成于
弘忍

念佛禅四祖禅法

编辑
四祖道信(580-651)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关键性的人物。道信继承了他以前的各种禅观思想和修行的方法。他的思想很丰富、很重要,是禅宗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
 
道信继承了自达摩以来用《楞伽经》印心的传统,又开启了以《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为修持法门的新绪,直接影响了五祖弘忍“东山法门”的肇启和六祖惠能“曹溪顿教”的崛兴。
 
一、念佛禅
1、念佛禅的根据:
(1)《楞伽经》:诸佛心第一;
(2)《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该经要求修一行三昧者要“系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
2、念佛禅的要求:
(1)依《普贤观经》提出“端坐念实相”, 即念实相佛: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2)依《大品般若经》提出“无所念者,是名念佛”。即此“念佛之心名为无所念”。因为“离心无别有佛,离佛别无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3)念佛要攀缘不起,泯然无相,平等不二;
(4)排除能观之心与所观之佛,要令能所之心不起,一切诸缘不能干扰。念佛禅即是安心法门。
3、总结:依《观无量寿经》揭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旨:“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并说:“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要达到“心作心是”的境界,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1)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2)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
(3)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4)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
(5)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二、万法不离方寸
道信大师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对一切境缘,但莫分别,即自如如;一切差别之相,由心分别故有。”
道信大师说: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三、禅修的方法是守一不移
道信大师说:“诸经(禅)观(之)法,备有多种,傅大士所说,独举守一不移。”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任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弛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守一不移”是继承了傅大士所传之禅修方法,此即修禅定时“心一境性”方法之活用,实即传统禅法之精髓。

念佛禅一行三昧

编辑
四祖所提倡的是“念佛禅”,就是《文殊说般若经》里讲的“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实际上是“念佛禅”。
四祖提倡的念佛禅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修净土宗的念佛有所区别。净土宗的念佛是已经选定了一佛,而且在念这一佛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念佛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以后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净土。这就是我们现在修净土宗的一个根本目标。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是要我们自己来确定究竟是念哪一佛。你念释迦佛也行,念阿弥陀佛也行,念药师佛也行,念阿閦佛、成就佛都可以。
四祖的念佛禅其根据是从哪里来的呢?首先是《楞伽经》第一品“一切佛语心品”。“一切佛语心品”,禅宗人的去理解和我们现在的人去理解有所不同。本来“一切佛语心品”是第一品,禅宗的人把它理解成了诸佛心第一,第一品就是把佛心—诸佛的心看做是第一位。所以根据《楞伽经》来确定了念佛禅的一个理念:诸佛的心是第一位的。诸佛的心也就是众生的心,众生的心也就是诸佛的心。
第二个根据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般的就叫《文殊说般若经》。这部经主要是讲“一行三昧”,三昧是什么意思呢?三昧或者叫做定、正定、等持。等持的意思,就是要使定和慧平等地保持。因为三昧不完全是定的问题,一定还有慧做基础,有慧做先导,那么定和慧之间基本上要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我们平常致赞某个人做某件事情真正恰到好处,就说他深得此中三昧。这是三昧的引伸意思,但是由此也可以说明三昧的重要性。《文殊说般若经》上面讲的一行三昧是什么呢?就是说“即念佛心是佛”。念佛的这个心当下就是佛,当下就与佛一体,与佛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我们的妄念就是凡夫。为什么说念佛心就是佛呢?念佛的心就是觉悟的心,妄念就是凡夫的心。
 
一行三昧的基本要求就是,我们要明白和相信念佛的心就是佛,在此前提下“系念一佛,专称名号”。这与净土宗持名念佛有相同的地方,所不同的是一行三昧没有指定念哪一佛,而修净土宗则专念阿弥陀佛。在“系念一佛,专称名号”的时候,要“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这跟《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面讲的道理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选择一尊佛,并知道这尊佛是在哪一个世界,他的世界是在什么方向。比如说我们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你就选择面向西,端身正坐,并且能够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来称佛名号。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可以见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这就是一行三昧称一佛名、念念相续的基本要求。
 
