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六岁半,老二四岁半。老大从四岁半开始弹钢琴,五岁半开始拉大提琴。老二要学哥哥的样,三岁半开始弹钢琴,四岁开始拉小提琴。我们夫妻都是理科背景。我自己创业(虽然离成功还很遥远,但是对家庭的贡献太大了。以后另写一篇。)丈夫在大学里教书。虽然我们喜欢并且常常听音乐去音乐会,但是肯定算不上非常有音乐熏陶和音乐背景的家庭。
孩子开始练琴纯属偶然。老大小时候非常不愿意睡觉。于是爸爸每天从晚上八点开始给他唱歌,一首首民歌反反复复唱下来,直到小家伙睡着。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老大说话的同时就开始唱歌了。一次我生日,老大才一岁半,一首‘祝你生日快乐‘唱得字正腔圆。听得祖母热泪盈眶,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得学一门乐器。
老大四岁半的时候,我们给他找了给我们村里业余教钢琴的一位老师,每周去一次。虽然我们都没有把练琴当做头等大事,但是我这个人生性就是,事情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认认真真地做。于是我每天盯着他练琴。要求不高,每天15分钟。村里的老师本身也不是科班出生,没有什么要求。老大有非常好的耳朵,可是读谱可真是非常费劲,折腾了一年,勉强能够连猜带蒙把中间几行的乐谱读对了。同时,他不可思议地开始自己谱曲,和旋谱得非常工整。
村里的老师很快就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了。不仅如此,还经常会有一些小冲突。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大五分钟就完成了,老师还不喜欢孩子预先弹书后面的曲子。孩子作的曲子老师不置可否。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和天赋相符的引导,并且得到一定的鼓励。有一次带孩子去附近的一个大城市听‘动物狂欢节‘,孩子在音乐会间隙弹了舞台上的三角钢琴,乐队指挥听了一会儿说,这个孩子很有天分,需要正规练习。
于是我反复比较了几个地区业余音乐学校的老师的背景,最后选定了一位德国老师T。T四十五岁左右,有四个孩子,十一岁时得过利斯特钢琴比赛的第三名,结婚后为了照顾家庭,在我们地区的音乐学校教钢琴。第一次去见老师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和气的女老师。她一出手,琴声和我们村里的老师绝对不是一个量级的。她教了老大一首新曲子,CanCan. 老大兴趣盎然地弹了两天,和我说,我要去给老师展示一下。老师适时适量地表扬了他,又指出了错误。看着他们俩互相喜欢的样子,我心里完全放心了,知道自己为老大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老师。
自从老大的钢琴换了老师,进步确实是突飞猛进。他每天练琴的时间并不长,一般半个小时,最多四十五分钟。一般我也不用提醒他练琴。老师让他练的都是一些古典的名曲,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Youtube上可以找到各种版本,有的还是大师的版本。所以妈妈的任务就变成了和他一起看Youtube上的演奏,分析不同之处,然后决定怎么弹。
我一直很庆幸,老大的钢琴弹了两年后,妈妈就可以基本脱手,不用陪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