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th李箴言

来自灰色世界,如今深处自由世界,力争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讲真话、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思想的华人知识分子。
正文

中国人为何信奉“混世哲学”?

(2014-10-13 18:00:43) 下一个

                中国人为何信奉“混世哲学”                                           

 演员吴秀波说话富有哲理性,被圈子里的人称为“哲学波”。他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两件事:一个是时长,一个是质量。时长是天定的,质量是自知的,不是对比的,也是比不了的。他还曾经说过,如果别人给你一本书,告诉你解决痛苦的10个办法,千万别信他,解决痛苦只有坚定你自己的人性,没有别的办法。这话听起来比那些浅薄的艺人的确挺哲学的。

 吴秀波对人生的彻悟大概与他复杂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在歌厅里当过歌手,剧团里当过演员,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学生,还开过饭店当过老板,曾经给圈内的朋友夫妻不和时出面劝过架,当然进入演艺圈之后也少不了和女主角因戏生情的绯闻,还曾经被误诊为结肠癌动过手术……他20岁混歌厅,腰包里不缺钱,人称“吴半本”——菜单上一半的菜必点,因为有江湖仗义的秉性,总是一帮人吃饭他买单;他开餐馆时,油头粉面,不伦不类,带着大金链,挺着肚子,腰带露着,走路大大咧咧,嬉笑怒骂毫不掩饰,十足的“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江湖做派。显然吴秀波出道较早,但是成熟较晚,是靠自己的能耐“混”到今天大红大紫的地位。从他进入演艺江湖(开始唱歌厅),他的经历可以用句民间俗话形容“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就算“混”出道了,江湖上的胆气也足了,所以他对正规媒体的报道和八卦媒体的谣言似乎并都太当回事儿,他坚持自己做人的底线,一副“走自己的路,让别说吧”的豁达心态。如此看来,吴秀波算是在演艺江湖上“混”得不错的。而社会上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依然在“混”的路上,绝大多数还没有出道,所以社会上成功人士总是少数。

 中国有史以来都非常重视“混”的人生哲学,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从中国历史视角看人生的“混”字就蛮有意思。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混”是人生经验积累的过程;对于大人物来说,“混”是历练自我、成就大业必不可少的过程。所谓“乱世出英才”就有“混”的深刻道理蕴含其中。不过大多数英才都是在中年以后才干成大事业的。因为人生需要足够的经验和阅历的积累。三国时期智多星诸葛亮足智多谋,29 就在蜀国刘备手下担任军师中郎将,那个时期这样的年龄基本上已经算是中年人了,不过比较之下诸葛亮依然属于“早熟”的杰出人才,他的早熟与他复杂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他出生在山东,9 丧母, 12 丧父, 14岁时 就和弟弟妹妹迁居山西,曲折的人生经历把他历练得足智多谋。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人生多磨难的人,父母早逝,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入寺为僧,24岁时率众投奔红巾军起义军,攻下南京后实力逐渐增强,41岁时称帝,在位31年。越王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但是不久越国被吴国打败,曾经沦为臣子服侍吴王几年,后来回国卧薪尝胆10余年,47岁时才发兵一举报仇雪恨、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西汉开国皇帝早年刘邦出身农家,却不事生产,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儿,后来当了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官吏,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刘邦军灭掉秦朝,鸿门宴后封为汉王,楚汉战争中击败西楚霸王项羽,54岁登皇帝位,统一天下。孔子一生周游列国14年,到处游说,除了在鲁国有过2年短暂的官宦生涯之外,大多时候没有得到君主的赏识,后来招收弟子开办私学,到了60岁才弟子三千、功成名就。姜太公(姜尚)72岁时受到周文王赏识被拜为国师,留下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成语典故。当代政治家李先念、杨尚昆到了80左右才当上国家副主席…… 他们大多属于大器晚成。

毛泽东18岁就参与进步报刊的编辑和加入进步组织同盟会,27岁见到革命领袖陈独秀,28岁就开始组建基层革命组织并担任湖南支部书记,31岁出席国民党一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34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38岁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41岁被选为政治局委员;42岁被选为政治局常委;52岁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57岁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他从42岁取得执政党最高权力之后直到83岁去世,作为中国最高决策领袖长达41年之久。毛泽东从小就是个愤青,因为对现实不满才参加革命,之后在革命队伍中的位置逐步上升,他口才好,有才气,写得一手好文章,还会写诗,书法风格也独具一格,是个多才多艺的革命家,他眼光高远,有战略眼光,懂宣传,善鼓动,意志坚定,性格外柔内刚,不服输,历经起落、挫败而矢志不渝,他天生好斗,喜欢挑战对手,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历次整风毁掉了不少有才华有能力的高级干部,他可惜不懂经济,治理国家太过浪漫,贪恋权力,家长制作风,导致很多脱离实际的决策导致数千万人民丧失生命和浪费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颂他是伟大领袖和开国元勋,也有人觉得他对同僚心狠手辣,绝不手软,视人民生命为草芥,数千万人民的生命毁在他决策之下,他简直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由此看来,毛泽东与历代帝王相比,恐怕是“混”得最大的大人物,的确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凡是从普通百姓“混”成社会名流或者领袖的人大都有过不平凡的经历,孙中山、蒋介石、邓小平、林肯、奥巴马等都是一样,这个过程正是对杰出人物的历练过程,这种历练是做大事业的人必不可少的。

从名人坎坷的经历到普通百姓平淡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确是一个无所不有的大江湖,所谓事业有成的人不过是江湖中“混”出来的幸运儿。实际上只有少数人在江湖上“混”得如鱼得水,大多数人混得并不顺心,也并不精彩,有运气,也有运气的成分,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难遇到好运气,所以注定一事无成。

 江湖上有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同时,江湖也有一句口头禅“英雄不问来路”。不管你是走白道的,还是走黑道的,还是黑白通吃的,做人要讲信用,要做到一诺千金,只有这样才能在江湖上生存和发展下去。江湖上“混”人“混”事都有力所不及的时候,要敢于向朋友坦诚自己自不量力,不要装着不知道、一副无辜的样子。只要你守信用,践诺言,即便犯了错误、跌了跤,朋友、同行和他人也都会原谅的,你的人生道路会越“混”越宽,在你遇到困难时总会有贵人出手相助。如果你做事不按规则出牌,做人不守信用,那么你的人生之路就会越“混”越窄,甚至会被江湖所抛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