在这当中,念佛禅也有一些必须做到的步骤。比如说我们要修一行三昧、修念佛禅,首先要“端坐念实相”。什么叫端坐念实相呢?就是通过忏悔我们以往身心的过失、罪过,使我们的身心获得清净,然后进入佛的世界。四祖用《普贤观经》的四句话教导我们“端坐念实相”,将我们的身心来一次彻底的洗刷,使我们真正能够以清净的身心进入到佛的世界。《普贤观经》中的四句话是:“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念实相就是要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缘生而性空”。能够观一切法缘生性空,就可以从根本上使我们的身心净化,因为观到缘生性空、观到诸法实相,我们所有的执着都能够破除。执着破除了,我们就不会继续起惑造业。

傅大士:

四祖道信大师,生于陈国太建12年(隋朝开皇前一年,公元580年),师俗姓司马世居河内,后迁徙至蕲州广济县。

四祖道信图册

在魏晋南北朝历史里,随着政变复杂,王朝更迭,地域分合,世态纷乱无常,道信大师,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成长。

虽说南朝佛教发展隆盛,据史书上记载:陈代有寺院1232所,僧尼32000千人,文武百官及文人学士,大都崇信佛教。但是当时许多道场景象式微,僧团规矩荡然无存,僧众们奔波忙碌也仅是为求三餐温饱,说不上了脱生死的修行,更谈不上弘法利生的度众愿行。

道信禅师寂于永徽二年(651)闰九月初四日,春秋七十有二。临终前,将法衣付嘱给弘忍禅师,并垂诫门人说:"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后谥"大医禅师"。

道信禅师的开示,现存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载《楞伽师资记》。另外,四祖开示牛头[1] 法融禅师的那段资料也非常珍贵。

故事/四祖道信 编辑

道信大师,自幼欣慕佛法的道理,生而超异常人,对佛法信解表现,更是犹如宿世熏习。初出家修行之际,并未有善知识引导,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却保持着洁身自爱的行谊,密怀斋检,庄严戒行,清净的行者风范,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隋开皇12年(公元592年),道信大师年仅14岁,来到舒州皖公山礼拜三祖僧璨大师,说道:

“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

三祖说道:“什么绑缚了你?”

道信大师回答:“没有人绑缚我。”

祖曰:“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

在三祖几句话的启发下,道信大师豁然大悟,从此随侍三祖左右,嗣承三祖道风,收摄心念专注修行,胁不至席六十年。三祖屡次加以勘验,知道道信大师的根器因缘已成熟,便传付他衣钵,说偈道:“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从此以后道信大师,接引群品,广开禅门,是为禅宗四祖。

四祖道信与牛头法融图册

当时隋朝,出家为僧有一定的制度,按国家规定,必须先经国家定期举行考选,由僧众选举人员考核,通过方可剃度出家,再由国家分配到一定的寺院修行,这才是真正入了“僧籍”。道信大师初入僧门,正值国家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因缘际会下并没有得到国家剃度之允许,未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但是要大行弘化,合法的身份是必要的方便,才能与世同存,化乐有情。所以参与考试,于吉州受戒,依国家分配,住于吉州。

大业13年(公元617年),大师领众至吉州,适逢群盗围城,历经七旬而未能解除,城内泉井干涸,兵粮已经尽绝,大众皆感到忧惧,四祖便教导大众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此时城中群众人人一心,意志坚诚持诵。城外的盗贼这时遥望城中,看到城上彷佛有神兵守护,心生畏惧,互相告诫说:“城当中一定有异人,我们不可以冒然进攻!”便解围而去。

四祖道信大师游学南方近20年,其中亦接触三论宗、天台宗,更能将诸多教法融合无碍,运用自在。唐武德7年(公元624年),返回蕲州,住破头山(即蕲州黄梅县双峰山)。在往黄梅县的路上,遇到一个小孩,观察这个孩童骨相奇秀,异乎常童。

便问他:“你姓什么?”

孩童回答道:“姓是有,但不是常姓。”

四祖问:“是什么姓?”

回答说:“是佛性。”

四祖又问他:“你没有姓吗?”

