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蛮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7-07 09:55
杂序
首先说明,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四面楚歌,以数据论述宏观经济的惨烈现状;第二章、困兽犹斗,讲述中央的应对并分析为何无效;第三章、黑暗背后,推演我们将遇到的黑暗局面,以及那黑暗背后,是否还存在光明的可能。
每年两个长篇,年中一篇,年底一篇,写宏观经济,已经成了惯例。我现在亲自动笔写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习惯了上围脖之后,140个字的表达方式,又让思想越来越碎片化。所以这种长篇大论,写起来也是越来越吃力。作为一个高度强迫症患者,我又不能容忍文字的庸俗化,总是喜欢使用流畅优美的表达和整齐对仗的排比句式(看看吧,“流畅优美”和“整齐对仗”,我就喜欢耍弄这种文笔)。让枯燥的经济类文章,变得浅显易读,是我下意识遵行的准则。我绝不使用任何小学数学程度以上的公式,绝不搬用任何看起来就拒人千里之外的名词,如果一定要使用,我会不厌其烦的予以解释。我的原则是:凡是不愿意让普通人读懂的文章,一定有其不可告人的隐秘目的,也一定不可信。当然,更多的时候,作者们故弄玄虚,是因为他们其实根本都弄不明白他们想阐述的事。
这半年来,中国经济的坠崖之势,已经不能掩饰了。最大的表现有两个:债务危机和楼市萎靡。2013年,债市违约事件还是凤毛麟角,稀少得每一宗都是大新闻,这半年来,已经不能吸引眼球了。太多了,数不胜数。每个星期都会爆发出一宗两宗的债务违约,啥类型的都有。市政债、企业债、信托债、理财债,无论你通过什么渠道发行的债,无论你用于什么用途的债,只要是债,它就敢还不上。至于楼市萎靡,那更不用多说了。在下面的章节中,会有大量的数据来阐释这两个现象。老实说,中国经济走到今天这一步,我除了悲凉,一点嘲讽的话都不想说。到现在这一刻,仍然对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的,只有股市奇葩李大宵了。其它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觉得忧心忡忡。然而把时间稍微向前推一点,到2010年的时候,这个国家依然是一片欣欣向荣啊,国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充满了信心和斗志啊,国家领导人往国际舞台上一站,满是正能量啊,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全世界冲着咱翻白眼啊。怎么短短的四年,这个国家就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气象了呢?
这四年里,这个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令我们原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抽干了精血?在我之前的论述中,我将这一切归结为国进民退,归结为权贵资本侵占民企的财富。然而原因真的如此简单吗?在国进民退的背后,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原因?还能不能有更加直指核心的病因,清晰只用短短几个字,就能让人恍然大悟?唯有找出最深层的病因,才能定下对策,才能给这黑暗的时刻,一点光明的希望。
是以为序。
(08年到2010年的这三年,是我的蛰伏期,这期间我就没在XX讲过经济。2010年我发过一个长贴,其中也是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此后每年两篇,雷打不动,基本上也蒙对了每年的宏观经济走势。甚至2013年,宏观经济一坨狗屎,大家都宣称楼市会在当年崩塌,我也坚定的宣布,楼市还会再暴涨一年。没法子,我就是能蒙对这些走势。)
第一章 四面楚歌
1、第二次产业大转移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惯有的财富获取模式是:建一个“工厂”,然后去开拓一个“市场”,最后获得“财富”。但是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里根主义的推行,全世界进入美元时代(或称纸币时代)。对美国人来说,财富不再需要通过辛苦建工厂艰难开市场获取,只要开动印钞机,自然就能印出来。发行国际货币的权力,成为纸币时代获取财富最高阶的方式。你中国可以建得遍地都是工厂,没关系,我美国印点美元出来,兑换成人民币,收购你的产品就行了。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以及紧跟美国的欧洲诸强国的基础制造业开始向中国转移。中国就此变成了世界工厂。必须要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是与美元时代的来临相一致的。国际产业大分工的起因,就是美国人开启了印钞机。至于什么中国的资源优势和人口优势,那只是中国从非洲、南美洲和其他亚洲穷国手里抢夺到基础制造业的原因,而不是开启产业转移的原因。
在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拥有世界货币发行权,就拥有了财富。美元是目前的绝对霸主,全球外汇市场的美元使用量占比(总比值200%,因为每次交易总是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易)约85%,欧元约40%,日元约20%,英镑约15%,这四种才称得上国际货币,它们的印钞机具有吸纳全球财富的巨大效能。至于人民币,使用量占比仅1%左右,基本上就是垃圾货币,可以忽略不计。除了中国人自己,外国人几乎就不太用这个玩意。中国央行的印钞机,只能稀释中国人自己的财富,而绝无可能吸纳全球财富。
