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松龄
编撰:柳树河
王勉,字黾斋,灵山人。有才思,屡冠文场,心气颇高,善诮骂,乡邻多受其奚落。
偶遇一道士,视之曰:“子相极贵,然被‘轻薄孽’所累几乎殆尽。以子智慧,若反身修道,尚可登仙籍。”
王不俏一顾:“富贵尚无人可知,世上岂可有仙人!”道士曰:“子何孤陋寡闻?毋庸他寻,我便一仙人。”
王乃笑其胡诌。道士曰:“我算何?如能从我去,真仙数十,可立见之!” 问:“在何处?” 曰:“咫尺耳。”
遂以杖夹股间,以另一头授王,令其学己状。嘱合眼,呵曰:“起!” 王顿觉杖粗如米袋,凌空飞起,试摸之,鳞甲片片也。骇惧,不敢再动。不多时,又闻道士呵曰:“止!” 即抽杖去,落巨宅中。
但见楼阁重重,似帝王之居。有台高丈余,台上殿前十一廊柱,弘丽无比。道士曳客上,即命童子设筵招宾。殿上列数十筵,铺张炫目。道士换盛服以待。
少时,诸客自空中来,所骑或龙、或虎、或弯凤,各不相同。又各携乐器。有女子,有男子,也有赤其双足者。其中一丽人跨彩凤,宫样妆束,有侍者代抱乐具,长五尺,非琴非瑟,不知其名。酒菜珍肴,杂错满席,入口甘芳,世间绝有。
王默然寂坐,定睛只看跨凤丽人,越看越爱,遂欲闻其弹乐,又恐终不一弹。酒罢,一叟提议:“蒙崔真人雅召,今日可为盛会,自宜尽欢。请携器者自结伴共奏一 曲。”于是各合配旅。丝竹之声,响彻云汉。只有跨凤丽人,无人与配。群声既止,丽人侍者始启绣囊,横陈几上。女乃舒玉腕,如掐筝状。其声亮,远大于琴。烈 时可开胸,柔时可荡魄。
弹半炊许,合殿寂然,无有咳者。将结束时,铿锵一声,如击清磬。众人皆赞曰:“云和夫人绝技也!” 言毕,众起告别,鹤鸣龙吟,一时并散。
道士设宝榻锦衾,为王生备寝。王初睹丽人,心情已动,闻乐之后更难收心。但念自己才高志大,迟早为官,富贵之后,何求无得?顷刻百绪,乱如蓬麻。
道士似知其心绪,谓曰:“子前身与我同学,后因意念不坚,遂坠尘网。吾不为别事,只想拔出君之恶浊。不料迷晦太深,百敲不醒。今当送君还。君需再历劫难方可成仙。后会有期。”
遂指阶下长石,令闭目坐,坚嘱勿视。随后以鞭驱石。石飞起,风声灌耳,不知所行几许。忽念下方景界未审何如,隐将两眼微开一线,则见大海茫茫,浑无边际。大惧,即复合,而身已随石俱堕,如鸥擒鱼入水,砰然一声,跌入大海。幸常近海,略识水性。
王于水中忽闻人鼓掌曰:“好美之一跌也!” 正危急时,一女子拉其舟上,且曰:“吉利,吉利,秀才'中湿'矣!” 视之,年十六七,姿色艳丽。
王出水寒栗,求火燎之。女子言:“随我归家,当为处置。后若腾达,勿相忘。”王曰:“何出此言!我中原才子,偶遭狼狈,本当以身相报,何谈相忘!” 女子以桨催舟,疾如风雨,顷刻近岸。于舱中取所采莲花,遂导王与其同去。
半里许入村,见一朱户南开,道道重门。女子先驰入。少间,一男子出,四十左右,拉王登阶,命侍者取冠袍袜履,为王更衣。之后,询问家世。王曰:“实不相 瞒,我本一方才士。崔真人切切眷恋,招升天宫。自觉获取功名,易如反掌,故不愿隐为仙人。” 男子起敬曰: “此地为仙人岛,远绝人世。本人姓桓名文若,世居于此,何幸遇偶名流?” 因而殷勤置酒。又缓缓而言曰:“仆有二女,长者芳云年十六,至今尚未婚配,欲以适君,如何?”