回答:“性空,故无。”

四祖默识这个孩童是个法器,宿世有因缘,便收为弟子,最后付法传衣,说偈:“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这个孩童就是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四祖弘扬禅法期间,向大师求法的学者、僧侣如云,大师随机度化,为四众弟子解诸迷津,无有疲厌。一天告诉大众说:“我在武德中游庐山,登绝顶时,望向破头山,见到紫云如盖,下有白气,向横分成六道,你们知道代表了什么吗?”大众皆默然,唯独弘忍说道:“难道是和尚日后会旁生一支法脉吗?”四祖说:“对。”四祖知道因缘到了,便亲自寻访,此即后来牛头山法融禅师,别立“牛头禅”。

法融禅师初见四祖问道:“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四祖说:“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法融禅师说:“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四祖又说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我受僧璨大师顿教法门,今日付嘱于你。谛当信受我的叮嘱,只住此山。日后当有五人绍承你的法要,弘化一方。”四祖付法后,便返回破头山(即双峰山)终老,寿七十有二,建塔于东山黄梅寺。

四祖道信大师尽其一生以禅为本,以戒严身,性德超然,因之后五祖弘忍大师于黄梅东山弘传佛法,世人称其“东山法门”,尊称四祖为东山法门之初祖。唐大历年中,唐代宗敕谥“大医禅师”,塔铭号“慈云”,

师着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菩萨戒作法》等书。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B8%E9%A9%AC%E9%81%93%E4%BF%A1/10398091?fromtitle=%E9%81%93%E4%BF%A1&fromid=931475

思想综述

他提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建立固定的传授禅法的道场,结束了自达摩以来居无定所、行无定处的游化局面,并在禅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诸经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作务并举的禅风、禅理和禅法,从而把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道信禅师对禅宗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农禅并举”的主张,并且发明一个名词,把出家人种地叫“出坡”。自此出家人开始种地,自己养活自己,僧人生活有了保障,使中国佛教得以发展壮大。至今正觉寺所在地安上村还把到地里劳动叫“出坡”。道信大师对禅宗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7]

司马道信主要思想
定居传法
道信以前的几代禅师,在传法方式上均以“游化为务”。他们随缘而住,“不恒其所”,“行无轨迹,动无彰记”,“随其所止,诲以禅教”。道信改变“游化为务”的传统;入双峰山“择地开居;营宇立像,存没有迹,旌榜有闻”(《传法宝纪》),采取定居传法的方式。这一传法方式的改变,对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很明显,“游化为务”的传法方式,禅师来去不定,很难发展门徒,因而从达摩到僧璨,其弟子寥寥无几。道信定居双峰山后,才出现“诸州学道无远不至”,门徒多达五百余人的盛况。一般说来,要形成一个佛教宗派,除了要有宗主和独成体系的教义外,还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徒众团体。道信之前,由于“游化为务”无法形成这样的僧众团体,只有在道信定居双峰山后,才形成这样的僧团,因而才开始具备一个宗派的基本条件。 [8] 
农禅并重
为保障徒众的禅修,道信在双峰山开创了农禅并重的禅风。《传法宝纪》载,道信每劝人曰:“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即闭门坐,莫谈经,莫共人语。”作即“作务”、“作役”,泛指一切生产劳动。“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说明道信及其门徒不是依赖官府供给或檀樾施舍,而是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解决饥寒问题。 [8] 
按印度佛教风习,出家修道者不事生产,靠他人布施或沿门乞食为生。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寺院经济的形成和僧侣的增多,宋晋时已出现了下层僧侣“或垦殖田圃”,“或商旅博易”,“或矜持医道”等“肆力以自供”的现象(见《弘明集》卷六晋释道恒《释驳论》)。虽然如此,达摩及慧可、僧璨几代禅师依然一直遵循印度佛教风习,奉头陀行,苦行节欲,一衣一钵,乞食为生。道信在双峰山实行农禅并重、自食其力,这在禅宗史上是一创举。这一创举,不仅解决了徒众的吃饭问题,为徒众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先决条件,而且有助于养成僧侣的劳动习惯,弱化对社会的依赖意识,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因而在整个佛教史上都具有积极意义。道信开创的农禅并重、自食其力的风尚,为弟子弘忍及后来的禅师继承发扬,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优良传统。弘忍提出“四仪(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把禅僧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提升为禅修,为农禅结合、自食其力提供了理论依据。至百丈怀海,更将自食其力定为丛林规制。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佛教上传为美谈。 [8] 
心净即佛与佛即是心
心净即佛,佛即是心,为道信禅之纲要。《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开头就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即是说,依据《楞伽经》中所说诸佛“心”为根本的教理,又依据《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法,修禅者通过念佛使自心成为佛,若心有妄念不清净,则是凡夫。 [9] 
道信认为,“佛即是心”,“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这种道理,对于修禅者特别重要,“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这是对菩提达摩“大乘安心法”的重要发展。众所周知,达摩“大乘安心法”的纲要为“理入”和“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所染,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名,名之理入。”(《楞伽师资记·达摩章》)这实际上是把“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作为修禅者的认识基础,通过“凝住壁观”的方法,达到“无自无他,凡圣等一”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就实现了修禅“安心”的目的。道信把“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发展为“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这样一来,一切禅修便归结为对自我本心的体悟,于是人佛、心佛、心性之辨成为禅宗的中心论题,禅宗成为名副其实的“心宗”。禅宗所谓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其肇始者应推道信。 [10]
 