然而我们必须记住的是:除了中国之外,欧美和日本的印钞,事实上建立在政府发债的基础上。政府以税收为抵押,向央行发债券。而央行就印出一笔钞票来,收购政府的债券。等政府收到了税钱,拿去还了央行的债,印出来的钞票自然就消灭。这是比较常见的印钞机制(中国这个不知道怎么就把钞票印出来的奇葩国家就不说它了,根本没人知道中国的印钱机制是啥,这大概是近20年世界经济学界最大的谜团了)。借债印钞模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债务有其上限。道理很容易理解:你总不能无止境的借债吧?你借来借去的,总有个头吧?一直借到你政府的税款连利息都还不上,你这个债就借不下去了。而悲剧的是,到目前这一刻,几乎所有具有国际货币印发权的国家,都差不多到了债务上限了。美国目前的国债规模达到了16万亿美元,与其2013年的GDP规模相等。2013年10月份的美债上限问题差点就让全球股市崩溃。至于欧洲诸国,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希腊葡萄牙这些国家基本上已经还不起国债,政府财政陷入破产。日本的国债总额超过GDP的两倍,达到1千万亿日元的规模,日本政府为此焦头烂额,现在连贸易顺差都变成了逆差,要还债根本就无从谈起。总之,这些昔日的国际货币国家,现在纷纷的打算停下印钞机了。
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国际产业分工的起因和背景,就是全球进入纸币时代,基础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穷苦国家。现在,纸币时代眼看着就要结束了,产业会怎么走?会不会从穷苦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国际背景:世界第二轮产业大转移。只不过,第一次转移,让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这第二次,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遭殃。
而中国,在这一次的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注定不能独善其身。它作为世界第一号的基础制造业大国,必将承受最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的烈度、广度和深度,或许将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第一章 四面楚歌之2:你死我活
我们已经知道,产业转移是与世界货币地位相挂钩的,货币输出国必定同时是产业输出国。道理很简单:好处不能你一个人独占了。你可以简单的通过开启印钞机聚拢财富,那就必定要付出产业输出的代价。对于一个穷国来说,你富国拿着一张纸来我这里买走各种资源,没关系,你要把厂建在我这里,解决我的就业问题,提升我的民生。这就是最基本的利益交换,根本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经济学训练就能理解。即便是一个没接受过任何教育的非洲土著,也能下意识的理解这一点。说到这里,我顺便说一句: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基本上就是瞎扯淡,对经济原理一无所知的结果。输出人民币的同时,必须同时输出产业。就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产业都搬到我们这来才好,还输出产业?有毛病啊?指望不输出产业就能凭空输出人民币?天底下的好事都被中国人占了?你凭什么啊?
到了现在这一刻,所有的世界货币发行国,基本上都处于债务危机的边缘,随时都能爆发出一场全球范围的政府破产风暴。你要说美国人看着16万亿的国债数字不害怕,那绝对是自欺欺人。印钞机是无论如何,都要停了,所以美联储目前的最大任务,就是逐步停止QE。之前美联储还假惺惺的声称停止QE会和就业数据挂钩,但是到了今年一季度,丫的根本不管难看得要命的非农就业数据,不管不顾的就缩减了QE额度。看起来关闭印钞机,已经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了。眼看着全世界就要进入“后纸币时代”了,但这个全新的时代应该怎么走,竟然没有任何人,能提出高瞻远瞩的意见,基本上全球经济学界,都在抓瞎。一个演员出身的美国总统能提出里根主义,将全世界带进了纸币时代,重塑了全球的产业布局。而现在这一刻,印钞之路走不下去了,却没有一个新的经济奇才出来教化世人,那又该怎么办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都按下意识办,按自身利益最大化办,损人利己,那可是人类基因里的行为模式。于是全球范围内,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性博弈,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对欧美来说,我不能再随意印钱来购买你的产品了,咋办?那我就当然就要把我分流到你那里去的产业,都搬回来。这个简直是天经地义,无可辩驳。美国的黑人总统奥巴马这一任任期的最大目标是什么?人家在竞选纲领里说得明明白白:促进产业回流。手机、汽车、化工行业这些高大上的美国企业纷纷回流,这都不用说了,惠普、乐金化学和苹果就是典型代表,搞到现在,连耐克鞋这种基础制造业都在回流。美国各地的工业区原本门可罗雀,这几年下来,竟然重新繁荣起来了。在统计数据上,美国月度新增非农就业人口数(这个数字举世瞩目,无数炒黄金白银的都盯着这个数字毫无逻辑的瞎炒),在2010年10月之前,基本上是个负数,最狠的能负到50万。这显示产业在流出,就业岗位在减少。此后这个数字基本转正,大概在10万到20万之间浮动。这显示产业正在回流,就业岗位在增加。就算每个月只有10万,一年就是新增一百二十万的就业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全世界的就业岗位大致都是均衡的,你美国增加了,国外就要相应减少。而且你美国工人的工资待遇那可比那些穷国高多了,所以你增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像中国这样的穷国,说不定要相应减少五百万到一千万的就业岗位。连续四年下来,单单美国一个国家的产业回流,就要给穷国带来至少两千万级的就业岗位减少。这种后果,即便是中国,都受不了,更不用说其它穷国了。