王意此女必为采莲人,遂离席称谢。桓命于邻舍中,招二三德高望重者来陪。并吩咐左右,立唤女郎。
无何,异香浓射,美婢十余位,簇拥芳云出,光艳明媚,若芙蓉映朝阳。拜毕即坐,群婢列侍。王见采莲人亦在其中。
酒数行,一少女自内出,仅十余岁,而姿态秀曼,笑依芳云肘下,秋波流动。桓曰:“小女子不在闺中,出来作何务?” 乃对客曰:“此绿云,我幼女也。颇惠,能记《五典》、《三坟》之作也。” 于是令其对客吟诗。遂诵《竹枝词》三章,娇婉动听,便令其傍姊而坐。
桓转对王曰:“王郎天才,大作必多,可使鄙人领教乎?”王即慨然吟诵近体诗作。边诵边顾盼左右,洋洋自得。中有二句云:“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磊消。”
邻叟诵之,斟酌再三。芳云低首告曰:“上句是:孙行者离火云洞,下句是:猪八戒过子母河也。” 惹一座抚掌大笑。
桓请王再作。王述《水鸟》诗云:“潴头鸣格磔,……” 忽忘下句。正沉吟间,芳云向妹窃窃耳语,遂掩口而笑。绿云告父曰:“姊姊已为姊夫续了下句来。云: '狗腚响弸巴。’” 顿时满堂皆欢。
王有惭色。桓乃顾芳云,怒之以目。王色稍定,桓复请其继续谈文论作。王意世外之人必不知八股文,乃炫其冠军之作,题为 “孝哉,闵子骞” 。开篇道:“圣人赞大贤之孝…”
绿云顾父曰:“圣人并未赞其门人。 ‘孝哉’ 一句,乃旁人言。” 王闻之,意兴索然。桓笑曰:“童子何知!勿论此,只在文体,请继续。”
王乃复诵,每数句,姊妹必相耳语,似是评判之词,但细音不可辨。王诵至佳处,兼述考官评语,有云:“字字痛切。” 绿云告父曰:“姊云:‘须删“切”字。’” 众都不解。桓恐其语嫚,不敢就问。王诵毕,又述总评,有云:“皮鼓一敲,则万花齐落。”
芳云又掩口语妹,两人皆笑不可仰。绿云又告曰:“皮鼓当是四敲。” 众又不解。绿云启口欲言。芳云忍笑止之曰:“妮子敢言,看不打死你!”
众大疑,互有猜论。绿云不能忍,乃曰:“去‘切’字,言‘痛’则 ‘不通’。鼓四下,其声为‘不通又不通’也。”
众乃大笑。桓怒斥之,并自起罚酒,对王道歉不已。
王初以才名自诩,目中无人,至此神气沮丧,只有汗颜。桓乃奉承安慰王曰:“我有一言,请席中人对之:‘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
众尚冥想,绿云已应声曰:“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 芳云“噗嗤”一笑,遂以手扭掐绿云股肉数下。绿云解脱而走,回顾曰:“关汝何事!汝骂之频频不以为非,宁他人一句便不许耶?” 桓呵斥之,始笑而去。众邻辞别。
婢女引夫妻入内寝,灯烛屏榻,陈设精备。又视洞房中,书籍满架,应有尽有。略加考问,无有不知。王至此,始觉不如,颇为羞愧。
女唤“明珰”,则采莲者急步应之,由此始知其名。王屡受芳云讥诮羞辱,恐被轻看之。然芳云语言虽虐,而私房之内,却相爱之。
王安居无事,便吟诗作文。女曰:“妾有良言,不知肯接纳否?” 问:“何言?”曰:“从此不要作诗,以防愚笨外漏,此智也。” 王大惭,遂绝笔。
久之,王与明珰渐生情素,告芳云曰:“明珰与小生有救命之德,应偏袒善待之。” 芳云乃即许之。每在房中戏耍,定招明珰共之,两情愈甚。常眉目传情,相互勾引。芳云觉之,责词训斥,王惟惟不乐,勉强约束之。