解行相扶与守一不移
“解行相扶”、“守一不移”是《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主张的基本禅修方法,是道信禅法的重要特色。道信说:“古时智敏禅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作用,见理明净,了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即是说,在修禅过程中,必须做到对“心”与“理”的明确认识和修持实践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禅修的成功。古时智敏禅师,不见于史传。据印顺法师考辨,智敏可能是天台智者的误写,因为《宗镜录》卷一百中引有天台智者类似上述的话,道信非常推重智敏的禅法,并加以发挥,提出了“解行相扶”的五项内容:其一是“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其二是“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其三是“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其四是“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人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其五是“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空门”。 [10] 
 
道信强调指出,“守一不移”只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守一”达到“一亦不为一”,即外不执空,内不念心,“内外空净”,“心性寂灭”的境界。这种境界不同于老子的“窈冥”境界和庄子的万物“齐一”境界。因为老子的“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境界,“外虽亡相,内尚存心”,“故老子滞于精识也。”庄子的“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境界,“犹滞于一也”。而“守一不移”的结果,是既不滞于“空”,亦不滞于“心”,一切不滞,一切不执,无所得、无所住,这种境界高于老庄。因此修禅者要采取“守一不移”的方法,达到不守于“一”的清净寂灭境界,决不能停留于“守一不移”的方法上。 [10] 

司马道信人物轶事

编辑
治愈皇太后
公元595年(隋开皇十五年),皇帝的母亲得了一种不治之症,朝中所有太医都无法医治。皇帝为了拯救母亲的命,命令全国各地张贴皇榜。声称有谁能治好国母病,可官升三级、赏银万两。当时居住黄州府广济县安乐乡景和村响水口(即今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十里村吕凹)的道信禅师看到皇榜后,就在十里村吕凹河里、吕凹背后山上采挖菖蒲、田三七、五加皮等药材制成中药,托人送到京城,治好了皇帝母亲的不治之症。后来,皇帝封司马道信为国师,但道信不为官、不为利,愿在余川镇十里修行,并未进入皇宫,也未要皇帝赐的万两银子,皇帝为感谢道信,亲自封道信四祖大医祖师。
广济抗旱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广济县当时久旱不雨,稻田龟裂,饥民遍野。四祖道信率众僧侣一面念《楞加经》和《般若经》,一面上太平山、横岗山采苦菜、米菊、蕨根度荒。同时,道信发动当地老百姓砍柴晒干点火燃烧,使烟雾弥漫至天空,迫使冷空气下降,一个星期后,大雨倾盆,百姓称奇,感念四祖。实际上道信施行的就是现在的人工降雨,可见道信真实大智大悟者也。
降服强盗
公元614年(大业十年)多年之前,余川镇有一次从外地来了一群强盗,手拿着雪白的刀,晴天白日到老百姓家里抢劫财物,四祖道信得知此事,马上找到强盗头目,与他谈判。哪知强盗头目不但不讲理,反而拿起刀要杀四祖道信。四祖道信见状,马上用气功法术点了强盗头目的穴位,使之动弹不得,后来那一群18个强盗见势不妙都狼狈而逃,再不敢在当地危害百姓。后来这18个强盗到十里四祖殿来忏悔,在四祖道信的劝说下,这18个强盗都落发修成正果,成了四祖殿十八罗汉。

人物评价
编辑
道信的禅修理论和方法,不仅直接为“东山法门”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而且包含了往后禅宗多向发展的端绪,因而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新浪网评价) [10] 
道信是中国历代寺院中,第一个被皇帝封为既通佛学又通医学的一代高僧。(商洛日报评价) [11] 
中国禅宗的弘扬,从来都是命运多舛,在达摩初到中土直到三祖僧璨,禅宗一直处在受人排挤的尴尬境地,直到四祖道信的时代,禅宗终于得了到统治者的认可,也有了广泛的信众基础。四祖道信,是禅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也开启了中国禅宗兴盛的大门。(中国贸易报评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