以金砖四国的代表巴西为例,2010年前经济突飞猛进,和中国似的,年年都是两位数增长。2000年的时候巴西总就业人口不超过一千万,到2010年竟然达到了2200的规模。但之后经济增长迅速放缓,2013年GDP已经是零增长,而就业人口维持在2200万的规模,同样是零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巴西物价暴涨,年通胀率达到7%左右,巴西央行把利率提升到10%的惊人高度,也无法抑制通胀。富国产业回流的趋势如果继续下去,眼看着这个国家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话说回来,产业回流这种事,对欧美来说,就真是纯粹的好事吗?这还真不一定。世界各国已经形成了目前这样的经济格局,穷国那些原本茹毛饮血的土著,现在都学会在生产线上玩扳手了,你要他们回去山里继续打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自古就是由俭入奢易,一个人从低阶的原始生活踏入了高阶的工业时代,那就绝不可能再回归原始。你把工厂搬回去容易,留下一群荷尔蒙旺盛的失业工人,那可都是火药库,一点就着。再说了,你那些搬回去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你打算卖给谁?这些产能本来是足以同时供应你和我的。你负责印钱,我负责生产和拿工资,拿了工资我就有消费力,又可以买产品,真是两全齐美。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你借债印钱的基础之上。现在你负债太狠不印钱了,又把工厂拿回去了,我变成了毫无收入的失业工人,买是买不起了,回去继续当野人也不愿意,那就只剩下抢这一条路了。所以这么一推演,产业回流下去的结果,竟然是全球暴乱。哪怕不暴乱,至少全世界的消费力都要急剧减弱,你的产能要因此缩减一大半,那是肯定的。产能这么一缩减,能不能满足你的人口就业需要,那就说不定了。搞不好最终的结果,这根本就是双方都不划算的事,双输。我这里一堆堆饿得满眼冒绿光的野人,你那边产业回流之后也得关门歇业,同样也是失业率高企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双方大打出手,在原子弹的互轰中开启地球下一次文明时代,当然,又是从单细胞细菌诞生在大海中开始。
这一段提出的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后纸币时代,人类社会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的解答,远远超越任何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任何成就。用一堆神乎其神的数学公式计算一个男人在一群陌生人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女人的概率,既让老百姓完全看不懂,又能拿奖,多好啊。这就是全世界的经济学家最喜欢干的事,至于为困境中的人类社会寻找一个方向?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太接地气,太具体,因此也不属于任何经济学派的研究范畴。无论是什么古典学派,还是什么瑞典学派,对这种不能使用微积分公式的问题,那肯定是没有兴趣。因此对这个问题,经济学家是指望不上了。社会学专家和政治学专家大概也不会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历史学家看着这种问题只会发呆,法学家大概从来都意识不到这是个问题,而心理学家会自我催眠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所有的社会科学部门都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贡献力量,演员界又没能贡献出一个新的美国总统,所以,我们大概就只能继续目前这种黑暗博弈,朝着一条双输的死路,奋勇前进。
(年初的就业数据难看,是针对近一年的数据说的,今年一季度美国受雪灾影响,非农数据很不好看。不过相对于2010年前来说,起码也是正数,也是就业岗位增长,比2010年之前要好得多。
货币输出与产业输出之间的关联关系,是我对纸币时代一个总结。黄金时代没有这种特征。我看到还有人在争议这个问题,目前没看到深刻的辩驳,肤浅得要命。且期待有质量的砖头。 )
四面楚歌之3——如意算盘
中国政府大概从来没想过会沦落到今天这样窘迫的境地。从欧美各国抢产业,已经绝对指望不上了。再弱智的地方政府也知道,老外来我这里建新厂的可能性已经略等于无了,能守住现在的产能就不错了。吸引外资原本是中国地方官员的重点考核指标,现在也已经悄无声息的取消掉了。反映到统计数据上,就是“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这一项,2010年的数据为1057亿美元,到2013年,也就是维持在1176亿的规模,几乎就没怎么增长。而从2010年往前算,那时候可是和现在不一样的,年年都有大幅度增长的。2007年底的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是747亿,对比一下2010年的1057亿,每年都有一百亿美元的规模增长。这可是不得了的成绩,可惜现在是没了。而且从今年以来的数据看起来,也不要谈什么增长了,前5个月的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也就是489亿,全年能达到1100亿的规模就不错了。
这也亏得中国基础制造业的部门齐全,产业链完善,交通设施完备,公路铁路航路四通八达,能源供应稳定,工人们的平均素质也很高,至少也是个中学文化程度,基本上都认得甲乙丙丁ABCD。欧美的企业家想把厂从我们这里搬走,也不是说搬就舍得搬,也还得综合考虑,仔细权衡,反复琢磨,耐心比较,这种犹疑给了中国一点喘息的时间,不至于立刻就像巴西似的跌入经济滞涨的可怕陷阱。但是,只要欧美各国完全停止印钞,就算欧美企业家们想不回流,那都不可能。道理很简单:没有了国际货币,你在中国开个跨国工厂,挣了一堆垃圾人民币,毛用都没有,擦屁股都嫌硬。国际货币,就是国际贸易的载体!没有这种载体,你啥生意都做不成!