一夕对酌,王觉清冷,劝招明珰。芳云不许,王曰:“卿无书不读,何不记‘独乐乐’数语?”芳云曰:“我言君不通,今愈加验正之。知字而不知其意也。 ‘独要,乃乐于人要;问乐,孰要乎?曰:不。’” 二人一笑而罢。
适芳云姊妹赴邻女之约,王得空,急引明珰,拉与做床第之欢,绸缪备至。当晚,忽觉小腹微痛,痛后而阴处尽肿。大惧,以告芳云。云笑曰:“必报了明珰之恩矣!”王不敢隐,实供之。芳云曰:“自作自受,实无疗方。既非痛痒,听之认之可矣。”
数日不愈,优闷寡欢。芳云知其意,亦不问讯,但凝视之,两眼秋水盈盈,亮若晨星。王觉其凝视,怨曰:“卿正应了‘胸中正,则眸子似鸟矣’。” 芳云笑曰:“卿也应了 ‘胸中不正,则'鸟'眸焉’。” “没有”之“没”,俗读如“眸”,故以此戏之。王闻之亦笑,哀求方剂。
芳云曰:“君不听良言,前此定疑妾为妒意。孰不知此婢,原不可近,实为爱君之语。然君反当耳旁风,故唾弃不相怜。今若治,医师必先审患处。” 乃探衣而骂曰:“‘黄鸟黄鸟,无止于楚!’”王不觉大笑,笑后竟愈。
逾数月,王忆其父老子幼,缅怀欲归,随以意告女。女曰:“归即不难,但再会恐无来日。”王涕流满面,求与同归,女筹思再三,始许之。
桓翁设筵饯行。绿云提篮入,曰:“姊姊远别,莫可所赠。恐至海南,无以为家,连夜代造宫室,勿嫌草创。”芳云拜而受之。近而审视,则用细草制为楼阁,大如桔,小如橙,约二十余座,每座梁栋屋檐历历可数,其中供帐床榻等密如麻粒。王虽儿戏视之,然心却叹其工妙。
芳云曰:“实为君言:我等皆是地仙。因有夙缘,方得陪从。本不想践红尘,但因君有老父,故不忍违君意。待父天年,须复还也。”王敬诺。桓乃问: “陆耶?舟耶?”王以风涛险,愿以陆归。
出后见车马已候于门。谢别而行,行踪急速,顷刻已至海岸。王正虑无途,见芳云出素带一条,向南抛去,立时化作长堤,其阔丈余。瞬息驰过,堤亦渐收。
至一处,潮水所经,四望辽邈。芳云止住行头,下车取篮中草具,命明珰数辈,布置如法,转眼化为巨宅。并入解装,则与岛中居所陈设毫无差异,洞房内几榻宛然。时已昏暮,因止就宿。
翌日一早,芳云命王迎接父母。王驱快骑速至故里,然居宅已属他姓。问之里人,始知母及妻皆已离世,惟老父尚在。而子善赌,田产输尽,祖孙因而无处可栖,借西村暂居之。
王初归时,尚有功名之念,不甚在意;及闻此况,沉痛大悲,自念富贵即使获取,又有何益?驱马至西村见父。父衣衫褴褛,衰老堪怜。相见,各自失声痛哭。问不肖子,则出赌未归。王乃载父而还。
芳云参拜完毕,热水请浴,进以锦裳,寝以香舍。又邀来故里陪谈饮宴,享奉犹过于官宦之家。
子一日寻至其处,王力绝不见,不准其入,但赐以二十金,使人传语曰:“可以此娶妻,以图生业。再来,则鞭打立毙矣!”子泣而去。
王自归,不甚与人通礼。然故人偶至,必设宴相待,周济所需,谦卑礼让之。唯有黄子介,旧与同门学,亦为名士,但仕途坎坷。王留之甚久,常与秘语,馈赠甚厚。
居三四年,王翁卒,王隆重举丧,营葬尽礼。时子已娶妇,妇束男子严,子赌亦少矣。是日临丧,始得拜识其公婆。芳云一见,誉其能持家,遂赐三百金为田产之费。次日,黄及子同往省视,则舍宇全渺,不知所在。
异史士曰(作者点评):“佳丽所在,即便入地狱也要求之,况于仙境乎?地仙愿携丽婢随之,恐天下再无一人也。轻薄损仕途,理该如此,况仙人岂不更嫌弃乎?彼妇之口,所以出戏虐之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