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里学第二门外语法语的时候,遇到过迄今为止最最好的外语老师. 即使是今天,我一直记着他说的一句话,说外语最最重要的是说话的内容。当时,我们学习法语的方法是围绕一个个主题讨论。每个人的预习作业就是把要说的先写下来,然后背出来,课堂上轮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给每个人当堂修改,共同讨论出最合适的写法。课后每个人回去改进写的内容,然后再讨论。一般同一个主题讨论过二至三次后,每个同学出口都象那么回事了。当时学法语真的做到了听说读写同步进行。相比于痛苦了十几年的英语来说,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离开大学十几年来学习语言一直是基于这个观点的。我知道,流在我血液里的只有一种语言,那就是中文。这是唯一一种我看到文字,就能看到文字背后的画面的语言。任何一种外语,即使是我几乎听不出口音,应用相当自如的法语,我永远都不可能做到象母语一样进入我的血液。所以,在欧洲这些年,我提高我的外语的方法就是做到,说话有逻辑,有内容,并努力理解其它语言的逻辑和内容。语法的错误能改则该,但绝对不在语法错误上过于拘泥。当然,这点对于靠语言吃饭的工作就不适用了。
对于孩子的语言教育,我遵循的也是这个观点。我希望有一种语言能够进入孩子的血液。由于地理环境(我们住在瑞士德语区)以及家庭环境(爸爸是德国人)的关系,我们决定孩子的母语是德语。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真真正正地掌握德语,达到将来能够看歌德席勒尼采的水平。所以,我们现在要求孩子们说德语一定用词准确,并且在孩子们拼写和阅读上上花相当多的功夫。而且,我从来不和孩子们说德语。即使有时候,比如在学校里和老师讨论的时候,我不得不在孩子们面前说德语,我过后一般都会请孩子们纠正我说的不正确的地方。所以,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德语是不能和妈妈学的。当然,中文是一定要会说的。至于读写,如果将来有机会,希望他们在大学里能够作为一门外语来学。
对于孩子们来说,第一第二外语肯定是法语和英语。我们永远都不会要求孩子们法语英语说的象母语一样。我相信,一个能够完全掌握一种语言以及其蕴含的逻辑的人一定可以胜任几种语言。
语言作为技巧类工具,潜移默化的环境,不断的运用,才能真正到骨子里去,长久坚持的输入(每天接触,听读等)和有效运用(输出),才能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啥一年二年就能掌握一种语言的说法,其实不太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