我们目前这个世界,号称地球村,国际贸易如火如荼,连极地的爱斯基摩人都知道怎么和外地游客做生意。建立起国际贸易的最基础的力量,就是具有国际信用的纸币,每个人都承认其购买力的纸币,每个人都相信并且接受的纸币。现在欧美诸国都深陷债务危机,眼看着政府都要破产,政府信用危如累卵。作为载体的国际货币都将不存在了,还谈什么国际贸易?所以去年美债上限危机的时候,全世界的金融界连大气都不敢出,死盯着美国两院谈判看,这要是谈不出个结果来,会导致什么样的毁灭性的后果,全世界金融圈子,那连想都不敢想。美国的国家信用如果崩溃掉,美元不能再用来作为国际贸易的载体,估计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随之崩塌。我们的进出口怎么计价?收哪种货币?直接用人民币计付?要不大家统统回归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再要不,恢复黄金的货币功能,人类重回黄金时代?总之,这种事情的后果完全超出人类社会的承受范畴。
现在这局面,欧美政府也是骑虎难下。你要停下印钞机可以,你这个世界货币地位,还要不要了?不要的后果,你能不能承受?这都是两难。我要是欧美国家的领导人,我的策略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来。债肯定不能无止境的借下去了,那就慢慢缩减借债规模,同时一步步的引导产业回流。什么中国工人和欧美工人的薪资差别问题,那其实都是小事。制造业中,工人薪资占产品售价的比重,也就是20%不到,给工人加50%薪水,也就是让产品售价提升10%而已,基本上无足轻重。更何况在中国办厂,虽然工人的薪资稍微便宜点,其它支出那可是杠杠的。酷烈到无法言喻的税负,那可是名列全球前三的,宏观税负高达40%,那可是官方都承认了的。稍微针对制造业主们减减税,就能把那些犹疑不定的企业家们召唤回来了。企业家们都不傻,他们明知货币停印迫在眉睫,回流势在必行,只不过是时机不好把握罢了。现在只要在他们背后推一把就行了。回流之后我就紧锁大门,让你们亚洲非洲南美洲天下大乱去。我国内固然也问题一堆,但是我不怕,我底子比你们厚,能撑的时间比你们长,我活得比你们长命就行。等你们乱到一塌糊涂的时候我就出来收拾乱局,借钱给你们,再次培育起我的国际货币地位,不过这一次,借债主体就不再是我欧美政府自身,而是你们这些穷国政府。你中国不是买了很多我美国的国债,当我美国的大债主吗?这次我就要来当你中国的债主了。顺利的话,你们这帮穷国就永生永世给我还债了。如意算盘我就这么打了,就看你中国以及亚非拉各国,怎么应对了。
(说明一下,这一章本来是三节写完,但是修订之后,发现篇幅太长了,所以增加第四节:内外交迫。将中国目前经济现状的数据分析放到了第四节。)
作者:蛮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7-08 15:53
@flywithorse 304楼 2014-07-08 15:09:44
1.美国的全球货币发行权的根源不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吗?
-----------------------------
不是。是因为这个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基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实质仍然是黄金货币。这个体系崩溃了,美元放弃挂钩黄金,单纯依靠国家信用获得全世界的信任,美元才真正成为国际货币。人类才真正进入纸币时代:依靠国家信用借债发钞的时代。
作者:蛮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7-08 16:37
我写作本文的打算是:让左派和右派都无法下嘴。憋死他们。玩民粹那一套的右派我是丝毫兴趣都没有,当五毛的左派我也恶心得要命。两派我都给不面子。美国我也骂,红朝我也骂。在现在这一刻,基本上就没好人。
我看还有没有以前那些蚂蝗似的红色脑残军团出来瞎扯淡。
所有假装高深的学问,都是虚假和下贱的。无例外。任何定理都是简洁易懂的。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周长相等的前提下圆的面积最大、价格与需求呈反比关系,都是清晰简洁的。唯有这些简洁质朴的定理,才能用于指导复杂的生活。而越是加上了无数个变量的扯淡公式,就越没有实际的作用。不能让每个人都理解的公式、定理,一定是某个骗子拿来骗职称用的。基本上,我每次看到有哪个蠢货拿着这些东西出来卖弄,就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而如果不是蠢到了一定的地步,不会真心实意的相信这些愚蠢到极致的公式,竟然还真的能对这个世界有指导意义。
我能创造什么定理?我不能。我只懂得用最基本的人生准则,来判断这个浑噩的世界。无论你将世界产业经济打扮成什么样,我只会看它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趋利避害,就是一切经济学原理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原理。我能做到的,就是绝不会被那万千数据迷乱了眼睛。
集中回砸一下上面几块很弱智的砖:
总结一下,观点有二。1、中国市场很大,外商不舍得中国的市场。2、外商都是逐利的,不会主动回流。
我主贴里其实讲过了,现在再讲一次: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货币,也就是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现在这些国家统统要停止印钞,最坏的情况,就是国际贸易本身都不复存在。即便勉强维持,贸易成本也会大幅度提高,那么,在外国投资开厂就变得不划算。为什么?因为如果美国不印钞了,美元就会迅速对外升值,变得很贵。而人民币这种垃圾货币就会对外迅速贬值(其实今年以来人民币就是在贬值)。你美国人开在中国的企业,挣了一堆垃圾人民币,要换成美元回国,就换不了几毛钱,能亏死。这样一算,还不如回流,老老实实的挣美元。
四面楚歌之4:内外交迫
在这个2014年,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只能用狼狈不堪来形容。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基本上都已经散了架。投资方面,1-5月的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15.4万亿,同比增长17%。请注意,作为一个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国家,目前这种17%的投资增长率其实非常低。常态是多少呢?25%。从2002年到2012年,投资增速大致上就在25%-30%之间浮动(由此可见,上一任政府基本上就是靠投资支撑着经济罢了,当然,这一任政府其实也一样)。2013年投资增速下降到了16%,与今年大致相同。仔细考察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的话,可以发现,近两年国家和民间投资的增速并不低,都达到了20%,唯有外商投资的规模出现了下降,降幅10%,由此拉低了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外资撤离中国的意愿,在这种数据上,其实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
第二架马车,净出口(注意,这是出口总值减进口总值,算的是中国人从外国人口袋里挣了多少钱)方面,今年1-6的净出口额为1028亿美元,只相当于去年全年2597亿美元的40%,按现在这种出口持续萎靡的态势,全年能到2000亿,那就相当不错了。要知道今年的春季广交会,惨淡到了门可罗雀的境地,以前广交会期间新港东路还会封路限行什么的,今年的交通状况简直是畅通无阻,偶尔开车从展馆门前经过,如果不是门口有横幅拉着,根本意识不到广交会已经召开了。但是,即便是现在这种惨淡的净出口数据,看着很低是吧,其实也都是水分,里面那些骗取出口退税的虚假出口,去年商务部还会联手海关打击一下,今年连打击都没了。现在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国出口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年份,就是04-06年这三年,净出口规模从300亿美元猛涨至1800亿美元。三年时间,净出口规模翻了6倍。这三年也称得上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奇迹年了。07年的数据为2643亿,08年达到历史最高值2981亿。这一刻之后,纸币时代达到了顶峰,接下来就只有下坡路可走了。欧美各国的债务达到了其可承受的极限,并引发金融海啸,肆虐全球至今。借债印钞的模式不能再大模大样的持续,全球经济一片萎靡,各国政治领袖一筹莫展,中国的出口行业也再没有恢复当年的荣光了。09年1957亿,2010年1815亿,2011年甚至下降到过1549亿。2012和2013年,欧美各国穷尽其力量搞了最后一把刺激政策,狠狠的借了最后一轮债,印了最后一轮钞(欧盟搞了一个1200亿欧元的投资刺激计划;美联储则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QE4),所以2012年我国的净出口回光返照似的回升到2303亿,2013年也还过得去,2597亿。可惜今年全世界政府都已经是强弩之末,要再举债印钞搞刺激,那简直称不上饮鸩止渴,而是大口大口的吞服氰化物了。欧洲现在要是有哪个政治家跳出来说发债,基本上只能收获一脸口水,没准还会收获几只臭鞋;而美联储则是步伐坚定雷打不动的缩减QE规模。国际经济环境恶劣成这样,所以今年,我们的净出口数据,又是原形毕露的难看了。
另外还有组数据,值得考量一下。2014年5月底,央行公布的外汇占款(这个概念的意思是:央行收到外汇,会相应印出人民币。这部分新印出的人民币在统计上就被视为外汇占款)总额为27.3万亿人民币,相对于2013年底的26.4万亿人民币,增加了9千亿人民币。这一数字在此前各年年底分别为:2013年26.4万亿,2012年23.7万亿,2011年23.2万亿,2010年20.7万亿,09年17.5万亿,08年16.3万亿,07年11.5万亿,06年8.4万亿,05年6.2万亿,04年4.6万亿。鉴于外汇占款是我国央行印钱的最主要的借口,没有之一,所以这组数据很有必要做一番认真的回顾。 04年至今,外汇占款每年的增长幅度大概是2.5万亿,均衡得要命,预计今年的增长也是如此。明明2004年以来,作为我国外汇主要来源的净出口数值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涨跌非常显著,但我们的外汇占款就是能罔顾现实,实现稳定均衡的增长,央行这种数据上的整理能力实在是让人不得不叹服,并让我总是很感慨:要是央行行长能兼任海关总署署长,在发布统计数据的时候能协调和同步一下,就更好了啊。这组外汇占款数据只有两年是例外:08年大幅度增加了4.8万亿,这大概就是当时4万亿印钱计划的一个反映;而2012年几乎是零增长,则印证了当时我国为了纠正4万亿印钱的错误,矫枉过正,极度紧缩银根,把银行的信贷部经理都赶回家休假。在这里,我只想提出一个问题:无论是外商投资还是净出口,这两个数据都处于锐减之中,这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欧美诸国绝无可能再大规模开动印钞机了。中国政府在目前这一刻还打着真真假假的外汇占款的名义印钱,勉强还能自欺欺人,但是这一招也玩不了几天了。看着海关和统计局公布的惨兮兮的净出口和外商投资数据,简直都让人不能理解,你央行手里的外汇,是从哪里兑换回来的。如果完全不考虑外汇,凭空直接印钱,那搞出恶性通胀,简直都是一定的。如果不凭空印钱,则这个国家又会跌入通缩的陷阱。这就是央行的两难局面了。
经济的第三架马车,消费,这个问题简直都没什么好说的。中国人的消费力一直弱得要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值一直处于坚定的下降通道中,从03年的57%,逐步下降到目前约49%的水平。这个方面,无数人骂了十几年了,目前看起来,这个国家对于提升国人的消费力,仍然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也懒得再骂。我国的财富分配机制,就是掠夺老百姓的余量,以充权贵的仓廪。越是普通的劳动者,税负就越重,劫贫济富。就这帮住一次医院就恨不得返贫的国人,还能有什么消费力,那真是天知道。有些人总以为中国真有一个什么国际大市场,来多少商品都能消化,并以此洋洋自得,这全是完全不知世事的瞎扯淡。我国目前的出口环境固然是烂,但是那些出口企业甚至都不打算尝试内销,该死就死,干脆得很。没别的,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更烂。
这么一总结起来看,中国经济,没什么可指望的了。烂就一个字,我不止说一次。欧美的印钞机势必要停,作为国际贸易载体的国际货币都将不复存在,而此前它们输出到亚非拉各穷国的产业都得回流。道理很简单:欧美的印钞机一停,后纸币时代来临,美元欧元一定要大幅度升值,外商在这种穷国开厂,挣这些穷国的垃圾纸币,一点用处都没有,要兑换回美元,成本高得都难以测算了,挣的这点利润能不能抵偿兑换成本,那都没法估量。不确定性大到现在这样的程度,做国际贸易的外商都不傻,还不如回国老老实实的挣美元。所以,我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它到底有什么对策?它做好迎接后纸币时代的准备了吗?
请期待下一章:困兽犹斗。
(请解释90年代美国国家债务下降,经济繁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你现在的观点完全相反。
-----------------------------
90年代信息技术大爆炸,资金大规模回流美国,投入于信息产业。
现在,任何一个国家能引领一个新的技术时代的话,该国就能成为新的美国,摆脱一切危机。
到目前,写了将近一万字。有些朋友对一个问题很纠结:货币输出与产业输出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进一步的推论:货币回流与产业回流之间的关联关系。那些有意见的朋友,我建议你们,不妨以做学问的心态,自己好好的研究一番这个问题。在本文中,我直接给出了结论,因为如果详细论述的话,又要增加几万字的篇幅,未免让人看起来疲劳得要命。你们既然纠结这个问题,为何不自己好好的研究,然后另外发个帖子呢?而且,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这个货币与产业的关联问题,比目前各经济学派关注的那些愚蠢到别致的问题,有意义得多,也有意思得多。就目前这个经济论坛,活跃着的那一帮纯理论派,关注着一些个虚无缥缈的伪问题。能让他们看到并关注现在这个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可能更合适。)
基于我已经完成了第一章,所以要照例开始下诅咒,以后每完成一章下一次诅咒:
第二章 困兽尤斗
之1、海域争端
中国政府大概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也会有今天。在它编造的中国梦里,一贯都是万民跪拜举世来朝的。可惜现在它成了众矢之的,几乎每个国家、组织和个人,都是看了它就骂,骂得它老羞成怒,索性就开始裸奔了。这就是我国目前的国际形象。
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前面已经说了,危如累卵。欧美无法维持其借债印钞的模式,无论它们是多么的不情愿,总归是要停止印钞了。产业要回流,整个国际利益架构都在重新洗牌,此前为大家奉为金科玉律的国际贸易规则全都要改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每个人都是一肚子脾气,那就要找出气口。中国现在经济放缓,这是全球第二次产业转移背景之下的必然。但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倒霉,整个贫穷的亚洲都深受其害,算起来中国还算轻的。越南、马来各岛国,全都惨得要命。以马来西亚为例,出口持续萎缩,2011年净出口额还能有接近400亿美元的规模,2012年只有约300亿美元,到了2013年,竟然锐减到150亿左右(其实这种规模真的很小,咳咳,人家全国才2000来万人,就跟我们的一个大城市似的)。再这么降下去,这种依靠出口贸易活着的穷国,竟然都要变成贸易逆差国了。还有像泰国这样的国家,因为大米出口不畅的问题,竟然闹出了兵变,整个政府都倒台,全国陷入骚乱状态。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更是风声鹤唳一日三惊,失业率高达30%,社会矛盾大得就差一步就起义了。没有了出口,对亚洲诸多穷国来说,那就是死路一条。要找到其它活路,那基本上就不可能。没法子,经济规模太小,随随便便中国拿个省出去,比它们好几个国家加起来还大,经济转型要承受的痛苦,它们无论如何都承受不起。一帮刚从山上下来的土著,能学会做火柴就不错了,现在让他们转型生产触屏电脑,这不是扯淡吗?但是人家小是小,让人家就这么死了,人家也是绝对不愿意的。到了现在这一刻,只要能够不死,人家啥都愿意干,是不惜和任何人撕破脸的。所以中国南海海域争端,突然就矛盾升级,双方寸步不让。看着海底可能有的那么点石油天然气,双方都红了眼睛。这可是保命的资源,指不定哪天没饭吃了,还要靠卖资源活命。在这些政治争端的背后,汹涌的是第二次产业转移的浪潮。就算中国政府试图息事宁人,大事化小,搞拖延战术,人家也不会答应。都到了这份上了,人家的政治领袖每天上班,穿过满是示威抗议人群的街道,看到办公桌上烂得要命的财报,再回头看看墙上地图上那条刺眼的领海线,估计和中国同归于尽的心都有。你的南海舰队再强,大不了我们全国一起死在你的枪口下就完了,还能转移国内矛盾。更何况你中国也就是个外强中干,你海军干的那些私底下挣钱的破事,全世界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也就是中国国内搞信息封锁,还能伪装出英勇无私的形象。这种军队就算有点战斗力,那也有限得很,真要拼起命来,鹿死谁手,那还说不定呢。这么一算计,南海海域争端,那还真没和解的希望。
一个旧时代要走向结束,在人类历史上来说,那就没有过安稳过渡的先例。你要说人类经过了几千年的磨难,现在学乖了,能坐下来好好谈,努力避免局面失控,那还真不是这么回事。要能谈出好结果,除非有个高瞻远瞩的领袖,能给全世界指出一条光明之路,但到现在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处于迷茫之中。纸币时代要结束,新的时代是个啥样,所有人都一团雾水。甚至还有人自欺欺人,假装纸币时代根本不可能结束,欧美还会继续印钞。这么一来,整个游戏只能是延续恶性博弈的玩法,大家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根本无视其他人的利益受损。闹到最后,就看谁的拳头更硬了。
在这种背景下,指望中国政府维持良好的国际形象,简直是痴人说梦。虽然中国政府公开号召大家一起做梦,但是穷得马上要当掉裤子的周边各穷国,是不会这么容易被忽悠睡着的。要说中国政府能应对出个啥皆大欢喜的结果来,那也不用指望。在2010年前,中国政府和亚洲各国的关系,都算是过得去,和东盟十国的关系也还不错。南宁这个城市因为和东盟的贸易做得好,发展如火如荼。到了现在,双方在海上箭张弩拔,怎么看对方怎么不顺眼,恨不得立刻就开咬。至于和日本的关系,那都不用多说。本来历史上的疙瘩就没消除,现在日元已经到了崩塌边缘,日本政府的信用几乎就相当于负值。安倍经济学,就是最后再赌一把,把最后残余的政府信用全拿来借债印钞,刺激经济。这要是赌不成功,日元基本上就要退出国际货币行列。眼看着赌了两年,日本经济毫无起色,在这种背景之下,日本政府抢资源的心那都不再掩饰了。一个钓鱼岛,双方都寸步不让。
这么一看,中国的整个海域,全是定时炸弹。而中国政府的强硬应对,基本上也是于事无补。在纸币时代走向终结的这一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谁还和你讲什么国际友谊!环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TPP)明目张胆的把中国排除在外,就是这种利害关系的体现。在这个时代变换的关键时刻,非有大智慧者不能应对。而中国政府,怎么看,都是一副对时局懵懵懂懂的熊样。基本上,它一直沉浸在万国来朝的中国梦里,还没醒过来呢。所以,在海域问题上,我们打出的牌,从来都是粗糙简陋得像是没经过脑子似的,无非就是义正辞严的口水战罢了。至于从根子上和亚洲各国共同迎接后纸币时代的到来,一起对抗欧美产业回流的冲击,那从来都不在外交战线的考虑之列。没有应对的高度,那下的全都只能是臭棋。老蛮我冷眼一看,鄙视得要命。所以,我国为周边国家万夫所指的裸奔形象,那估计是要长期维持下去了。
困兽犹斗之2、背水一战
国际关系上我党基本上一筹莫展,在国内,同样陷入背水一战的困境,以往惯用的拖延战术和漠视战术,现在绝对不能再用。形势越来越恶劣,逼着我党必须作出决断。壮士断腕原本只是空口说大话,现在铡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留头不留手,留手不留头,习惯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我党,突然就要进入决绝果敢模式了。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方面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地产市场下行。其它诸如出口不利债券违约,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个市场要是出了问题,地方政府立刻全部完蛋。要知道我国自从实施“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用30%的税收收入,承担了70%的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穷得只能讨饭。行政管理职能不是说白话的,必须要花真金白银的。你以为修桥补路搞教育,都是不用花钱的吗?那可都是刚性支出,一分钱都不能拖的。有本事你道路塌陷了都不立刻修补试试,司机们能立刻死给你看,多大的连环死亡事故都能给你撞出来。中央政府富得流油,地方政府普遍都吃不上饭。在这种背景下,卖地收入就成了地方政府补贴财政的唯一选择。真的是唯一。罚款固然也能帮补一下讨饭财政,但是罚款收入不稳定,而且罚得多就把商人都赶跑了,城市的投资环境恶化,臭名远扬,实在是得不偿失,有点理智的地方政府都不这么干。还是来看数据,08年开始卖地收入被整体纳入预算管理,国人开始对地方政府有多依赖这个收入有了认识,当年度的统计数据,卖地收入与地方政府财税收入的比值为36.2%,看起来还算正常。09年这个比值上升到42.9%。2010年和11年,这个比值上升到一个非常惊恐的程度,我认真检验了三次,才意识到自己没看错:2010年71.7%,2011年63.3%。2012年,在银根紧缩政策之下,比值略有下降,为44.9%,但2013年又上升到59.8%惊人高度。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财税收入为4万亿,卖地收入为2.1万亿,比值为52.4%,较去年略有下降,但仍然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土地财政依赖性。
然而今年以来,地产市场整体上确实是疲软得不行。售价方面,全国1-5月的商品房销售均价为6576元/平米,与去年全年均价6263相比,勉强算是微涨,但是往年那种动不动就20%的年涨幅已经不见了。销售面积方面,1-5月的全国销售了3.6亿平米,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按现在的趋势,估计全年销售规模能萎缩个15%。分城市来看的话,主要是三四线小城市的市场萎缩,单周零成交的都有。一二线城市目前的成交规模还好,地产商们搞促销,稍微降5%,立刻就能大卖,搞出“日光盘”来。但是无论如何,涨价是已经谈不上了。即便是最顽固的地产商,也知道整个行业高歌猛进的日子过去了,僵持的日子到来了。要知道,我们的地方政府一贯都是没盈余的,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如果楼市下行,影响到卖地收入,首先就能要了地方政府的命。所以房价停涨这个事,让地方政府紧张得要命,取消楼市限购的试探此起彼伏,中央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发表任何支持或者反对的意见,估计中央也想停了这个原本就没发挥过作用的政策,就是羞答答的不好意思开口罢了。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启动住房市场以来,房价年年都要涨。此前唯一的一次例外,就是08年金融海啸期间,下半年的时候有过一段时间的假摔,然后马上就升了起来,哪会像现在这样,表面上实在没有什么突发的利差消息,怎么地产市场突然就萎缩起来了呢?
在我关于2013年的年终总结一文中,我曾经这样表述:国进民退的体制,将民间资本驱赶出实体经济领域。这些资金走投无路,只能涌入楼市避险,因此2013年宏观经济一片惨淡,但楼市却维持了高速增长。对今年的市场我曾经这样预测:经历了2013年的疯狂之后,民资的积累已经消耗干净,再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楼市,因此2014年的市场会陷入萎缩。现在我依然认可这个判断,但是我有更深一步的思考:国进民退到底为何会发生?是什么原因激发了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对立?要知道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原本是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各自找食的,理论上是不会自发产生你死我活的矛盾的。唯有在一种不可抗拒的外力推动之下,国资与民资才会突然反目成仇。我的结论是:纸币时代走向终结,就是引发这一切的导火索。资金和产业的撤离,导致社会整体财富蛋糕不断缩小。有了你民资一口吃,我国资就挨饿。在外资撤离的时刻,银行手里都不宽裕,那当然不能给你民资放贷。这么一看,整个逻辑都清晰明了。
经济学往往只能做事后诸葛亮,它只能总结已经发生的经济现象并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在我看来,这种解释越简洁,就越接近真实。到现在这一刻,欧美债务危机一触即发,但亚非拉各发展中国家的日子也都不好过。走到街上问问小老板们,个个都说生意难做,钱不好挣了。这种全世界一起难过的经济表现很少见,一般来说,总是大家抢蛋糕,别人吃上了,你就吃不到,极少有大家都没蛋糕吃的情况。上一次发生这种事的时候,还得上溯到上世纪的30年代,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毁灭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大家互瞪着眼问蛋糕去哪儿了,这就意味着一个时代正在走向终结。而这个纸币时代如果完蛋了,接下来会上演什么,那就真不知道。但目前至少有两件事是可以确认的:随着外资义无反顾的流出,中国的资产价格一定会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的债券市场,一定会爆发经常性的违约。没办法,整体上钱不够了,支撑不起资产价格和债券了。
因此,中国的楼市,是一定会萎缩的。目前资金外流只是开始,因此楼市还算能撑得住。销售规模在缩减,但价格并没有实质性的下跌。随着未来资金外流越来越酷烈,楼市就只能指望央行凭空印钱来支撑了。当然,咱们的央行进入印钱模式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说开印就开印,经验丰富,服务完备,还能有很多创新呢,时不时就能给咱们带来惊喜。比如定向放水,这个事我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钱这个东西怎么定向?只要钱出了央行的大门,你央妈还能管得住下面那些贪婪的手不成?但是央行很有成就感,自称创造了人类金融史上最伟大的印钱模式。
债券方面,今年真是让人跌破眼镜。整体上债市的表现大大优于股市,哪怕是持续不停的债券违约事件,都没能阻止债券价格上行。用一组数据来说明债市有多旺:今年以来,661支债券基金,只有10支为负收益,但也负得很少,只有负1.5%。普遍收益率超过6%,排前十的债券基金,收益率则高达10-15%。对此的解释只有一个:央行正在大规模的印钱吃进国债债券,或许还吃了些地方债券和国企债券也说不定,由此整体上抬高了以国债为主的债券市场(这其实就是中国版的QE)。当然,由于我国央行一贯奉行的神秘主义,所以我们也无从判断到底这个QE规模有多大。总之,债市被稳住了。
但是债市的风险正在加剧,这是国内经济界的普遍共识,根本都没人提出反对意见。煤炭钢铁光伏这类产能严重过剩领域的企业债没事就违约一把,全是十亿级以上的规模,搞得大家都麻木了。一开始发行单位还承诺保底,现在根本就不理睬。你丫的血本无归就血本无归去,要闹就闹,保底?你丫凭什么?闹着闹着,地方债的违约风险又近在眼前了。18万亿的地方债规模,每年的利息支出都要1万亿,今年到期的地方债里,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高达2.4万亿。拿什么还啊?砸锅卖铁都还不上。现在半年过去了,地方政府收入也没啥了不得的改变,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卖地收入,因为楼市萎缩,收入整体上还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到时候要闹出地方政府违约事件,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企业债赖账也就算了,你堂堂的地方政府不能赖账吧?美国的地方政府可以申请破产,中国根本就没有这种制度设计,还是只能由央行印钱救命。
这么一归纳,在经济下行时刻,中国政府其实就干了一件事:印钱。其它啥都没干。2013年的三中全会报告给全国人民打了一把鸡血,现在回头一看,全是口号,虚假得要命。“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当时让御用经济学家们感动得眼泪横流,但现在央行一边开着印钞机一边看着这句话,就跟自我嘲讽似的,看一次恶心自己一次,所以现在没人再拿全会报告出来说事。如果印钱可以解决问题,那经济学基本上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不是纯粹瞎搞吗?所以,我现在的问题就是:还有啥希望不?
作为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我总是会本能的,在黑暗之中,找寻光明的希望。
请期待第三章:黑暗背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